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原油期货年内推出 用人民币还是美元计价结算存争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01:14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上海期货交易所正争取年内推出原油期货并逐步争取成为亚太时区的原油定价基准之一和全球性原油期货市场。”5月28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主办的第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王立华为原油期货上市工作开出了时间表。不过,本届论坛却没有安排针对原油期货的研讨环节。

  上海期货交易所新闻信息部高级总监余珂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大量人手都在忙着为原油期货上市做准备,可以说加班加点了,实在是没有精力进行分论坛的筹备工作。”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曾表示,由于原油市场的特点和国际性,其上市交易远比现在已上市交易的期货产品更加复杂,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突破多、难度大,需要诸多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涉及到外汇、央行、海关、财税、商务、法制办等多个部委的有关法规政策调整。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此前,中国证监会已正式成立原油期货工作组,主要职责协调各相关部委共同推进。目前,上期所已协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证监会期货部等部门确立了“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原油期货方案。

  中国填补原油“亚洲价格”

  上述“12字方案”来源于5月3日上期所在其举办的“白银期货分析师培训及原油期货方案调研”会议上向业内公开的原油期货初步设计方案。

  初步方案规定,原油期货合约交易单位为100桶/手,最小变动价为0.01美元/桶或0.1元/桶,每日涨跌停板不超过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5%,最低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7%。原油期货的交割品级为“中质含硫原油”,市场采用净价交易,即报价不含关税与增值税,在参与主体上对境内外投资者开放。

  初步方案后来被上期所归纳为“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上期所希望在顺利推出原油期货之后,中国将成为继美国、英国后推出第三个全球性原油期货市场,成为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的“亚洲价格”。

  多年来,由于原油“亚洲价格”长时间的缺失,导致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等国家在原油贸易中,常常要比欧美等国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根据英国石油集团公司(BP)《2030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和印度两国的能源需求总和将占全球需求总量的35%。未来围绕石油的核心矛盾,将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步转移到新兴经济体与OPEC之间的供需稳定问题上。亚洲的能源定价中心如能尽早形成,将能大大扭转全球石油贸易体系中“亚洲溢价”的不平等现象。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每年进口量约9亿吨原油的亚洲地区,却没有自己的原油计价体系,主要参考布伦特和迪拜原油计价体系计价,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亚洲地区没有原油期货,中国又是原油的大买家,这使得中国推出原油期货具备了很好的市场时机,外国投资者应该会有兴趣。虽然中国推出原油期货反映了地区的供求,但一个产品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美国期货业协会(FIA)主席、CEO沃尔特·卢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计价和结算:人民币还是美元

  原油期货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货品种,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有4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和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它们都是以美元计价,而我国原油期货究竟是跟随世界统一潮流采用美元,还是保持自身特色采用人民币成为最大的悬疑。

  此前的初步方案中,唯一没有确定的就是货币计价以及结算方式。

  而在今年的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发言中,王立华仅仅表示,采用人民币或美元计价和结算,积极争取外汇实行总额控制、统一监管、敞口额度内自由兑换方案。

  卢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人民币并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因此在中国原油期货用合同货币计价有个选择的问题。

  在卢肯看来,人民币或美元其实各有益处。中国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采用人民币也不用担心缺乏交易主体,选择人民币计价也不必担心外汇风险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元计价则利于增强国际投资者参与这个市场的兴趣,提高流动性。但最终采用什么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这需要中国监管者和上期所自己权衡。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选择货币币种犹豫不决的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利益考量。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希望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其中,那么美元是世界上普遍认可的货币选择。这种计价货币和境外参与者的期货保证金,都必然要求现行的外汇政策针对原油期货的特点做出特殊规定。另一方面,经营资质也是一个问题。交易必须合法,就要求原油期货参与者必须有原油经营资质,需要有商务部颁发的经营牌照。

  因此,在最初的重启原油期货的方案中,由上期所、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证监会期货部等共同起草并修订,其原则性框架包括美元计价、基准油、离岸交易、保税区交割四大方面,并没有把人民币计价考虑其中。

  不过,一位参与原油期货方案咨询的业界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央行更愿意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不仅有利于外汇风险的掌控,也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而商务部更愿意选择美元,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吸引更多外资。

  上期所目前也无法擅自表态,他们担忧在我国汇率改革和利率改革都没有推进到位的前提下,倘若采用人民币计价可能会让境外投资者暴露在更大的汇率利率风险敞口下。如果因此无法吸引足够的合格境外期货投资者,市场参与者的单一化可能既无法实现“国际平台”的初衷,也会让原油“亚洲价格”的梦想落空。

  倒逼成品油价改革

  “自原油期货重启开始之后,传闻还有些反对的声音,主要是来自于‘三桶油’。他们担心一旦原油期货推出,将很大程度上丧失对于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的话语权。”一位期货业资深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此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研究院研究员管清友指出,由于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垄断了国内的油气资源,因此他们不需要通过期货套期保值进行风险对冲,缺少参与原油期货市场交易的动力。相反,原油期货这种市场化的改革可能会进一步促进放开国内原油进口权,从而对三大石油巨头的既得利益产生冲击。

  上期所总经理杨迈军在去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国内的石油产业和市场很独特,基本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和发改委来主导。那么要把市场组织起来,最基本就是减小行政干预,能够让国际投资者也能参与其中。”

  由于原油期货品种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它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迅速且独立地反映原油市场供需情况和原油基准价格,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其挂钩按每日进行调整,那就不需要国家发改委采用较为复杂的计算方法测算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间、频率和幅度,从而对成品油价格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中国石油大学金融学教授、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坦言,如果中国建立了能独立反映本国市场需求并有国际影响力的原油期货价格,则国内成品油价格与此价格挂钩进行调整即可。特别是与自己的原油基准价格挂钩肯定要比参照国际原油价格更合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