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赶上海外对中国投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2 16:48 来源: 中国网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货物出口增长乏力之时,中国资本“出海”的步伐却在加快。从年初的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到最近的光明食品收购法国Diva葡萄酒,中资企业的胃口似乎越来越好。然而,面对海外收购的巨大不确定性,如何为涉足海外的中国资本保驾护航成了当务之急。
机遇不错挑战重重
安佰深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张曦轲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和跨境投资印象深刻。他在最近举行的“2012陆家嘴论坛”上指出,2006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是180亿美元,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是660亿美元。到2011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已达到600亿美元,年均增长28%,基本赶上海外对中国的投资。
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投资银行主席蔡洪平认为,现在是跨境并购的好时期:一是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多公司的股价从来没这么低。很多银行股的市净率低于1倍。二是无论国内国际,做增量投资市场空间不大,“这是一个存量资产的整合时代。”
虽然机遇不错,但对于初涉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风险和挑战重重。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度,我国的境外企业数量达到18000余家,形成海外资产约1.6万亿美元。然而,中国五矿集团总裁、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会长周中枢日前却表示,2011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净收益为负268亿美元。
风险这么大,为何还要走出去?一方面,这可能是为国际化交学费;另一方面,成功的好处也非常“诱人”。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说,多年前联想就做到了国内第一,但依然有很强的危机感。因为在PC行业,离开前五名没人会记得你,而联想当时恰好是全球第十名。通过冒险收购IBM的PC业务,联想如今晋升全球第二大电脑公司,无论规模还是形象都有了极大提升。
收购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纵观今年以来中资企业的收购案,可以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相比于早年瞄准能源资源等实物资产,如今中国企业对品牌、技术和渠道等无形资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无论是三一收购昔日的德国技术老师,还是光明收购老牌的英国谷物公司,都属于此类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这契合了蔡洪平关于中国企业“缺什么买什么”的论断。中国经济发展到如今,物质的供应已相对充裕,无论产业转型升级还是需求更新换代,都对技术和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
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王宗南解释了几起收购案的动机:5.3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集团,是看中其在澳大利亚等地掌握的5万个零售店铺网络,收购后光明的产品可以通过这个网络进入国际市场。收购英国谷物公司维他麦,是看中其一流的品牌。
他坦承,国内的食品安全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把自己的品牌做好,也要到海外收购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这些品牌,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引入中国后有助于提振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信心
收购的资产“升级”,收购的技术含量也在变高。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说,相比于实物资产,品牌、技术的核心要素是人,对人的管理显然要比对实物的管控难,这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面临的新挑战。
闯关练足内功是首位
面对本来就不小的风险,以及越来越高的收购难度,中国企业如何闯关?
练足内功是首位的。蔡洪平说,走出去的前提是“受人尊敬”,如果企业自身不过硬,收购的结果可能是糟蹋别人的品牌。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韩微文建议,对有些企业来说,在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之前,不要急着走出去。
找好帮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都出现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身影。“一般而言,PE拥有国际化的资源、广泛的人脉,以及对行业的深入判断,这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所急需的。”赵令欢表示,而且,引入PE做帮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佐证收购是“商业化行为”,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王宗南也回应说,企业一般擅长实业运作。“从加强资本运作的角度看,欢迎PE作为财务投资者加入收购。”
海外收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其实是理念冲突。王宗南说,在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上,中国采用的标准是税后净利润,而海外却注重EBIT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每个国家的税制和会计准则不一样,国企在这些方面并未取得共识。王宗南强调:“更重要的理念是管理方法。我国对国企的管理,与国企对海外企业的管理,应该是大不一样的。如果生搬硬套,那么收购是成功的,结果却可能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