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虾异军突起的秘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7:59 来源: 南方日报引入第一套全自动剥虾生产线,把世界最大的虾基因库搬到阳江
利用自动生产线剥掉虾壳的虾仁源源不断下线。毕式明 摄
●南方日报记者 毕式明
通讯员 许广企 梁伟星
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水产品的进口要求越来越严格、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等重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国内的水产品出口企业近年来正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位于阳江的万事达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却是以销售额年均近50%的增速异军突起,今年一季度出口额继续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在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当下,从2008年开始在阳江成立企业,为何能交出这样一个令人惊诧的成绩?万事达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密码?近日,笔者来到位于阳江高新区的万事达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高科技生产线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
■第一现场
“投资近千万建起最先进的产品检测中心,严格的品质管理是赢得客户认可的基础;我们引入了国内第一套全自动剥虾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今年又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合作,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对虾育种技术和全球最大的对虾基因库”,万事达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梁桂奇说,把企业从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改造成为现代化的科技企业,这就是万事达的秘诀所在。
省下人工提高员工薪酬
去头去尾剥虾壳,这是对虾加工中最耗费人工的一道工序,生产线前密集的工人也是此类企业最常见的风景。6月21日,笔者来到万事达公司生产车间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幕:一条输送带上,没了虾壳的对虾正源源不断地“流”出,两个工人将这些虾装筐后很快就进入下一道工序。
将输送带后面挡在玻璃上的屏幕徐徐拉开,两条自动化的剥虾生产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可是我们的秘密武器,是不能拍照的”,梁桂奇告诉笔者。据介绍,自动剥虾生产线目前只有美国一家公司生产,之前一直对国内封锁,万事达公司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引进了该设备,去年底建起了两条生产线,还有12条生产线也即将进入安装。
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的上升一直在挤压着企业的利润和发展空间,“2008年时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1000多,现在3000多还招不来人。”怎么办?在获悉美国有企业能生产专门的设备能取代人工剥虾壳后,梁桂奇和他的团队成功引入了该套设备,填补了国内机械自动化去虾壳的空白。当然,上马该设备投资不菲,“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投入了7000万,到年底可能要花掉一个亿。”不过,这显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14条生产线能代替3500个劳动力,大约1年4个月就可收回成本,而且能达到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卫生的世界水平。”
机械取代人工,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大幅提高员工的薪酬福利,吸引和留住员工,“现在我们的员工月薪可以拿到三四千元,而且我们还帮他们提供五险一金,篮球场、足球场、网吧、超市、公园,工人的生活环境也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的工资福利在行业里应该是处于前列的。”据介绍,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实现后,3到5年内,该公司的年加工能力将达到8万—10万吨。
控质量组建高级检测中心
笔者在万事达采访时,该公司刚刚收到一条喜讯,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严格的评审,阳江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认证通过,意味着这家企业的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可在认可的范围内使用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志和ILAC国际互认联合标志,获得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承认,从而使万事达公司多了一份国际通行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食品加工企业尤甚,特别是欧盟、美国、日本经常对我国的水产品出口设限的背景下,订单靠的只能是过硬的质量。让外国客户能更直观地亲身参与监控公司加工流程,万事达投入1000多万元搭建视频监控平台和数字信息化网络,并对出口的每个产品都建立了质量检测跟踪机制。公司还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检测、研发,建立企业检测中心,一些检测指标比国外专业机构还严格。除此之外,每年公司还要多次接受国内外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检测,其中包括行业公认要求最苛刻的全球食品安全标准欧盟认证。截至目前,万事达的产品在国内外没有检测出一例食品安全超标和退返回厂的事件。
