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组合拳连续出击 未来或将进入降息通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21:13 来源: 21世纪网21世纪网讯 7月5日晚,央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降息是在预期之中。
此前6月的降息和近两周连续且频繁的逆回购操作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信号。两周内,央行连续四次开展逆回购,总交易量达到3130亿元。
多名分析人士表示,连续开展逆回购、降息主要是针对目前流动性不足的情况,未来还将出现降准的可能,而释放出的资金将短期利好市场。
央行再次降息 降准或将进入倒计时
距离上一次降息不足一个月。
6月7日,央行曾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根据两次存贷款利率相比,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幅度相同,均为0.25个百分点,此次贷款利率则比上次贷款利率多下调了6个基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结合前不久的那次降息可知调控当局放松银根稳増长的信号强烈、力度可观。
经济学家滕泰认为,降息是产能过盛、需求不足、CPI涨幅持续回落背景下的必要举措。
降息之后,是否还有降准可能?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再次非对称降息,一是刺激内需,二是将银行盈利转给实体经济。如此看来,今年货币政策的空间要大于财政政策了,因为财政预算若要超支缺好项目支持,且在产能过大、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制造业的投资意愿不足。若此判断成立,则下半年至少仍有两次以上降准和一次以上降息。但助推经济回暖需滞后体现。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货币政策是连续的,降准仍然可能。
“降息可以下调的空间有限,存准率下调的空间更大一些。”天一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对21世纪网表示,“降息之后随之而来的应该是下调准备金率。上次调降准备金率是在美联储议息前几个小时,而这次是在欧洲央行公布利息决议之前。足以看出中国央行目前对货币政策的考虑,很大程度上也基于国际市场。从整个经济层面来讲,目前中国制造业市场依然低迷,消费市场还要面对诸多因通胀预期造成的压力,所以说中国央行在动用货币工具方面也非常谨慎。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下调存准率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还偏保守。”7月5日当天,花旗银行零售银行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曾表示,央行恒常习惯用数量来管制货币,而不是用利率。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太高。意味着银行的获利能力越低,现在银行的获利能力是打八折的。他认为,接下来央行还会有降息或者是调整存准率的举措。
滕泰也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表示,预计年内还会继续降息两次、降准四次。
央行两周连续四次开展逆回购 释放资金3130亿
近日央行连续实施的逆回购举措也让市场人士一度认为,这是对其它货币工具的试探性操作。
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司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数据显示,2012年,央行共开展正回购33次,合计资金9440亿元;逆回购8次,合计资金7540亿元。
事实上,从2月到6月2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面,除了对5月3日和5月10日进行过两次7天期规模为650亿和240亿的逆回购外,一直在开展正回购。
但是,央行的正回购操作在6月26日开始改变。当日,央行宣布,开展14天期950亿元的逆回购,中标利率为4.20%。
6月28日,央行开展14天期规模为300亿元的逆回购,中标利率为4.15%
7月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两笔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规模380亿元,中标利率3.95%;14天期规模1050亿元,中标利率4.10%。
对此,肖磊对21世纪网说,“通过逆回购累计释放资金规模达2680亿元,都快赶上一次降准了。”
而7月5日,两笔逆回购操作再次重现,其中7天期规模50亿元,中标利率3.8%,较上周下降了0.15个百分点;14天期规模400亿元,中标利率4.00%。
从四次逆回购的情况来看,14天期中标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从6月28日到7月5日,中标利率依次下降了0.05%、0.05%、0.1%。这四次央行逆回购释放资金为3130亿元。
对连续实施的逆回购,市场人士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逆回购操作是央行货币工具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连续逆回购只是正常的货币工具使用;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央行这样的大手笔实属罕见。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曹凤岐教授认为,央行开展逆回购主要是针对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肖磊对21世纪网表示,逆回购一方面是为当前的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给继续调整货币政策争取时间。从目前外围的情况来看,全球性资金吃紧是一个普遍现象,欧洲央行正在研究降息,而美联储早前已宣布延长“扭转操作”,而中国目前虽然进行了一次降息,但整个利率市场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通胀风险依然存在。
邱思甥则表示,不管是正回购还是逆回购,都可以对市场进行很快反应,所以这也是央行对市场琢磨不定时采取的最好措施。
近期央行是否还会进行逆回购?
肖磊对此回应道,“至于逆回购,还要看回购利率的发展情况,个人认为,央行逆回购还会持续。央行目前的逆回购利率对于各机构来说压力很大,但市场需求会更多。”
曹凤岐对21世纪网表示,正回购、逆回购都是属于公开市场业务,相比调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看,操作是最频繁的,所以未来央行还会开展该操作。
短期对市场影响较大下半年经济或将迎反弹
大笔资金释放,将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肖磊对21世纪网表示,目前来看,这些资金进入短期信贷市场、期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期货市场周期性较短,房地产市场则处在小反弹当中。对于投资者来说,流动性的注入自然是一件短期利好的事情,随着最近对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期待,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反弹,原油、国际黄金等价格目前还处在反弹当中;除了中国股市,其他欧美市场的股指也因此而出现了反弹。
也有多位分析人士表达了一致的看法,短期来看,对理财产品市场有冲击。
花旗认为,如果未来出现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根据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未来趋势来看,随着利率的调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会降低。
宏观经济运行方面,花旗表示,期待下半年经济会迎来反弹,政府可能不会推出2008-09年期间的经济刺激方案,但可能会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使M2增速达到14%。中国经济增长开始稳定,但是二季度增速可能会在7.5%之下,花旗预估为7.3%。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令通胀进一步放缓,全年可能会到3%之下,最新预估是2.9%。未来几年,经济增长会持续,但经济结构会得到改善。
另外,由于二季度经济活动放缓和欧元区的进一步需求放缓,花旗对全年经济增长预估从8.1%调低至7.8%,并将2013年经济增长从8.5%调低至7.9%。(21世纪网冯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