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避税天堂: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9 01:2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 由于低税率和保密性等原因,以及信用卡债务、货币基金、有限责任合伙公司和再开发票等业务,避税天堂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

  从表面上看泽西岛(编者注:英国皇家属地,英国人的逃税天堂)非常的英国化,并且泽西岛的统治者总是说这是一个规范、透明、合作的司法管辖区,但是真相却是惊人的相反。

  这里的领导权本质上来说已经完全被全球金融所控制,这里的政客会威胁恐吓任何提出反对意见的人。

  

  离岸的真相

  离岸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一个想法、一种做事方式,或者甚至是一种为金融产业服务的武器,它还是一个过程,一场不断挑战退化的法规、法律以及民主底线的竞赛,从一个防御良好的金融壁垒跳到另一个司法管辖区,同时离岸系统在不断深入地向境内步步逼近,避税港成为了放松管制的攻城槌。

  许多人还不理解这些离岸的真相,原因出自两个相关的混淆。第一个混淆源于使用技术标准来定义秘密司法管辖区所做的努力:比如税率、保密形态等等,但这些只是由真相所产生出的结果。

  首先,我们的离岸地图需要鉴定这些金融势力的据点,就像我这个粗略的定义——秘密司法管辖区是“通过提供政治上的稳定性工具帮助人们和企业绕开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条例、法律和法规,以达到吸引商业投资为目的的地方”,这有助于我们明白我们在寻找什么。

  第二个混淆是认为司法管辖区是地理上的,而实际上这指的是政治上的司法管辖区和以信托为基础的网络。离岸系统所承诺的未来,具有明显的中世纪的特性:在一个名义上被民主国家经营的世界里,离岸系统更像是提供不负责任的从事犯罪勾当的精英公会网络。

  近来造成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主要基本因素是负债。为什么在世界上最富有的经济体中存在如此多的负债呢?《金融时报》在2009年6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不断上涨的债务应该从资本主义肮脏的小秘密中寻找答案。

  文中说:“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大都流入了大富翁的腰包而并非广大人民的口袋当中,所以为什么会没有革命发生呢?因为还存在一个解决方案:负债。如果你挣不到钱的话,你就只能去借债。”基础设施的存在使这一切发生,避税港就是其中最大的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专家有关来自离岸系统债务相关威胁的警告的确已经出现。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讨论银行同业拆放市场,也就是银行间互相借钱给对方的市场的时候干脆地指出一个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有关衍生品工具场外交易的大部分增长都涉及离岸银行。离岸市场银行同业拆放的本质意味着,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会像感染一样。离岸银行更可能会被高度举债,而离岸市场并没有境内市场那么强的还债能力。”

  这篇充满此类言辞的报告,特别针对松懈的离岸法规,这是在危机爆发前一次直接的警告。

  

  轻度监管模式

  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是在被称作影子银行系统当中孕育产生的,这个庞大的金融体包含了所有的将借来的钱再次借出作为收益的特殊目的企业(影子银行),这些企业在普通银行监管制度之外。

  特殊目的企业一部分靠将自己与赞助它们的管理体系合法分离开来,从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来达到这些。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影子银行系统既不算在离岸也不算在境内,但2008年由在瑞士的国际清算银行对特殊目的企业所做的一次研究很清楚地揭露了这些危险的影子银行究竟是在离岸还是在境内。

  都柏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在伦敦政府解除控制一年之后出现,目前已经控有世界前50大金融机构中超过一半的数目,它是影子银行体系中的主要参与者,现在已经控有价值1.5万亿美元资产的8000家基金。这也许是都柏林所有的诱惑中最诱人的一个,斯图尔特说,这是一种“轻度监管模式”。

  尽管开曼群岛不透明的庇护帮助很大,但它还是不如“自由度”给外来者的吸引力那么大。避税港会对他们所谓的促进全球市场的“效率表示支持”,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这类事。所谓效率的核心就是这些司法管辖区的自由度——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实际上是这些地方的政治被金融资本的利益所捕获。

  这里的极度自由,将秘密司法管辖区变成了高风险的银行新产品的温床,极大地促进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危机产生。

  

  债务增长的离岸根源

  越来越多的世界经济体的债务增长都具有离岸根源,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仅说明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

  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一份详细报告,解释了避税港与扭曲的境内税务系统是怎样通过鼓励公司借入贷款而不是合理地运作所有者权益,联合加速了全球债务引擎运转的。

  报告中说,这些做法“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通常很难判断它们对金融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在20国集团领导人于2008年和2009年关于避税港问题的讨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道,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危险方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述的核心原则非常简单,一个公司从境外借钱,然后向离岸金融公司支付贷款利息,然后它再利用转移定价的老把戏:利润是在境外产生的,所以免税;成本(即利息费用)是在境内产生的,还可以用来抵免税收。这个把戏是私人股权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他们买下其他人花几年时间创建的公司,然后使这个公司负债,以削减纳税并放大收益。

  杠杆收购——总会涉及到离岸杠杆——在金融危机前加速发生:私募基金数额从2003年到2007年增长了6倍达到3000亿美元,并且在2007年这些基金已经控制了全美30%的兼并与收购。

  但是它们商业模式的核心并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从中提取价值。大额的税单得到了削减,公司的股票或价值提升了,经理得到了更丰厚的报酬,财富从纳税人转移到富有的经理和股东的手中。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生产了更好的或者更廉价的产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额外的债务被注入到金融系统当中,许多公司由于离岸债务走向破产,《纽约时报》在2009年形容这就像是“华尔街版本的‘美国家装房地产真人秀’”。在那一年债务违约的公司中超过半数在以前或者现在仍然被私人股权公司控制。

  伦敦金融城采用的是在小型和中型企业发生的简单向上调整财富向下调整风险的方法,而不是能创造出更好更廉价的商品与服务的有用的革新方法,但是离岸系统就是直接反其道而行之的。

  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万亿美元非法流入到富裕经济体和秘密司法管辖区,这增大了不平衡性。

  这些非法资金流中涉及到有一种被叫作再开票的惯例做法。比如说这意味着伦敦的商人从一位莫斯科的出口商那里改买了一批价值1亿美元的石油,这位出口商给伦敦的出口商开出了一张价值1.2亿美元的发票,并告诉他将2000万美元悄悄地汇入他在伦敦的账户。俄罗斯的贸易统计将记录1.2亿美元的资金流出,即使实际上只有1亿美元流出。

  尽管那2000万代表了从俄罗斯向英国的非法资金流入并具有切实的影响,但是对于统计贸易数据的研究员来说那缺少的2000万是完全不可见的。我们再假设,那2000万被再投资到伦敦的房产,俄罗斯人可以在那里挣得免税的租赁收入。

  这笔非法资金流并没有提高生产力,而是扰乱了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并促进了银行从按揭操作中获得的收益。英国的房价提高了,初次买房者发现他们更难买房了,房地产泡沫化加深了,并且整个经济体中的负债也增加了。(摘自《有钱人这样避税》第9章,内容有删减,文章标题及文中小标题为编者加,艾经纬 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