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对本轮政策放松要有理性预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4 10:34 来源: 中国经营网

  试想,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信贷政策如果真如传言所说,会产生什么后果?

  自温家宝总理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来,“稳增长”已取代了“防通胀”,成为中国当前的第一要务。随即,发改委加快了项目审批速度,一系列内需刺激政策也相继出台,尤其是近日,央行事隔三年半首度降息更是释放了强烈的政策放松信号。

  于是,媒体关于政策放松的传闻也日益发酵。有媒体报道,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房地产松绑可能是救市的第二张牌,这立刻引发市场关注。不过,此传闻迅速被发改委否定。《21世纪经济报道》13日报道称,针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信贷政策可能将在近期放松,监管部门正在酝酿“稳增长”的具体信贷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尚在等待国务院批复中。从近期媒体对政策放松的热炒来看,俨然是又一个“四万亿”的势头。不过,正如安邦研究团队此前的分析,这种预期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今年国内外的形势看,在经济增速放缓之时自然要放松调控政策。不过,政策放松的力度和范围不能被过分夸大。事实上,安邦早在今年4月就发布报告指出: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率仅为8.1%,不仅连续第五个季度回落,而且回落幅度明显高于前几季,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保增长”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安邦还呼吁央行该出手时就应出手,为经济增长提供流动性支持。

  不过我们认为,本轮政策放松会在力度和方向上有所控制和选择,重蹈“四万亿”覆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政府不可能无视“四万亿”的惨痛教训。2008年末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大量资金流向了国企,被“铁公基”项目占用。许多低效的项目建设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还给地方政府和国企增加了债务负担,同时为银行埋下了风险隐患。大量的信贷投放更使中国在随后几年饱受高通胀之苦。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停工的铁路基建项目已经超过1万公里,全行业因停工每月损失高达10亿元以上。如此巨大的浪费和风险会让政府对“四万亿”心生忌惮。

  试想,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信贷政策如果真如传言所说,会产生什么后果?

  其次,本轮的经济增速放缓与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有明显的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的突发造成了经济的急速转冷,管理层是在被动应激反应之下推出了“四万亿”的刺激政策。本轮的经济增速放缓当然与国际经济疲软不无关系,但更多的是中国为转型主动调控的结果。当前的就业形势其实并没有那么严峻,若剔除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速度也并不显著。在经济逐步减速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下猛药刺激。

  再者,依然严峻的通胀形势也不允许信贷规模过度扩张。虽然,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创近两年以来的新低。但未来物价反弹的动力依然不可小视。从统计数据上看,虽然中国的总体物价水平出现了下降,但在CPI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食品价格随时有可能大幅反弹,并带动整个物价重新上涨。近来,部分农产品价格如大蒜、鸡蛋价格已经出现了暴涨的势头。另外,一系列投资项目的上马也将成为通胀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如果无视当前得来不易的实际正利率健康局面,大规模投放信贷,不仅会使通胀重临,实际负利率的回归还会引起资金追逐短期收益,投机气氛日盛,这对经济发展和转型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试想,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信贷政策如果真如传言所说,会产生什么后果?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会因地方融资平台的政策放松再次被激发,大规模铺摊子在所难免,到时候又是一堆烂尾工程和更高额的负债。以上这些状况是政府不愿看到,更不能容忍的。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国际经济疲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之际,“稳增长”是政府的理性选择。但本次“稳增长”不同于上一次的“四万亿”,政府在政策放松的力度和方向上会有所控制和选择。安邦一向认为,宏观政策的紧缩或放松都是系统政策的调整,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利率等多种因素。无论对决策层还是对市场而言,都需要对本轮放松有理性的预期。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