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三公”经费公开加速 公开后如何监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08:2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姚建莉 上海、台州报道
6月12日,本报记者从湖南省财政厅获悉,该省“三公”经费公开的相关工作已进入厅长6月重点日程安排,“6月底左右应该会出个具体的研究方案。”
除湖南外,北京、上海、广东、新疆、四川等省市今年也已开始公开省级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在日前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中,财政部则给出“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要求地方政府“三公”经费则在两年内全面公开。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一些没有被列入要求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主动开始了“三公”经费的公开历程。
浙江温岭市就要求全市所有政府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要公开到细致的“目”一级,当地教育局更是公布了市内总共93所学校的预算和“三公”经费。
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开晒
“这项工作现在是我们厅长6月份的重点日程,目前正在紧密调研,具体内容还不能确定。”湖南省财政厅相关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本月底该方案基本确定”。
其中,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湖南省本级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汇总情况,省政府办公厅及省政府组成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公开内容细化到“项”级科目。
除了湖南外,今年4月新疆也展开了相关工作,截止到6月5日,自治区132家一级预算单位中,已有72个部门公开。
相比之下,东部发达省市动静似乎不大,“一些发达地区的三公经费相对较多,公开压力大,地区之间难免互相观望。”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教授何振一对本报记者这样说。
本月月初,江苏省政府发布信息,争取年底前公开10家试点单位的全部财政专项支出,并在两年内省级部门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令外界感到吃惊的是,浙江省温岭市,这个县级市2010年就开始公开部门预算,到了2012年,全市16个镇(街道)、35个部门全部公开预算和“三公”经费,金额近60亿。
尤其是温岭市教育局详细公开了下属93所学校和公办幼儿园的“三公”经费,本报获得的名为《温岭市教育局预算支出核定表》显示,预算支出项目足足有1400多项,细到教室门窗更换费等。
公开后关键在于监督
“预算公开细化这么多年都没成功,最大阻力在各部门的自由裁量权。”何振一指出,要细化预算公开,就要从源头上细化预算编制。
以温岭为例,2008年当地就规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部门预算必须通过“民主恳谈会”讨论决定预算编制的合理与否。
这一环节,在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看来,能够控制政府部门
的自由裁量权,也减少权力寻租,“过去一些党委书记、乡镇长手头留几千万,想给哪个部门都可以。”
2012年当地还公开了预算执行情况,给部门的预算编制施加很大压力,“有个部门一年的预算只执行了35%,肯定要考虑削减资金。”
没有这些程序,就容易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但公开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根据公开的情况“对症下药”,加强监督。
怎么监督?温岭设了另三道“关口”:人代会前,人大实地调研确认预算数额的合理性;人代会上代表审查,不通过的发回修改;人代会后主任会议听取政府部门的落实情况。
“选民的意见要一一回复,回复后人代会如果觉得还不满意,要发回重新改。”温岭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何培根说。
比如,温岭市2010年开始执行3000万以上的重大预算项目都要通过人大常委会的预算审查。
不过,试点中遇到的挑战也不少,首当其冲的是,“三公”经费的标准是什么?公布的内容如何规范?
上海财大公布的《2012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指出:“‘三公’经费数据口径模糊导致数据差异大,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各个部门也没有什么压力作出全面、真实的信息公开。”
所以各地对于三公经费的理解不同也造成了统计口径不同,这就让地方实际操作困难重重。
“权力下放应该在权、责、利上统一,放权让利、责任为先,但我们现在法律不健全、法制建设又落后就造成了这些问题。”何振一指出。
何培根表示,2012年温岭预算公开工作的重点,就是通过审计对“三公”经费使用存在问题的部门进行处理,而现在的关键就是制度难以确立。
温岭当地则将参与式预算执行情况纳入乡镇考核指标,百分制中占四分,“差一两分奖金就没有了,这样才有激励作用。”
显然,为了更好地有效利用纳税人的有限资金,“三公”经费公布后的事后监督跟进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