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科技创新:中国的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16:41 来源: 《中关村》

  文 总编辑 卫汉青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ina’s Opportunities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博会已然落下了帷幕。

  今年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主题是:凝聚创新智慧,做强实体经济。

  本刊连续7年承办了北京科博会的中国高新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从2011年起,又承办了北京科博会的主论坛之一——中关村创新论坛。两个论坛的主题都是: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

  时下,科技、创新、转型、发展,都不是什么新名词了。但是,它仍然是今日中国和未来中国需要认真探讨的话题。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经验可以归纳百条千条,最根本的还是遵循了小平同志指出的路径:坚持科教兴国,埋头经济建设,不搞折腾运动。

  科教兴国,“科”字当头。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高新企业,在近几十年中国民族复兴伟业中一马当先,拉近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可是,我们就能满足么?

  看看国际风云。南中国海的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二战后更曾明确。但我们一无航空母舰,二无远洋技术,缺乏有效实际控制,直至今日也无明显改善,才给了菲、越们可乘之机。

  再看近日新闻。6月中旬中国将有载女宇航员飞船上天,更有消息说,此为未来登月做准备。这无疑是中国科技的一个飞跃。但想一想早在1969年,美国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就已踏上了月球地面,我们还是无法沾沾自喜。

  如果再联想到今日中国的GDP,是建立在消耗了大量资源、造成空前污染、90%以上都是粗放型经济的基础上,我们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增长潜力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更让人感到困难重重、危机重重。

  科技创新,中国的机会!

  本期“封面故事”正是以《科技创新:中国的机会》为题,聚焦本刊举办的“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几十位国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登台演讲,上千位中关村等高新园区的企业代表碰撞交流,围绕“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献计献策,可资可鉴。

  一个论坛,提供的观点和智慧总是有限的。“经济”版《绿色财富:从名义GDP到绿色GDP》、“科技”版《追思楼滨龙》、“文化”版《中关村“摸着石头过河”先驱者的足迹》等文章,其实都可以看作两个“论坛”的延伸。

  当今世界,中国如何保证不被掉队?未来中国,应该走什么模式的道路?尽管有种种不同声音,但相信没有人真正想回到狂热闹腾、一穷二白的文革时代。只是,我们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确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尤其是直接影响我们经济和生活的基本要素方面。

  科技创新,惟有科技创新,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绝佳机会,也是中国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