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降息对拉动投资作用不明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1:1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洪偌馨 严婷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随着CPI的持续回落,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纷纷出台,央行更是在一个月内连续出台降准、降息政策。

  那么,下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将会如何发展?“稳增长”基调下的货币投放力度又该如何?带着以上的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近日独家专访了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在汪涛看来,目前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并不是很强,剩余产能已经开始产生。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措施,但这仍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所以,降息对拉动企业投资的作用并不明显。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以来,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经历了从“控通胀”到“稳增长”的转变,从中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如何处理好“通胀”和“增长”的平衡关系?

  汪涛:短期来说,“控通胀”和“稳增长”并不矛盾,因为增长下行的时候通胀压力会随之降低。而长期来看,中国的确有一定的结构性的通胀压力,比如能源价格、水电气价格的调整,而工资也有一定的上涨压力。

  然而,“稳增长”政策并不是每年都有,一些刺激措施未来会逐渐退出。这样来看,“控通胀”和“稳增长”也不应该矛盾。所以,在执行“稳增长”政策时,不应该把短期的周期性政策长期化。

  日报:那么在你看来,货币、财政政策应该如何配合“稳增长”政策的推进?

  汪涛:理论上来说,财政政策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目前实体经济各方面的需求都比较弱,再去呼吁实体经济投资就不太现实。但是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财政政策的调整空间是比较有限的,例如财政预算在年初已经定下来,很难中途变动。

  中国的特色是将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例如“4万亿”时期的很多政府投资,看起来是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一些类财政政策。今年的情况有点相似,只是幅度要小一些。所以,从目前出台的政策来看,依然是打“组合拳”,如财政政策方面的央企减税,以及货币政策上的降准降息。

  此外,还有一个政策是要开放民营企业在很多行业的投资,长期来说这个政策很好,但是短期内见效会比较慢。很多垄断行业需要的资本量很大,又要面临大型国企的垄断竞争,再加上很多价格又不开放,民营企业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

  日报:“稳增长”下的投放力度是否会对通胀造成影响?你预计2012年全年的信贷规模如何?

  汪涛:我认为应该不会。第一,近几年通胀的起伏波动都是受大宗商品,包括农产品价格等影响。而在这个通胀起伏波动的周期中,今年正好处于下行的趋势,明年可能通胀又会起来,但这不能归咎于货币政策,就如农产品价格一样,它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第二,上一轮是由于4万亿的投入导致资金成本大大降低,带动了资产泡沫。而目前来看,这一次信贷政策没有像上一次那么激进。因此我对这次的“稳增长”政策比较有信心,通胀不会很快起来。

  预计6月份的新增贷款约为8500亿到9000亿,而今年全年的信贷投放规模基本还是在8万亿到8.5万亿的水平。有市场人士预计全年的信贷投放可达9万亿,但我个人认为并不需这么多。

  日报:在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现在对于“中国如何帮助欧洲”的讨论也比较多,您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汪涛:欧债危机的根本问题不是缺钱而是机制问题,如果中国只是提供资金而没有机制肯定也是不安全的。所以,一定要通过多边协助的方式。比如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 (EFSF)内部协商谈判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它的机制。

  日报:有人认为现在是收购欧洲企业的好时机,你怎么看?另外,IMF副总裁朱民曾建议,欧洲应当尽力吸引私人资本来注资欧洲银行业。中国的投资人是否也可以考虑投资欧洲银行业?

  汪涛:对于收购欧洲企业,我觉得要特别谨慎。在目前经济大环境很差的情况下,欧洲企业的盈利前景如何很难判断。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工协议、纠纷等方面的具体规定,非常复杂。所以,收购前一定要考虑其成本问题。虽然可能收购时很便宜,但接下来也许会花很多钱。这是否是最好的时机,要靠企业自己仔细甄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