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芝加哥农产品期价弱势调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08: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5月份,气候变化状况继续在芝加哥农产品期货市场“翻云覆雨”,欧债危机搅动欧洲政经格局并威胁到欧元,导致美元被动上涨,欧美和新兴大国经济数据集体不佳,引发期货市场长期积聚的做空力量抬头,导致近期相对强势的农产品期价频频上演大幅下跌行情。

  5月31日,芝加哥农产品玉米、小麦和大豆期价以全线下跌结束当月交易: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5.5525美元,全月累计下跌79美分,跌幅12.46%;小麦期价大幅波动,7月合约最终收于每蒲式耳6.4375美元,全月累计下跌10.75美分,跌幅1.64%;大豆期价呈下行趋势,大豆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3.4美元,全月累计下跌1.655美元,跌幅为10.99%。

  受市场预期未来干热天气可能威胁全球农作物供应的影响,中国、韩国进口美国玉米、大豆,以及其他产粮大国减产预期等利好因素影响,芝加哥农产品期价曾在5月15日至17日连续3个交易日集体上扬,小麦甚至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具体而言,小麦方面,堪萨斯州粮食作物的优良率由前一周的60%下降至52%,俄罗斯下调小麦产量预期200万吨至300万吨,阿根廷2012年至2013年的小麦种植面积预计仅有400万公顷,均对小麦期价构成利好。从技术层面看,市场空头回补盘以及供给因素支撑了麦价反弹。交易商持仓报告显示,5月7日,大型投机盘已经将小麦净空头仓位减少20%至6.8879万份合约。进入5月中旬,希腊政党联合组阁努力失败,由此引发的政局不确定性以及欧债危机继续利空小麦期价,但超卖情绪以及价格回落促使投资者逢低买入,有力拉动了小麦期价。大豆方面,市场传闻中国采购消息,欧洲油菜籽产量创6年新低等因素,均提供了价格支撑。玉米市场,阿根廷下调玉米产量,韩国进口美国玉米,美国乙醇需求增加,均拉动了玉米价格上扬。另外,小麦、大豆上涨情绪也带动玉米价格上升。

  进入5月下旬,美国中西部和俄罗斯粮食产区降雨情况推高了农作物产量预期,美国玉米和小麦播种接近完成,大豆播种速度明显加快,各类作物质量普遍提高,再加上能源和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美元走强、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振等压制因素,芝加哥农产品期价基本上呈现大幅下挫态势,整体跌势持续到当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受天气状况、播种进展及外围因素综合影响,玉米期价进入5月下旬在波动中不断下跌。截至5月20日当周,美国玉米的播种完成率已经高达96%,作物优良率也达到了77%,均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基金投资者不断抛售玉米多头,致使玉米价格连续多日收跌。24日,玉米期价跌幅超过4%,当天玉米市场上主要来自基金投资者的卖盘达到近1.7万份合约。

  在小麦期货市场上,5月下旬也充斥较多利空消息。截至5月17日当周,美国小麦净出口总量为48.2万吨,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超过100万吨水平。截至20日当周,美国春麦的播种完成了99%,优良率达到79%,冬麦的优良率也达到了73%。作为全球小麦主产区的俄罗斯迎来更多降雨的消息,加上俄罗斯今年可供出口的小麦盈余充足,也使小麦期价承压。

  大豆期价进入5月虽有反复,但整体呈现下行走势。进入5月下旬,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得益于有利天气,大豆播种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提高。另外,市场分析师认为,由于希腊政治僵局以及法国总统更迭加剧了欧洲政坛动荡,投资者对欧洲能否解决其债务问题的质疑进一步加深,从而导致欧元走低,支撑美元上涨,近而打压黄金。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普遍下跌,因此对农产品市场整体形成了打压之势,大豆所受影响明显,多头合约遭投资者大量抛售。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欧债危机导致欧元解体可能性增大,“财政悬崖”可能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前景去向不明,而系统性风险持续释放导致投资者情绪惶恐。同时,欧债危机引发资金涌入美元资产和美元指数的上升,继续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制局面。大宗商品跌势将在6月延续,农产品随之进入弱势调整阶段。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