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扩张后遗症偶然也必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9 08:2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范璟/文

  无论是天津保税区提高门槛还是开发区暂停年检,不过是天津市整顿PE乃至全国严格监管PE政策取向下的一个现实投射。

  不知何时起,PE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香馍馍”,各地争相出台名目繁多的地方性优惠政策成为PE野蛮生长的温床,也埋下了诸多隐患。

  以天津为例,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一站式的注册便利等,注册门槛较低更直接吸引了大批PE。2011年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的数字显示,天津市带有“股权投资”字样的企业和管理机构约有2400多家,占全国同类机构近一半。但如果细究,这些政策中也存在诸多不合规之处,门槛太低、监管过于宽松,给非法融资案件留下了隐患。过多地宣传优惠政策,却很少提示风险,也导致普通投资者缺少对非法PE的警惕。

  活立木是天津首批打击的以PE之名非法集资企业之一(详见本报2011年6月14日《活立木抱团善后》)。这家企业向投资者宣传时侧重两点,一是PE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天津市先行先试的政策,二是政府颁发的工商执照。

  活立木的工商注册执照上,注册资本为金50亿,但实际上实缴资本是零。

  一名业内人士介绍,大量PE通过有限合伙制注册时,可以避免实缴资本的限制,公司制基金虚假和抽逃出资的情况很常见,而政府对此监管过于宽松。

  从这点而言,非法集资频发,政府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一些受害者寄望政府协助讨回被骗款。但记者今年6月13日再次联系2011年6月曾经报道过的活立木投资人,他们称至今未获得帮助。与之相对,今年6月初,天津市政府在媒体上称天津不仅不会打压PE,反而会更加支持PE的发展,未来还将研究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当然,若仅将问题归咎于天津也有失公允。一直以来,天津的优惠策略被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多地效仿。尤其是那些经济不发达、难以吸引PE的省份,纷纷出台类似政策,效仿者对宽松政策可能引发的隐患考量有几分?不得而知。天津成为案件高发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为避免此类事情重演,2011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从登记、托管、备案、运作等多个环节对PE进行规范,以防范非法集资。

  但依然有一些地区继续侧重于吸引PE落户,轻视对非法集资的防范。一些非法PE私下表示,“天津不能呆了,就去别的地方继续做呗。”

  即使是防范非法集资,亦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矫枉过正。

  熟悉天津PE现状的金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卫锋就说,同样为滨海新区,开发区注册了约700家PE,但基本没有涉及违规,中新生态城也是如此,而保税区、中心商务区(于家堡)比较多,“因为开发区有一个投促三局,专门负责基金的招商和设立,有了解PE的人士对其进行甄别。而保税区是全民招商,每个部门都有招商任务,没有专门的招商人员进行甄别。”

  他的观点是,当前提高注册和投资门槛、要求注册地和经营地一致都和防范非法集资没有必然联系,“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比如政府是否可以大力查处几起非法集资案件,加强震慑力,并让更多投资者知晓陷阱所在。”

  不过这些属于长期打算。当下的实际问题是,天津市为吸引PE出台的政策是否还奏效?如果重新制定新规,如何与过去规定衔接?曾经造成的恶劣后果谁来承担?

  数百家PE在等待,数万名受骗投资者也在等待。一个创新的开始,一个苦涩的结果,天津PE迷局待解。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风能国有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