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时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5 04:51 来源: 深圳商报□ 本报评论员 米鹏民
刚刚过去的一周,本来好消息不少。
各界担心的希腊大选,结果没有出现主流思想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等于拆除了一颗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重磅炸弹。
G20洛斯卡沃斯峰会虽然没有多少实质性成果,但至少解决了承诺向IMF增资4500亿美元的问题,并为欧债危机进行了信心喊话。
随即召开的“里约+20”峰会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是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实现绿色经济;为可持续发展建立全球制度框架。这样一个大题目,显然不是一次会议可以解决的,但绝对是积极的信号。
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国首脑22日在罗马举行会议,同意用总额达1300亿欧元的一揽子计划刺激经济增长。这对危机四伏的欧洲来说,总该算是好消息吧?
……
但这么多好消息,似乎对人们低迷的信心并没有多少帮助,稍有风吹草动就全面恐慌。
21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从5月的48.4降至6月的48.1,创年内新低。尽管其幅度有所缓和,但表明实体经济继续放缓。消息一出,作为市场晴雨表的A股市场视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等诸多利好消息于不顾,应声大跌1.4%左右,让证监会郭树清主席几个月艰苦的制度建设努力备显尴尬。
同日,由于美联储议息会议没有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的股市大跌近2%,金价盘中跌破1600美元大关,油价更应声大幅回落到80美元以下。
众所周知,目前经济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流动性过剩。与此同时,大家又都希望用更多的流动性来挽救经济。如此恶性循环,岂不是饮鸩止渴?
很显然,不是大家不明白道理,而是缺乏信心。刚刚卸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因为此前表示,中国在未来20年仍可能保持8%的高速增长,也被一些经济学家评论为“回国后放卫星”。
2008年,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一句著名的话,面对经济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又从何而来?主要来自对未来的预期。2008年,中国人的信心首先恢复,原因是政府推出了一个4万亿投资计划,各地又几乎配套出一个超20万亿的投资计划。有这么巨大的投资为支撑,当然有信心。
但今天,面对影响程度比2008年的那场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挑战,我们不可能再搞新的4万亿投资计划,因为其可怕的后果到今天仍然在发酵。那我们又靠什么来挽救人们的信心呢?投资已经靠不住了,外贸也肯定靠不住,因为我们的主要出口国都面临巨大困难。只有靠消费!
消费能不能振兴信心?理论上肯定行,关键看政策是否对症。比如,长期以来,我国的税收增幅都是GDP增幅的2至3倍,甚至更高。如此状况的逻辑结论就是,政府可以通过大幅度减税以刺激消费。
可惜,全社会最为期待的有效减税措施始终难以出台,因为政府总觉得钱不够花。但这一次,如果政府不下决心为企业、为个人切实减点税负,消费的信心很难恢复,讨论中的国民收入增长计划也会沦为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