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责任的力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1:08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本报记者 张静远

  媒体的责任是什么?美国的尼尔· 波兹曼在20世纪后半叶就感慨着媒体责任缺失,带领人们娱乐至死;一些日本媒体人伤痛于二战时候媒体责任没能帮助政府改善行为;人民网总裁何加正一再强调媒体应当具有严肃性、负有社会责任感。

  对于《中国政府采购报》而言,它的责任早在其前身《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以下简称《周刊》)时就已经明确:“要将推动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发出权威媒体声音视为己任。”

  投标路的清道夫

  2003年1月17日,《周刊》头版全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什么阻断了投标路》的文章,引起业界强烈反响,并催生了一份重要地方文件的出台。

  事情起因:2家供应商向本报反映,河北省农业厅信息化建设项目采购中设置技术壁垒。为此,本报特派记者前去河北省了解情况。

  这篇专题文章让原本藏于深处的标书设置技术壁垒、直接授权书、涉外采购等一系列问题都浮出了水面。随后,本报发起了全国各地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人单位的大讨论。

  针对此事,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给本报来函,说明了事件的处理结果,并印发《河北省聘请专家论证政府采购招标文件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今后河北省各级采购中心、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在向政府采购办备案之前先组织专家论证,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协议供货价格考问

  “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政府采购时常被这样诟病,究其病灶,主要落在协议供货这种特殊的采购模式上。

  为摸清协议供货的市场行情,《周刊》对移动硬盘等不同的协议供货产品进行了调查。针对台式计算机这块采购量大、技术复杂的“硬骨头”,《周刊》专门进行了二次调查,调查发现作为通用物资采购,各家采购的技术参数差异较大,发现抽样产品中最高价与最低价价格差别达到1650元。

  在这场调查结束后,《中国政府采购报》继续追踪协议供货价格问题,并推出了目前在业内颇具威望的中关村价格指数。

  重案追踪

  2011年年末,一篇题为《海口:“五无”企业缘何赢得590万采购大单?》的文章让业界沸腾。而报社的编辑们看到这篇报道时却异常冷静。他们对这个事件进行了冷思考热处理:首先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事件当事人,了解事情真相,刊发文章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随后连续4篇深度探讨文章,辨明了联合体投标、供应商身份验明、信息公示以及综合评标法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误读,向公众表明了联合体投标拒绝被利用的鲜明立场。

  已经伴随政府采购事业走过2个春秋的《政府采购报》,还将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推动政府采购事业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链接】

  ●2003年1月,《什么阻断了投标路》专题文章,揭露标书设置技术壁垒等问题,并引起地方政府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

  ●2008年10月,为摸清协议供货的市场行情,《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对移动硬盘等不同的协议供货产品进行调查。

  ●2010年底,对湖南省文化厅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备采购项目实名举报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2011年年末,对海口“五无”企业赢得590万元采购大单事件进行深度剖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