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航天投入产出1比10 高科技渐行渐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8:47 来源: 中国网
中国航天投入产出1比10高科技渐行渐近

  蔡华伟/制图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再次引发人们对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上天揽月”,是够震撼和浪漫,可是投入巨大的航天事业,与寻常百姓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关联?

  请看记者为你近距离解读,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已经融入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航天产业。

  □ 烟雾报警器、保暖内衣、太阳能热水器、卫星导航,都离不开航天科技

  “其实,人人都在享受航天科技,而且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享受着航天科技带来的便利。”6月2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被认为神秘莫测的航天科技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办公室、宾馆和家庭厨房的烟雾报警器,原是为了检测太空站里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而研制;医院里的ICU(重症监护室)源自“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就,由航天员训练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实验室演变而成;方便面调料包里的干菜,其雏形是最早的航天食品;弹性内底的运动鞋,材质源于一种使宇航员在火箭腾空时更为舒适的软垫。此外,还有育婴箱、心脏起搏器、保暖内衣、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太空活动带来了诸多可以共享的成果。

  食品质量和数量安全,也跟航天有关系。迄今为止,我国已先后20余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获得了大量新性状品种,并大规模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出门看气象,开车靠导航,也都是航天产品的应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气象数据;北斗导航系统2012年就可完成亚洲区域导航,2020年左右有望做到全球覆盖,届时我国将拥有自己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航船和飞机、野外工作者提供导航服务。

  在南海,很多渔民在渔船上装载了北斗海洋渔业船载信息终端。凭借它,渔民可以在茫茫大海中定位导航,与家人或相邻渔船保持短信联系,获取气象、渔业市场交易等信息,更安全、更大规模地走向深海大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