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面多了加水, 水多了加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10:48 来源: 经济日报面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我国银行业长时间以来做的一件事情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不但使得银行自身陷入了“粗放循环”,也让上市银行再融资成为了股市的“收割机”。对这种现象,成熟市场给出的对应措施是在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围绕缓释风险进行金融创新”。信用衍生产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针对业内外对信用衍生产品存在的诸多争议,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旨在推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标准化产品中央清算、交易信息集中、配套机制完善和市场透明度的提升。
信用衍生产品以市场化的方式剥离、转移和重组信用风险,有效丰富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大大提高了信用风险管理效率,为其加快经营方式转变、协调资产扩展与资本增长步伐、实现以效益和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提供了实施载体。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取信用等级分类、授信额度限制、增收保证金等方式静态地管理信用风险。而信用衍生产品的推出,使商业银行动态地管理信用风险成为可能,将有利于丰富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债市信用风险的分担主要依靠担保的形式实现,缺少市场化的信用风险分散分担机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资金充裕的风险厌恶型及资金短缺的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参与直接债务融资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并造成直接融资规模难以有效扩大。
而通过信用衍生产品来完善风险损失的市场化分担机制,促进信用风险分担者范围迅速扩大,利用差异化的风险承担需求,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和非金融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共同承担信用风险,既可以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也能够使其他机构有更多工具来经营风险、获取收益。其结果是风险和收益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拓展投资者参与债市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助推直接融资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