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三国演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5 01:3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陈国强
奥运会是全球焦点,各国民众自然尤为关心本国运动员的表现。
尽管国际奥委会自己并不对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进行排名和奖励,但媒体和诸多民间机构却乐此不疲,甚至可以说,各国和地区金牌及奖牌的排名是奥运会的永恒话题。
进入新世纪(这里且从2000年算起)的3届夏季奥运会,中国、美国、俄罗斯这三驾马车包揽了金牌榜前三,只是位次每届均有变化,最明显的是中国3届奥运会金牌榜从第三到第二,再登顶到第一。因此,三国奥运选手的选拔及培养机制,颇值得探究及玩味。
美国:注重可持续发展
美国的奥运选手大多来自高校。实际上,美国高校不仅培养和选拔了大批奥运选手,更多地培养了职业联赛的选手(包括奥运和非奥运会项目)。
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的选手80%左右来自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这种培养机制,依托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数量众多的大学以及大学良好的体育氛围,源源不断地为奥运会这样的顶级综合性赛事和职业联赛输送人才。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如果一所大学要参加某一项全国大学生联赛,那么,这所大学除了开展这个项目外,必须还得开展其他若干体育项目。一般而言,一所大学要开展5个左右不同的大项才可能参加1项或多项全国大学生联赛。这样的培养机制,使得美国大学在开展项目上没有偏废,为美国在奥运会上全面开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美国这样奥运选手的成长机制和输送渠道,并非为了培养体育选手而另起炉灶。运动员参加学校运动队,有一定的学业压力(有SAT或ACT的最低分数要求),成绩太差还进不了运动队,拿不了奖学金。这样体制下的体育选手,有大学学历或是在读大学生,较少退役后的就业压力,整体上看,奥运选手的培养成本和代价比较低,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俄罗斯:新旧体制并存
俄罗斯继承的前苏联曾经和美国并肩为奥运会的两个超级大国。从1952年奥运会开始的50多年中,除了相互抵制的两次奥运会,两者基本在奥运会上唱对台戏,偶尔有当时的民主德国扮演一下黑马的角色。
前苏联是举国体制的开山鼻祖。新中国正是在参加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后考察前苏联体育,才决定在竞技体育层面逐渐向前苏联学习。俄罗斯秉承了前苏联竞技体育的丰厚遗产,也就是在遍布全国的业余体校网络上选拔和培养人才。不过,因为前苏联的解体以及最近20年俄罗斯经济的衰退,在竞技体育方面投入不足,造成一些本属于俄罗斯的金牌被原来的加盟共和国分流。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原来的体育体制的惯性还在,加上2014年冬季奥运会将在俄罗斯的索契举行,俄罗斯加大了对体育的投入。目前俄罗斯的奥运选手的培养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原先的业余体校培养体制;另一种是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项目,如网球,选手通过自身的自费训练或在国外训练,平时参加巡回赛或职业比赛,奥运会年则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
中国:大赛最能出成绩
中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一般认为是举国体制,这大体不错,无需赘述。当然,部分项目也尝试与国际接轨,如网球的单飞。李娜在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单第四。
中国的这种体制往往对一些商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化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比较合适,典型的突出代表是举重、体操等。一些可以商业化且比较适合中国人灵巧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项目,中国人也开展得风生水起。
不过,对一些国际上开展比较好、大众喜闻乐见、讲究力量对抗的基础大项(田径、游泳等)和团体项目(三大球等),我国的举国体制似乎并未完全显示威力。如三大球,中国只有女排获得两次冠军(1984和2004年),同一项目男排只有2次参加了奥运会,其中1次还是因为北京奥运会东道主的关系。
笼统地概括,中国竞技体育的体制,以相对有限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建立起以“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指导思想为基础的三级训练体制。这种体制,在投入上,有省市的财政投入;在竞赛体制上,有全运会(全运会项目和奥运会对接,只增加一个武术项目)对口配套,激励着地方的积极性。当然,也有一些人对这种体制的代价和成本表示担忧。
(作者为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