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6月逢阴雨7月望艳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30 04:19 来源: 成都商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要翻身。

  在五、六月份股市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在“五穷六绝”都经历了之后,“七翻身”行情即将出现。

  今年的7月有太多的“混沌”不清的情况。既有经济前景不明的混沌,也有政策欲松还紧的混沌,还有资金面难以大幅放松的混沌。

  在此背景下,指望“七翻身”出现大反转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在混沌的背后,市场也有着清晰的反弹潜能。它是历史规律下的反弹一触即发,是估值底部难以深跌,也是一批中期业绩向好的企业涌动的机会。

  实际上,就在6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上演逆转行情,指数较前一个交易日形成“阳包阴”形态,“七翻身”行情似乎已经展开。

  “七翻身”规律清晰

  7月的股市在经济的下行与见底、政策的欲松还紧、资金面大幅放松困难等三重混沌的压制下难有大机会。但同时,一些确定性因素有望让股市迎来“七翻身”反弹行情。

  从以往若干年经验看,“五穷六绝七翻身”是市场应验的股市规律,今年同样有望继续上演。

  记者注意到,对于A股而言,“五穷六绝七翻身”虽不是年年出现,但只要五、六月行情不佳,七月行情出现转机的几率就比较大。

  比如,2007年5月上证综指上冲回落,6月出现7.03%的跌幅,7月则走出“阳包阴”,涨幅为17.02%;而2003年、2004年的7月均在前期下跌的情况下出现了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相信“七翻身”,资金往往提前介入导致“七翻身”行情在6月底就出现了。

  2011年6月21日A股结束5、6月的下跌开始反弹,反弹行情持续至7月18日,差不多就是一个月。

  看数据

  在2003年以来的“七翻身”行情中,有两次是反转行情。

  一次是2007年的“七翻身”之后,股市继续上涨至6124点。从背景来看,当时大牛市并未结束,在政策打击垃圾股炒作的大背景下,“七翻身”行情构成了蓝筹股行情的开端。

  另一次是2005年“七翻身”行情。当时股市完成了998点后的二次探底,随后开启了大牛市。从背景来看,“股改”政策是大牛市的根基。

  其余年份的“七翻身”行情多半只是反弹。

  估值结构性机会清晰

  实际上,若A股上市公司业绩依旧能保持增长,估值提升就有了可能。当估值重构完成之时,正是挖掘高成长股的战略性布局之日。

  渤海证券分析师何翔指出,若201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提升15%左右,上证指数未来一年的波动高点将上移至3000~3200点;虽然2012年一季度A股业绩实际同比下降0.44%,,2012年业绩增速预期为5%~10%,下半年上证指数波动高点也将在2600点左右。由此可见,市场在估值提升下蕴含一定的投资机会。

  大通证券分析师李哲明认为,2012年是A股的“估值重估”年。具体来讲,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实现历史性对接之后,投资者会要求业绩存在下滑风险的股票价格折让出“风险溢价”,垃圾股将进一步被市场抛弃,而具备高速成长潜质的股票将享受“成长溢价”。

  李哲明建议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扩大内需等角度进行行业配置。建议超配农林牧渔、信息设备、家电、机械设备、公用事业、食品饮料、地产、金融服务、新能源、水利、传媒、环保等行业或板块。

  看数据

  板块估值:虽然当前中小板估值仍然相对较高,目前中小板对沪深300的市盈率比值2.7倍左右,创业板相对沪深300的市盈率比值3.2倍左右,但经历长期的调整,中小市值的估值泡沫正逐渐缩减。

  行业优势:通过2012年一季度行业盈利增长的PEG(市盈率/盈利增速)估值比较可知,餐饮旅游、食品饮料、金融服务等少数行业是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行业。此外,家用电器、信息服务、公用事业、医药生物、房地产、采掘这些行业处于第二梯队,而其他行业的一季度盈利大多出现了负增长。

  挖掘预增股机会

  无论是“七翻身”还是“估值机会”最终都要落脚在业绩上。股民可以通过2012年中报业绩预告捕捉“七翻身”下的投资标的。

  展望中报业绩下的投资机会,首先是已经公布业绩预增的个股机会。有统计显示,在业绩预告公布后的20个交易日内,预增和扭亏的股票(平均值)相对于上证指数各有3%~5%的超额收益,而续亏和首亏的股票表现则落后于上证指数5%,略减和预减的股票表现也落后于上证指数。

  其次,ROE(净资产收益率)上升的成长股值得持续关注。齐鲁证券指出,2010年以来,ROE持续上升的行业,如金属新材料、饮料、医疗器械、中药,以及景点,其二级市场收益率明显居前;而ROE提升不大的行业,如航运、钢铁、港口、园区开发的收益率则明显靠后。

  看数据

  医药、服装、科技、饮食服务、磁性材料、家装等子行业预增的公司相对较多,这表明上述行业逆经济周期比较景气。

  据新时代证券统计,截至2012年6月19日,74只中报大幅预增的股票,从5月8日至今平均涨幅3.02%,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5.86%,跑赢大盘8.88个百分点。

  截至6月28日,沪深300、中证100、中证200、中证500成分股的市盈率分别为10.07倍、9.08倍、19.28倍和23.14倍。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和中证100成分股的市盈率当前较年初分别下降了2.99%和4.52%;而代表中盘股的中证200成分股和代表小盘股的中证500成分股的市盈率分别较年初上升了8.07%和12.71%。

  导致中小盘股估值上移的原因并非在于股价上涨,而在于其业绩出现了明显下行;而反观权重股,其估值下移幅度反而不如股价下行幅度大,如果未来业绩不出现大幅下降,再考虑到市盈率水平已经创历史新低,那么其未来下跌空间或许已经有限。

  中国证券报

  创历史新低

  沪深300成分股估值10倍

  延伸阅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