分享更多
字体:

申万新动力连续5年业绩落后 错判、误判是主因_tech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14: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截至6月1日,申万菱信新动力今年以来业绩终于能够排在同类基金前1/2行列,虽然只排了204名。

  连续5年业绩跑在同类基金前1/2位置不容易;其实,连续5年均在后1/2也不是件容易事。申万菱信新动力则是后者,且其是连续5年每年度业绩均处于同类基金后1/3位置。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自2007年至2011年,10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连续5年每年年度排名均排在后1/2的只有申万菱信新动力。且该基金与竞争优势连续3年业绩差异均大于5%,而证监会规定风格相似同类基金,差异大于5%,必须在定期报告中做事项说明。申万菱信新动力也因此做了连续3年相类似的说明。

  伤心的持有人忍不住发出疑问,“申万新动力,动力何在?”

  基金业内一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基金最起码肯定是不合格,连续5年业绩都居后,一个是基金经理变化带来些影响;另外公司的投研团队管理能力也值得商榷。

  连续5年业绩居后

  资料显示,申万菱信新动力成立于2005年11月10日,起初由常永涛独自管理,至2008年1月16日,增聘梅文斌与常永涛一起管理,2008年12月1日,常永涛不再管理该基金,由张鹏与梅文斌一起管理,2009年8月5日,梅文斌不再管理该基金,由张鹏独自管理;2011年11月22日,又增聘欧庆铃与张鹏一起管理,至今年3月20日,张鹏也不再管理该基金,由欧庆铃独自管理至今。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度的大牛市。申万菱信新动力全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14.28%,但是在83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62名,这一年也正好是常永涛独自管理时期;2008年年度,与梅文斌一起管理期间,该基金收益率为-58.63%,排在同类基金的后1/3位置;2009年年度,该基金收益率为65.16%,仍然是后1/3位置;接下来的2010年、2011年,该基金收益率分别为-4.97%、-32.66%。直到今年以来,该基金从后1/3暂时跃升到中游水平,排在433只同类基金的204名。

  错判、误判是主因

  截至6月1日,申万菱信旗下除了新动力外,偏股型盛利精选基金今年以来业绩收益率为7.21%,排在同类基金的前1/2位置;偏股型新经济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67%,排在后1/2位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错判”、“误判”是申万菱信业绩不好的主要原因。2007年年报中显示,新动力基金2007 年收益率为114.28%,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103.6%,领先业绩基准10.68%。报告期内本基金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选股贡献方面均取得了正收益。

  实际上,这一年的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已经居后。但是,基金经理“信心”倍增,“基于对中长期牛市的判断和持仓品种业绩增长的信心,本基金2007 年保持高于基准的平均股票仓位,同时基于2008 年行情预期进行了积极的结构调整。着眼于2008 年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调整方向,本基金继续坚持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泛消费品和优质资产注入为核心的行业配置理念。”

  但是2008年,“错判”导致申万菱信新动力损失惨重,“从6 月上旬开始由于对市场错判,于3200 点左右即开始加仓,行业配置超配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商业等行业,低配金融、有色、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随后遭遇短期内大盘大跌近50%的罕见情形,导致净值快速下跌。本基金全年净值下跌58.6%,我们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深表歉意。”

  2011年同样是“误判”。“2011 年新动力基金主要持有金融、房地产、节能环保、周期品等行业,由于对政策的紧缩力度和欧债危机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减持周期股不够果断,导致基金净值损失较大。”

  同门同类基金业绩分化

  申万菱信新动力与申万菱信竞争优势“有缘”,风格相似。2只基金均是股票型基金,自可比较开始,每年年度二者业绩差异均大于5%。

  2009年,新动力基金和竞争优势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65.17%和70.51%,两者的业绩表现出现了大于5%的差异,申万菱信的解释是“主要是来自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从规模角度而言,由于竞争优势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灵活并且冲击成本较小;第二,从风格配置差异角度而言,鉴于规模因素,竞争优势基金在中小盘股的配置比例上略高于新动力基金,而2009 年第四季度中小盘指数表现明显好于大盘股,所以竞争优势基金更容易把握和契合当时的投资风格。”

  上述原因继续用于2010年,这一年,新动力基金和竞争优势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97%和3.70%,两者的业绩表现出现了大于5%的差异。申万菱信的解释则与2009年雷同。

  2011年,2只基金业绩差异继续大于5%,第一方面原因与上述一样,第二个原因则变为“由于9 月份竞争优势进行了大比例分红,期间股票仓位下降较多,恰逢当时股市一定幅度的下跌,带来了一定的相对收益正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