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供港五个九”是谁管出来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4:51 来源: 深圳商报

  □ 本报评论员 孙 波

  近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在供港食物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如果这方面能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

  内地供港食品能创造“五个九”的世界奇迹,令人欣慰,也令人心酸。欣慰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人不是管不好,而是没管好。心酸的是为什么只管好供港不管好内地;只管好出口不管好内销;只管好运动员、航天员等特供群体,不管好普通大众的一日三餐。

  虽然连周一岳都善意地表示:“如果这方面能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但这样的提议一定会让有关部门百般不自在,不是早就有专家声称“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国情论”、“阶段论”等等,一味开脱,百般推诿,恐怕才是内地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真正原因。

  当然,应该承认,作为一个较小的区域市场,供港食品的监管体系难以复制。比如“只能销售来自备案基地的蔬菜”,比如一头猪从出生到出口,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全程监管。这些模式一旦放到点多面广的国内市场,由一个监管部门相对独立地监督全食物链安全就力不从心了。但是,小而散的生产单元管不好,三鹿、双汇这样的大型企业为什么也会失于监管?

  再有监管标准问题。以农残标准为例,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采用的农残标准,是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厘定的最高残余限量。当前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有3300多项,并且不时修订和公布有关限量。反观中国内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807项。所以,当烟台“药袋苹果”被曝光后,我们才发现相关部门根本就没有福美胂和退菌特的检测项目;所以,当地沟油泛滥市场这么多年后,有关部门至今还未出台关于地沟油的检测标准。难道修订和完善标准,也是有关部门力所不能及的事吗?

  还有日常监管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因循了内部报料、媒体跟进、有关部门最后被动出面的路径。三聚氰胺事件在媒体曝光前,相关投诉早就到了相关部门的案头;杭州毒蜜饯在当地尽人皆知,“当地人从来不吃”,但监管部门熟视无睹;毒胶囊事件发端于央视主持人的个人博客,如果不是网络热炒,不知还要潜伏多久。面对这些状况,有关部门也难有作为吗?

  供港食品的“五个九”是内地监管机构管出来的,这就说明内地监管机构是有能力管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如果没有管好,是因为他们的责任心也“内外有别”。供港食品监管模式内地不可能复制,但监管机构的责任心应该可以复制,惩戒问责机制应该可以复制;“五个九”的世界奇迹内地大众不敢奢望,但监管机构尽心履职,担当责任,不应也成奢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