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为什么说“必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4 09:30 来源: 中国网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广东传统发展模式的心病。全国“最富的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汪洋书记所言一针见血,指出了广东区域发展长期存在的软肋与问题所在。那么,上述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有人归结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确,珠三角9个地市以不足1/3的面积创造了全省80%以上的GDP,如果考虑珠三角边缘地区,如惠州、江门、肇庆等地一些边远县落后的现实,广东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可能要比数据显示的更加突出。有数据表明,上述趋势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根本性改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不同地区的政府与百姓在收入上的贫富差距拉大。但是,这种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广东独特的外源型经济发展的产物。

  外源型经济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在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与地区跨国公司通过经济资源在全球有效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战略体现,同时也是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本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由于外源型经济分布有其自身的市场经济规律与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8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地区,从而形成全省经济特有的二层区域结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试图通过重大项目在周边地区,特别是沿海粤东粤西两翼的分布,着力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周边地区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其效果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战略思想。在坚持这一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转型升级的正确做法是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统一的区域市场,在全省范围内,通过省财政体制的率先改革,集中必要的更多财政资源,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为全省范围内的户籍人口自由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以通过人口的自由合理流动来调整,通过市场力量解决当前存在的由于政府干预、行政壁垒与户籍制度造成的各种资源配置低效与不均衡现象。只有人口自由合理流动了,真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才有可能,在政府主导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市场经济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需要明确的是,区域协调发展不应当是传统的人为追求GDP差距的缩小,更不应当是通过政府力量实现所谓发展的平衡。区域协调发展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区域发展中坚持将社会主义的公平与市场经济的效率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公平主要由政府在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基础上主导,经济效率,包括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主要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是通过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真正意义的区域统一市场,通过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推动广东转型升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