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往事:最大维C生产企业二次转手谜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2 08: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卓铭 北京报道
中原制药厂,这个几乎连郑州本地人都快忘掉的名字,出现在了一份并不起眼的文件上。
2012年5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公布了2012年省级投融资公司工作方案。其中河南投资集团今年68.42亿的投资计划中,3亿元用于收购中原制药厂。
河南投资集团收购中原制药厂总投资为4亿元,今年将投入3亿。由于这并非河南投资集团今年的重点工作,因此官方文件对此未多做解释。河南投资集团方面对此也讳莫如深。
中原制药厂称得上一朵“奇葩”:作为“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中原制药厂投资数十亿元,原计划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基地。但1994年建成后,因为其引进的工艺技术不过关一直无法投产,1996年被迫宣布破产。其后十几年内,虽经多次重组,这艘曾经的“中原航母”却一直未再次起航。
直到2008年,河南投资集团将其注入民营企业郑州拓洋实业有限公司,换取郑州拓洋60%的股权,中原制药厂才算正式重组成功。
但重组不到4年,河南投资集团又要购回中原制药厂的资产,其动机让人难以理解。郑州拓洋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里面很复杂,我们公司和河南投资集团、中原制药厂的关系,谁都说不清楚。”
中原制药厂这个国内医药界最大的“疮疤”,又将被人掀起。
中原往事
郑州西部的西流湖畔,中原制药厂至今依然矗立着,上述拓洋人士介绍,目前工厂运转还正常。
这个占地1300亩的企业于1984年10月立项,曾是建国以来中国医药行业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工程,计划投资13亿元。
中原制药厂天生并不是个错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VC紧缺,国际上价格一路走高,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家医药管理局就计划建设一个大型VC生产企业以求自给自足。河南是农业大省,所产的玉米淀粉是加工VC最理想的原料,因此在各省的立项争夺中获胜。
1987年,中原制药厂建厂获批,计划投资额为4.95亿元。其后在1991年、1993年两次调增投资额,最终确定为13.26亿元。中原制药厂立项之初,世界银行也提供了1.175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当时该厂计划年处理玉米15万吨,年产VC5000吨。
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地方政府都倾向于采用世界一流设备。在一片“大干快上”的呼声中,中原制药厂淀粉、葡萄糖、山梨醇和维生素C四条生产线均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进口设备。
由于当时种种原因,中原制药厂在国际上进行设备招标时,众多知名厂商均未参与。主管部门最终采用了瑞士ENCO公司不成熟的生产设备,导致从1992年投产试车开始,中原制药厂就无法正常生产。
经过三年多的苦熬,中原制药厂最终于1996年10月被迫宣布放弃生产,12年的筹备、建设、试运行,最终竟没能换来一颗VC产品,反而令为之担保的郑州市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到2008年初,中原制药厂累计负债总额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本息累计18亿元,国内贷款本息24亿元。中原制药厂停产之后,郑州市政府作为贷款担保方,每年不得不从财政中拨出上亿元,向世行偿还债务。2008年郑州市财政预算报告(草案)显示,当年为中原制药厂偿还的贷款金额为1.07亿元。
事实上,1996年开始,郑州市政府就一直在为中原制药厂寻找重组对象。三九集团、神马集团、宇通集团、郑州铝厂、长虹电器、中国蓝星、东北制药等20多家公司均对中原制药厂表达过意向。2003年,神马集团想扛起中原制药厂,但被41.27亿元的债务吓退。2005年3月,时任中原制药厂厂长的宋亚军透露,复星集团有意斥资2.9亿元入主,但最终同样不了了之。
时过境迁,郑州市曾经重金打造的西郊高新区,风头早已被郑东新区盖过,中原制药厂也一直未能摆脱尴尬的命运。2007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原制药厂破产。
二次重组
2008年,中原制药厂迎来了第一次正式重组。