育种改写白对虾虾苗依赖进口格局
■基因解码
今年3月28日,万事达公司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OI)在阳江成功签署了对虾育种技术转让项目协议。根据协议,6年的时间里,OI将向万事达提供30个家系的原种亲虾及其基因图谱,万事达由此就能建立属于自己的遗传育种中心,进而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宜在中国或广东省生长的优质虾苗。除了对虾育种技术转让,OI还将协助万事达成立南美白对虾核心育种中心,向万事达的技术人员提供有关生物安全程序与操作的培训,与万事达共同研制开发对虾优质饲料。
将培育出“阳江白对虾”
据了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对虾生产国,年产量134.8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0%。我国对虾种苗需求量也大得惊人,每年至少在2000亿尾以上,总产值约计20多亿元。多年来,我国苗场生产的南美白对虾种苗,其亲本都直接或间接源自国外亲虾。2010年,我国进口亲虾大约为10万多对,其中美国南美白对虾改良公司提供的种苗就占到了九成。种苗高度依赖进口,外国企业处于卖方市场,随时可以掐住国内企业的脖子,“现在进口虾苗,一对就要120-150美元,价格非常贵。”而万事达与OI的合作,无疑将撕开一道缺口。
目前,万事达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选址建设研究基地等工作,梁桂奇不无自豪地说:“三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阳江白对虾’,南美白对虾虾苗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将改写。”据省海洋渔业局总工程师冯吉南介绍,我省是中国的渔业大省,是全国南美白对虾的主产区,养殖面积达9万公顷,产量5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是我省水产品出口的主导品种。如何突破南美白对虾选育难关,培育出适合我省养殖环境的优良品系,是关系到我省养虾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阳江万事达与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强强联合,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南美白对虾优良品系,有利于我省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依靠科技就地转型升级
从种苗到加工,一头一尾,阳江万事达在对虾领域不断寻求突破。“科技就是生产力,没有科技就没有竞争力,也没有未来。”梁桂奇说,依靠科技,万事达不但掌握了长远发展的主动权,也让一个传统的加工行业持续、健康、永久的发展下去。
在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的人口红利发出预警的背景下,万事达公司因时而变,引进剥虾自动化加工技术,涉足虾苗研发,将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现代化的科技企业,就地转型升级,不但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桂奇说:“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子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依靠科技的力量,从技术改进到新产品研发,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依靠。”
建立保税区自我平衡进出口
■产业延伸
除了种苗和加工,万事达公司现在又有了新的进军方向:建立保税仓。梁桂奇说:“保税仓的建设,是我们公司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这也就相当于一个中转站,用卖出去的产品换回国外的产品,做国内的生意。一进一出保持平衡,将外汇风险的这种劣势转变为优势。”
据了解,去年万事达公司试水内销,结果光在东三省就卖出了6000万元的产品,去年内销额达到1.2亿元,占公司销售额的一成多。不过,目前内销产品在利润率方面依然不及出口,特别是出口仍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万事达公司对此表示仍处于探路阶段,主攻批发和为中高端客户提供原材料,“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口和需求,将来内销市场肯定也会很大,也正是基于拓展内销市场的考虑,我们准备筹建保税仓,而且这样做也能化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
万事达拟建设的阳江领先仓储保税物流园区,占地744亩,园内建筑总面积约29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约8亿元人民币,是集保税、物流、仓储、批发市场、商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文化产业中心。内设有日产6000条的大型制冰厂、4万吨的对外冷冻仓储、4万吨的冻品保税仓和大型的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区、国际水产交易结算中心、水产品加工厂、综合办公楼以及完善的文化生活配套设施,并配有阳江特产、餐饮、观光旅游等,带动整个产业链不断延续。首期项目(7万平方米保税仓)拟计划今年9月开工建设,明年9月完工投入使用。
在万事达出口的每个产品包装上,都显著地标有“阳江制造”的字样,“让人们吃得放心,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也是我们让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所必须的努力。”据了解,目前万事达的产品已经远销美国、欧盟等14个国家和地区,“波波鲸”这一品牌日渐深入人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万事达出口的虾仁分别占当地市场的50%和70%,企业的销售额也从4.2亿元、6.3亿元、9.6亿元一路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