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需警惕哪些风险(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6 07: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们面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规划更应关注行为、行动,而非舆论和口号。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健全和规范市场细节和技术,并不是笼统地表明意愿,甚至是顺应外部资金需求

  中美战略对话已经延续多年,每一年都会有许多措施和对策出台,以此试图改变两国合作基础与关系,但是似乎更多是来自美方对我国的要求更多,要求我们实质进展的措施明显,美国表面化的言论义务较多,两者之间具有不对等和不对称之处明显。

  诚然,两者对话的核心是发展合作与战略关系,但是面对两个巨大的经济与金融差异性,这种对话更需要务实和有效减少差异和矛盾,主要责任理所当然应集中发达国家和先进国家,而非发展中并不具备可比竞争力的国家。国家资质水平和发展差异是中美对话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准确定位国家定义是合作的前提。

  因此,仔细研读第四轮中美战略对话的重要成果之一,即我国提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我们进一步将外资在我国投资的QFII总额度提高到800亿美元这一问题,笔者有很多感受与感想。这被视为中美战略对话的实质性进展,但我国政策和对策的思考并不那么简单,十分必要自我梳理,需要引起警惕的风险值得高度重视。

  从战略组合性

  认识美国的利益诉求

  

  从中美两国对等关系上看,这种对策的出台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而作为很有势力和实力的美方而言,则是对美国经济利益和机构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和需求。从中值得思考国家利益的立足点问题。

  此时这样的中国行为对策对美国显得十分必要与必须。一方面美国拥有全球战略推进的实质进展,此时的美国金融正恰逢其时需要全球扩张。其将以自己专业资质的优势、技术水准的高端,尤其是战略规划的远见涉足全球各个领域与市场,并非是一个单一市场或单一地区的对策与决策,我们需要从战略综合性和长远性认识美国全球化的战略对策和布局,这一点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市场自身的弱点与不足,恰到好处的有利于美国机构在中国机构的渗入与发挥。我国经验不足、专业不足以及技术不足是明显的差距,更还有产品和市场以及机制的缺陷和问题。美国需要此时的中国市场开放,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机构在中国赚取利润,利用我国机制和观念的漏洞和缺陷,更可以通过我国市场膨胀的投资情绪、极端的投机行为造势利润回报空间和环境,使其拥有世界更大的市场份额和主导影响力。美方的对策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和规划而行的要求和诉求。相比较而言的我国利益诉求和基础要素需要慎重考量和仔细掂量。

  一个国家为自己的利益而拥有的文化基础很重要,美国的经济文化基础很好,其始终围绕美国经济战略与利益而为。文化是基础、战略是核心、利益是目的,这是我研究美国经济多年,尤其是研究美国新型金融危机的感受与感觉。美国的经济高端不仅仅体现在势力和实力上,更高度体现在舆论导向和意识影响上。美国的国家利益诉求十分明确,美国的国家战略规划很长远,进而美国的国家文化始终围绕宗旨和目标运行。

  流动性过剩时代的规律

  需要重新研究定论

  

  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原因比较明显的是一种市场结构和操作理论的转换或变异,许多问题探讨的基础因素已经严重不同于过去状况背景和理论基础。如何认识这种变化,对把握市场和预期未来已经愈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其中最大的特色与特征在于流动性过剩乃流动性泛滥的新时代,市场价格周期规律和定律严重混乱。国际金融市场处在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乃泛滥时期,所有价格的基本规律超出常规和常态,无法判断和预料是金融趋势的基本特色,无论是美元走势或黄金价格都与大多数人的见解不一样,表明市场结构性和深层次的东西并未被发现,市场转变已经出现,但认识与判断的思维并未转变,结构和基础转变已经严重影响思路和判断角度。

  市场判断的失误来源于对市场不够透彻的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对流动性过剩局面严重性估计不足。市场舆论依然非常简单期待美联储的QE3,十分极端预期再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不仅不对症,并且潜藏市场失控的风险可能,政策本身的基本要素值得认真揣摩原因,准确判断真实状况与特殊地位。流动性过剩时代的规律需要重新研究定论。由此带来投机过度的特点明显,技术常规常态转变。

  我们目前处的时期是心理因素占主的特别时期,预期是极端的投机情绪和技术对市场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低估。而市场判断的基点被过于极端的预期是心理因素所绑架,甚至舆论导向严重偏离真是基础的基本状态,纯粹是一种理想或想象的前景描绘,许多论点是超越真实和事实,并不利于市场趋势与方向的准确度和可信性。尤其是我们过去很多传统的理论定义或规律定律都在不断的改变,市场心理在投机预期过强的状态下缺少耐心和细心,判断上的表面化、认识上的简单化、论据上的短期化有违于风险识别的基础要素,简单讨论和议论风险防范和应对脱离现实,并不是风险有效对应。市场心理的过渡与投机情绪的极端化具有直接关联,进而直接影响规律的观察与总结乃创新。

  伴随流动性新特色的市场,美国因素的成熟凸起,调节策略灵活有效。美元政策错位资质理解。美元货币政策的落脚点依然集中于对美联储QE3的期待,市场价格的错乱与这种政策的预期具有直接的关联。由于美元货币政策的基础是在美国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形成,美元不仅是霸权货币,更是特权货币,进而对美元货币政策的理解并不能局限在单一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基础概念上。实际上美元货币政策的两轮宽松,即所谓的QE1和QE2是基于美元全球金融市场覆盖率的目标,未覆盖全球快速增长的经济能量和财富水平,美联储印钞票是为全球市场布局的战略规划实施,并不同于我们的理解和解读是为了美国经济和金融危机。

  在独特金融危机的表现非常诡异的状态下,美元的货币政策也非常独特,美元不仅具有了更大的控制力,并且更具备了更大的全球市场驾驭力。欧债危机愈加严重的过程中,欧元价格不跌反涨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和例证。两者价格之间恰到好处的体现美元货币对策的意图和目的。

  目前美国舆论引导的作用十分强大,无论美国自身的问题评价,或对其他国家问题的讨论,有点过于极端化和短期化,忽略了美元霸权的特殊定义和美国国家战略的战略高度,进而对美元的理解偏激于风险崩溃与瓦解,对美国经济悲观于复苏进程与指标。国际上对美元的判断和解读出现偏差,侧重点与评论角度不对称美元实际状况和实际需要,结果是失控局面扩大,混乱状态扩散,不稳定因素增多,而这对于全球化的霸权资质,美元特权的发挥极其有益。国际金融市场状态和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并非短期因素或局部原因可以断定的结论或定义。整个金融发展的过程与差异千差万别,讨论和论证市场不能太短期化、简单化,需要更多的角度与思考,准确梳理原因与背景,理性看待价格与价值,有效推理未来与前景。

  (作者系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停业公告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