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微博热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4:1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向松祚(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此次降息是非对称降息。存款利率上限浮动1.1倍。贷款利率0.8倍下限。符合利率市场化基本方向。有助于缓解银行体系存款流失,有助于银行业对优质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实施一定程度的贷款利率优惠。总之,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推进。

   @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此次中国央行降息还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显示出央行积极运用市场化价格工具进行调控的政策导向,在具体浮动幅度上平衡了存款人、贷款人以及商业银行等不同市场主体的利益。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此次降息,虽是存贷款利率同步下调,但银行实际利差在收窄,因此实质上是非对称降息;由于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增大,此次降息也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了一步;更重要的,贷款利率的下调既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又能增加其信贷需求,因而对稳增长、防止经济下滑将发挥重要作用。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央行降息似乎已有预兆。事实上,近期以来,有关中国货币当局是否应该降息的争论异常激烈,观点分歧也比较大。当前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方向逐步转向宽松,但货币信贷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而非总量,货币活性的降低已经成为掣肘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降息恐怕仍难化解结构性矛盾。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除了降低地方政府和国企的还款负担,看不出对实体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制约投资的既不是贷款,也不是利率,而是能够盈利的投资机会。真实利率本来就是负的,减息后更低,资金流出银行体系,增加通胀压力,储蓄者和工薪阶层是最大的输家。不改革,单靠财政和货币政策,恐怕过不了这一关。

   @华生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知名经济学家):央行在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年内首度降息,去年底决定新的一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我曾包括在微博(http://weibo.com)中点评:这话其实说反了。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没有什么空间,灵活而积极的货币政策则很难避免。现在看来尽管有那么多说了算的人,但违反了客观规律,无论多权威最后也还是不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