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用水为什么能下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6:19 来源: 经济日报宁夏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作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宁夏“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却由173立方米下降至93立方米。
干旱,几乎是宁夏的代名词。
这里,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总面积的75%以上;这里,多年平均降水量289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250毫米;这里,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664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
在宁夏,谈及未来发展时,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是“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国家限量分配的每年40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总是充满感情地对人介绍:“对宁夏百姓来说,是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也干。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更是我们的生命河。”
经济社会发展在提速,黄河来水却在减少,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水,已经成为宁夏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宁夏该如何破解缺水困境?
“十一五”时期,宁夏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2011年GDP增速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宁夏的用水总量却并没有增加。“事实上,宁夏的用水量在逐年减少,‘十一五’期间减少了5.7亿立方米,2011年仅为32.55亿立方米,远未达到4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分配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73立方米下降至93立方米。”宁夏水利厅副厅长郭浩说。
正因为缺水,正因为深切感受到水带来的发展制约,宁夏开始探索一条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积极以“水”调整经济结构,以“水”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千方百计提高用水效率
6月的爱伊河,是一派“塞上江南”的景观。芦苇荡、白鹭、野鸭……这条人工河巧妙地串起宁夏的七子连湖、沙湖等湿地,流淌的更是宁夏人“留住”水的努力。爱伊河接引了沿途多条沟道的农田排水,实现了沟水的再利用。“简单地说,就是把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后的回水集中起来,多留一段时间,再入黄河,既改善了小气候,同时可以补充地下水。”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巡视员陈明说。
引黄灌溉,在宁夏已有2600年的历史。宁夏北部的引黄灌区,面积不到全区面积的二分之一,却创造了全区90%的GDP、95%的财政收入和85%的工业产值,是“宁夏富在水,穷也在水;成在水,败也在水”的真实写照。
水,是生机,是发展的希望。让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益,千方百计提高用水效率,成为宁夏共同的努力。2006年12月,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全面启动,成为我国惟一一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客观地说,宁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体现在农业上。宁夏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44左右,低于全国0.5的平均值。农业节水,是当务之急,也是宁夏节水的最大空间所在。
大水漫灌,是宁夏引黄灌区历史形成的灌溉方式,造成了农业用水效率极低,大量水资源在蒸发和渗漏中流失。对于宁夏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574户农民来说,祖祖辈辈沿用的灌溉方式正开始改变,从2011年3月开始,村里开始实施滴灌工程。“用膜下软管滴灌后,浇一亩地用水只要30立方米,节约了200多立方米;水肥一体化了,还节省了肥料。”村委会主任杨学文说,“我们瓜菜的上市时间也能比一般的要提前10天,能卖上好价钱。”
喷灌、微灌、滴灌、高效节水补灌……截至目前,宁夏全区已经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40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5%,其中像兰光村这样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有130万亩。
水利工程,同样是农业节水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了减少引黄灌区的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水损失,“十一五”期间,宁夏投入96.3亿元实施节水改造,解决引黄干渠渗漏问题,灌区渠系砌护率由不足20%提高到近40%,输水效率和效益持续提升。
宁夏工业的发展受制于水,而正因为缺水,许多工业项目在建设之初就高标准设计,充分考虑节水需求。发电厂是用水大户,宁夏要求新上火电项目全部采用空冷技术。在宁夏京能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表面式间接空冷机组节水可达75%,全厂实现阶梯用水方式,上一级工艺排水水质能满足用水要求时,直接作为下一级工艺用水水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林介绍说:“我们每千千瓦时电发电综合水耗小于0.23立方米,一般来说,水耗0.5立方米就已经很好了。”
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污水成为重要的水资源,回用率高达73.33%。所有工业污水集中输送至一家名为万邦达的环保企业,通过先进的深度膜技术处理后回用。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晶波说:“我们的污水处理量达到每小时900立方米,处理后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可以作为基地各化工装置工业冷却循环水。”
除了工业,污水回用的尝试在城市也在进行。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均建设有中水厂,城市污水回用率提高到15%。
用水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41.5亿立方米,是宁夏全年可用的水资源总量。水对于宁夏来说,是有限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却在持续增长。有限的水资源该如何调配使用?
多年以来,宁夏形成了农业用水占大头的现实,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1.3%,每立方水农业产出却还不到3元。
陈明认为,对宁夏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节水,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探索更合理利用水资源。“比如,优质的地下水用于保障城镇生活用水,取缔、限制工业开采地下水,工业用水更多使用黄河水。”
以水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宁夏已经开始行动。水稻,曾经是宁夏主要粮食作物。如今,宁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逐年压缩水稻种植面积,改种旱地作物。为保证“优水忧用”,宁夏不再批准工业项目建自备井开采使用地下水。“石嘴山市2011年关闭了65眼工业自备井,今年还要再关100眼。”石嘴山市水务局局长路东海说。
想办法“管”好水,用水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宁夏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正彰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
一场名为“水权转换”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探索正在宁夏进行。
“水权转换的基本思路是,由工业建设项目出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把农业灌溉输水过程中损失的水量节约下来,用于工业。”宁夏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王景山解释说,也就是在引黄河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节水解决了工业用水的难题。
已经完成的马连台电厂一期工程、向灵武电厂一期工程、大坝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的3个水权转换试点项目,工业项目共出资1.51亿元,换回0.5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5年的使用权。
“农业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用水”,水权转换开创了水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开辟了干旱缺水地区有效解决发展用水的新途径。水权转换效益是明显的,一方面,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大大提高,单方水效益由原农业的2.9元/立方米提高到工业的156元/立方米;另一方面实现了农业、工业与节水的“三赢”。“已经完成的试点换项目通过改造干渠、支斗渠,节水9000万立方米,算上正在计划实施的13个项目,将节水1.3亿立方米。”王景山说。
而当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在探讨阶梯水价的可行性时,银川市已经对居民生活用水实施阶梯长达8年,2004年以前,银川市生活用水量增速高达8%,此后,增速放缓至5%。同时,宁夏连续三年调整农业水价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通过价格杠杆调节用水、促进节水。
用水管理方式也在创新。在广大农业地区,952个农民用水协会成为农业节水的重要组织力量,庄稼怎么灌、什么时候灌、灌多少水,协会说了算。宁夏探索在灌区建立“农民+用水协会+水管单位”的管理体制,基本杜绝了各家各户随意漫灌,促进了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早在3年前,宁夏在全国率先出台《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明晰了初始水权。并颁布了《宁夏节约用水条例》等27项法规制度,颁布了工业、城市及农业用水定额,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正是基于严格、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也正是由于不断创新、探索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宁夏做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用水总量不增、用水效率大幅提高。
宁夏的“水实践”,值得同样缺水的地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