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奥运效应”的真正含义是深度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7: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

  伦敦奥运的预算狂超问题已经引发英国朝野的高度关注。原本估计55亿美元,现在肯定打不住,牛津大学的Bent Flyvbjerg和Allison Stewart预计会达到148亿美元,英国的预算无疑远远高于被称为“烧钱之冠”的1992年巴塞罗那,它花了114亿。

  细心的人会发现,奥运会一直存在“低估原则”,最初的预算一般都是最终的1/3,这个关系延续了太久,近似为一种规律。那么为什么会有着这种现象?英国的解释是安保防恐太花钱,也有人说是官僚太铺张。还有人说,英国政府借机进行财政扩张和刺激。毕竟英国的经济形势很不妙,在2010年宣布结束金融危机导致的衰退之后,2012年又出现了“双底衰退”。所以,英国需要一场大项目来提升士气,走出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没顶泥潭,重塑英国竞争力。伦敦奥运的主题曲就叫“求生”,由muse乐队创作的,这是一首极其狂躁的歌曲,谈不上有多么动听的旋律,同任何一届奥运会的主题曲相比,觉得是个异类。著名文化人Mark Beaumont评论说,它最大的文化讯息是——英国现在无比焦虑。

  我们对这个规律的见解有所不同。在印度洋的海岛上有一种鸟,人们通过鸟嘴的红艳程度来判断鸟的强健程度,但生物学家发现,鸟嘴越红,意味着体内某种胡萝卜素的水平就会越高,而它其实是有损健康的。鸟之所以这么做,就是通过嘴的红艳来传递择偶信号:我的强壮可以消化这种伤害,我希望获得更好的配偶。

  从某种意义上,现代奥运会也符合这种特征。大叫奥运会劳民伤财的人会指出,如果不花到奥运上,它会在另外的东西创造大量财富。

  但,如果我们仔细浏览历史,你会发现这样一条脉络:北京在2001年申请奥运会,同年加入了世贸,中国前所未有地加快了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步伐,全球化深度作用于中国,而中国制造则深度影响世界;1955年罗马被选为1960年奥运会城市,同年意大利参加联合国,并在两年后加入了罗马条约和创立了欧洲经济联合体;日本获得1964年东京奥运会举办权,随后它很快加入了IMF和OECD;巴塞罗那在1986年获得1992年奥运申办权,该年它就加入了欧共体;当韩国获得198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时,韩国启动了政治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的“双重改革”。

  “奥运效应”不是奥运带给经济多大的冲击,提供了多少岗位,迎来了多少游客。“奥运效应”的真正含义是该国发送深度的改革信息,比如贸易自由化。而贸易自由化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进出口。

  现在英国问题其实同贸易很相关的。英国是高度金融自由化和创意国家。伦敦是唯一比肩纽约的金融中心。但在21世纪金融立国之后,英国充分发展了金融自由化,而它的高效农业、捕捞业、发动机出口、汽车制造业出口、航空航天工业和制药业出口,都没有获得非常显著的扩张。也许,伦敦奥运应该像红嘴鸟一样,散发一种信号:我们超支、我们砸了很多钱、我们也许会伤害到了自己,但是,我们将重新进入改革的轨道,重塑英国的竞争力,改善过度金融的产业空洞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