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郝建秀“落马”看民企体内潜伏的失败基因舆情分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0:59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龚轩

  近期频频传出山西建峰集团董事长郝建秀等民营企业家犯罪“落马”、“出事”的消息,其中不乏一些头顶各种荣誉光环的工商界知名人士,所涉案件除经济犯罪外甚至还包括命案,令闻者扼腕。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他们的涉险犯案值得深思。

  应当看到,重创新、轻规则是许多企业家体内潜伏的失败基因。虽说人命关天、违法必究,但有些人就是“不信邪”,因为他相信能够用钱、用关系网自己“摆平”身边事。

  当今社会,“摆平”现象时有发生。上至高官富贾,下至黎民百姓,出了一件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循正规途径、法律程序去解决,而是托人情、找关系、花钱“摆平”。可是,“摆平”真的是万能吗?

  近日天涯论坛上有消息称,地方公安局一位领导在讯问某位涉案民营企业家时,该企业家居然要求这位领导同志高抬贵手放他一马,日后必有回报。上述消息如若属实,说明这位企业家“摆平”的事情可能已经不止涉案的这一件了。或许正是前面若干次的安然过关,才有了这次的铤而走险。

  某些民营企业家执着于过往的“成功经验”,恰恰埋伏下了今天的“失败基因”。

  从财富积累的路径看,企业家精神在得到巨大释放的同时,一批人养成了敢于突破现行政策秩序的心理惯势以及重创新、轻规则的行为习惯,遇事先想“摆平”;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进程还很短,对权力的运行还缺乏强大的制度约束和舆论监督,人们头脑中还广泛存在人治观念;从社会现实层面看,权力寻租中的双方构成了以行贿受贿为核心的一个“摆平”生态系统,如果仅有一方,众多“摆平现象”也不可能发生;从文化层面看,缺乏正确的财富观,把金钱看得至高无上、无所不能,也促使了“摆平”现象的产生。所以,企业家相信自己的关系网,相信金钱的力量,相信过往的“成功经验”。

  同时,作为“摆平者”的民营企业家们纷纷“被摆平”,除却其个人败因,也让我们反思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扎实有效。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抓了很多年,也确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代表人士,但是这些教育、引导工作,有多少是“我说你听”,有多少做到了“入脑入心”?树立起来的代表人士,是经得起考验的“领头羊”还是“带病上岗”的“墙头草”?企业家们的“落马”让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数载,时至今日,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与舆论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利与法、情与法发生冲突的时候,在面对各种艰难抉择的时候,在法制、文化、道德与社会责任的语境下,考虑如何把握与取舍,成了今天民营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必须跨越的一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