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7: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实践已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期盼利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迅猛发展的高新科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集中体现为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紧紧围绕当代中国发展问题,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明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愈益聚焦到引领科学发展上来。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我国崭新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探索科学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深化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党的宗旨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揭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方法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的新高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各阶层成员团结和睦幸福的发展,同时还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些重要思想观点,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扬弃传统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飞跃。这些重要思想观点,也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显示了相对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正在积聚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优势,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臻于新的更高境界。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从价值观层面深刻彰显了社会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帮助人们认清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的虚伪性,真正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地位,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打开了广阔空间。
这些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愈加贯彻和体现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要求,倾力实施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方针政策和重要工程,使城乡居民获得越来越多的实惠;愈加贯彻和体现发展的全面性要求,使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向前推进,社会综合文明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愈加贯彻和体现发展的协调性要求,尤其在实施城乡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愈加贯彻和体现发展的持续性要求,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获得明显成效,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焕发勃勃生机的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最新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推进到了历史新高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证明,要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必须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先进政党来领导,才能真正取得成功。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都是相继适应完成民族复兴这两大任务的客观需要而问世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打开了民族复兴进步的闸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民族复兴问题本质上就转变为发展问题。发展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决定着民族复兴伟业的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正在引领着民族复兴的航船破浪前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
科学发展观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推进到历史新高度,不仅体现于我们党为实现民族振兴一以贯之的艰苦努力和获得的辉煌成就之中,也体现于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性超越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境界,当代中国各族人民所要实现的民族复兴,并不是要回复到中华民族历来引为自豪的汉唐盛世文明状态,而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理论上一脉相承。这体现着我们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的历史自觉,体现着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时代担当。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向更高层次、更高境界推进。以经济发展来说,我国GDP总量在新的起点上又持续攀升,从2001年的近11万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47.2万亿元,在世界的排名升至第二位,大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由于有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中华民族愈加精彩地书写着“中国奇迹”和“中国震撼”,这些年我国不仅在抗击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大事。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近5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以上,为稳定世界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坚信,随着全社会对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必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并且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带来更多新鲜经验,给中国带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使“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华民族将以更加雄壮的英姿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