当时,中原制药厂负债大部分由信达、长城、东方三家资产管理公司承担。2008年2月15日,郑州市国资委透露,河南投资集团出资4.9亿元,收购中原制药厂18亿元的负债。
当时河南投资集团收购的仅是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所拥有的90%左右债权,并未包括另两家的债权。理论上,河南投资集团并非全面收购。但郑州拓洋内部人士表示:“河南投资集团当时实际上全面控制了中原制药厂。”
河南投资集团作为省国资运作的平台,当时手中拥有电力、金融、高速公路、房地产、水泥、造纸、食品等多个领域的40多家企业,唯独没有医药资产,也缺乏运营经验。在剥离了债务之后,中原制药厂被注入了郑州拓洋。
郑州拓洋原是郑州市第八中学的校办企业,成立于1993年,也是一家原料药生产企业,主导产品为D-异抗坏血酸钠、维生素B2等,2005年时进入中国出口原料药150强。
对于这次重组的性质,各方有着不同的说法。一位接近河南省国资委的人士介绍:“当时的提法是租赁式经营,即拓洋租赁中原制药厂的厂房设备,生产自己的产品。”
这一说法得到了上述拓洋人士的印证:“我们只能算进驻中原制药厂,和河南投资集团的关系应该算是合作。具体权属上,中原制药厂到底归谁,我也说不清楚。”
而根据《大河报》的报道,2007年12月24日,河南投资集团已经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了郑州拓洋。根据2008年6月26日公布的《郑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河南投资集团与郑州拓洋联合收购中原制药厂协议已经签订。
目前,河南投资集团控制郑州拓洋60%的股权。河南投资集团重组到底用了什么方式?是以中原制药厂的资产换取了拓洋的股权,抑或以真金白银控股拓洋?上述拓洋人士表示:“这实在说不清楚,反正现在能确定的是,我们是河南投资集团的下属企业。”
通过两个阶段的重组,中原制药厂实际被郑州拓洋所控制。但上述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拓洋本身问题不断,接盘中原制药厂后因污染等问题也是停一段、做一段,生产一直不正常。”
2009年5月31日,郑州市环保局向市政府出面请示,提请市政府责令郑州拓洋停产整顿。郑州环保局在材料中介绍,中原制药厂老厂环保设施老化,跑冒滴漏本来就严重,拓洋重组后,又连续发生污染事件。例如将VC的工业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污管道、将高浓度废水掺入废渣中随意堆放等。
2010年开始,郑州拓洋生产步入正轨。但刚刚分享了两年的稳定收益,河南投资集团却又为何着急斥资将中原制药厂收购回来?
三角关系
上述拓洋人士并不了解收购的信息,一再称:实在说不清拓洋、中原制药厂、河南投资集团三者的关系。
事实上,在拓洋入驻中原制药厂时,工厂老员工就颇有质疑之声。由于当时中原制药厂尚存十几亿的资产,并涉及大量工业用地资产,且众多知名企业均有意向重组。但郑州市政府最终仅以4.9亿元的代价出手,并转给了郑州拓洋经营,其中似有不合理成分。甚至有说法是,拓洋名义上租赁中原制药厂的土地、设备进行生产,但一直拖欠租金。
从财务数据上看,拓洋并未真正盘活中原制药厂。河南投资集团2008年年报显示,当年郑州拓洋实现权益收益为2713万元,分红为0;2009年权益收益2591万元,没有分红记录。
2010年,郑州拓洋实现收入5.68亿元,净利润6789.83万元,并向河南投资集团分红960万元。上述拓洋人士认可了这一数字,并表示:“2010年以后,拓洋的生产状况一直比较稳定。”
但在河南投资集团2011年的年报中,郑州拓洋从一级子公司降格为二级子公司,因此不再单独披露业绩和权益收益情况。在可查的财务数据中,河南投资集团投资拓洋仅分得960万元现金红利,账面权益收益也不过7000多万元。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河南投资集团斥资4亿元收购中原制药厂。当年正是由于无法承接制药资产,河南投资集团才引入拓洋进行管理。如今却在投资未获得足够收益的情况下,购回中原制药厂,目的令人费解。
一位投行界人士表示:“不排除河南投资集团通过收购实现资产套现的可能性。当时低价拿来的资产,经郑州拓洋之手流失一部分后,再次向拓洋输送4亿元。名义上购回拓洋股东持有的40%股权,实际上套取了国资。”
2012年,河南投资集团计划融资58亿元,其中票据融资15亿元。中原制药厂的收购款并非由票据融资支付,因此无法窥探其究竟。但以往河南投资集团多次以融资款补充拓洋的流动资金。
问题可能并非如此简单。河南投资集团2008年年报显示,郑州拓洋早在2006年就纳入公司的合并范围。此时距离河南投资集团公开承认控股拓洋尚有近两年时间。
2006年之前,郑州拓洋的名字是郑州生物化工厂。郑州生物化工厂早在2005年就与中原制药厂签署了租赁协议,租用中原制药厂废置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郑州市政府从中“撮合”了此事。
拓洋的真实身份、中原制药厂的资产状况、河南投资集团的收购目的,这一切都还是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