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民间借贷最高年化利率达180%”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02:24 来源: 东方早报

  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风险日益加大。

  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风险日益加大

  第28 期·七问民间借贷

  牛市论坛

  主持人

  早报记者 张飒

  嘉宾

  何志成:知名经济学家,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今年以来连赴多个城市调研民间借贷市场

  周德文: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林文民(化名): 浙江某担保公司副总经理

  庄慧勇(化名) :某国有银行分行负责人

  早报记者 张飒

  走进民间资金最活跃的温州,投资者随时可听到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传闻。

  温州坊间传闻称,当地担保公司每天都有债户逃跑者,过去逃掉的机构欠债几个亿,近期每天逃掉的债户欠债1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关于当地企业倒闭的传闻也很多,由于“高利贷”挤压企业利润,传闻当地很多企业的利润只有3%至5%,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不开工或小开工。而部分中小企业主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抛售房屋,但有人抛售还没人接盘。

  坊间传闻究竟有几分属实?温州民间借贷是否出现了资金链困难?当地融资中介又是否开始显现风险?早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浙江某担保公司副总经理林文民(化名)、 某国有银行分行负责人庄慧勇(化名)等,请他们介绍国内民间借贷资金链现状。

   “央行基准利率失灵”:

  年率20%资金难寻

  嘉宾观点:目前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为3-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高到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之间。在利润的诱惑下,相当多企业抽出生产资金,投向民间借贷。

  东方早报:现在民间借贷的利率是多少?听说福建、四川最高都有50%了,国内各地民间借贷利率是否有差异?

  何志成:不仅是经济比较热的东部地区,在内蒙古,高利贷也很热。

  江苏出了一个宝马村,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在放高利贷,其实不是。他们的行为类似于非法集资,是金融掮客,为放高利贷的人提供资金来源,换句话说,是为放高利贷的人拉存款,通过返点牟利。比如以20%拉来的资金转手给高利贷,高利贷再用40%的利率水平放出去,如果一笔返5%的点,拉几笔高利贷就可以不用种田了。

  不过总体来看,高利贷一般是就近、本地的比较多,跨省区的相对较少。

  高风险的贷款,其利率相应会更高。年化20%多的贷款利率在很多地区已是非常正常,而在江浙的一些地区甚至根本找不到20%利率水平的资金了。

  央行的基准利率已经与市场利率出现较大背离,说明央行基准利率失灵,更说明时下的资金面太紧。

  周德文:单看温州,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高到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之间。在利润的诱惑下,相当多企业抽出生产资金,投向民间借贷。

  林文民:利率水平差异很大,一直都是这样。从市场上可以看到,不过自从浙江高院出了关于民间借贷的指导意见,等于默许了一些(地区)较高利率的做法。

  庄慧勇:基准利率上浮60%就算比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现在的利率在12%~15%,我们银行的利率再高不可能高过小额贷款公司的,否则就没有竞争力了。

  东方早报:民间借贷都是哪里来的钱?有没有从境外来的热钱?

  何志成:在江浙、福建一带,从海外进来的钱比较多,因为这些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多,已经与国外建立了长期结算网络。在境外囤积的大量利息较低的人民币,有不少是通过企业“少出口多报”的传统贸易进来,也有通过黑市渠道的,进来以后转以高息放贷款。

  从历史经验看,凡是高利贷最猖獗的时期,银行的表外资金都可能会出问题,体外循环就有可能发生。银行表外资金目前非常庞大,层层监管是有管理盲点的,很可能诱发银行的道德风险。

  不能排除有些基层行长铤而走险,打着理财产品的旗号吸收存款,再用筹到的钱放高利贷的可能性。他可能给相关单位开出了理财产品的凭证,但根本不入账,直接把钱高息放出去。

  表内的每一笔资产都很难逃避监管,但如果存款在表外,就完全可以做到。

  还有一种情况是国有企业赚取利差,这种情况也不能排除。国有企业本可以从银行取得廉价资金,又有长期供销渠道和各种客户往来,依附于国有企业的一些中小企业如果遇到资金困难也会求助国有企业。不能排除国有企业当“二道贩子”的可能。

  周德文:温州民间借贷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拆借;第二种是担保公司、寄售行、典当行、投资公司等变相从事借贷活动;第三种是地下钱庄。最近一些监管机构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已经大约达1200亿元的规模。

  高利贷挤压生存空间:

  温州30%中小企业停工

  嘉宾观点:眼下,资金链告急、短期资金缺口成了企业间的普遍情况。温州金融是以钱庄为中心的,把银行、政府、企业、老百姓都卷了进去,这其中常常是层层拆借、多次担保、重复抵押,一旦资金不能回笼,就是层层讨债。温州已经有银行工作人员逃走了,因为伙同实业企业从银行骗取贷款,再转手放高利贷,款项回不来就逃了。

  东方早报:什么样的企业会从银行贷款转向民间借贷市场?为什么这么高的利率水平还借?

  何志成:绝大多数借高利贷的企业在赌政策未来会变,通常情况下是用来短期“搭桥”,借款比例不大,一般都是因为资金链短期周转不了而借的短期资金。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企业都会出现资金链时紧时松,但眼下,资金链告急、短期资金缺口成了企业间的普遍情况,变成所有企业都有短期资金缺口,需要借搭桥贷款,造成高利贷的利率越来越高。

  可以说资金紧张程度、泛滥程度比2008年严重。在2008年,只是少数房地产企业感到(资金)有点紧,要知道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是2008年的两倍,现在连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建项目资金链也紧张。

  目前,大中型项目比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还要紧。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只是个表象,其实房地产企业抗宏观调控能力很强,筹措资金的能力和承受高利贷的能力都很强;也有些企业表面上停工了,原来纺织业、制造业的牌子没换,可主业早变了,比如转向房地产。真正不能承受如此高融资成本的是那些加工型企业、生产型企业。

  周德文:通过民间筹集贷款是众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生存的途径。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这些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微小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因为这些真正缺钱的企业缺少抵押物,找不到担保人,也就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它们的融资只能依靠民间借贷市场。

  在温州,如果一个公司全靠民间融资,没有30%的毛利是活不下去的。现在的问题就是企业本身就很不景气了。温州的中小企业大约有30%处于未开工或小开工状态。

  庄慧勇:其实找民间借贷的借款主体大部分都是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如果流动性有所放松,可能这些企业一样贷不到钱。

  不过今年流动性收紧、贷款额度受控制对企业的资金链影响很大,也有一些企业找高利贷本来只是为了短期搭桥,填补银行贷款下来之前的短期资金缺口,没想到银行的贷款一直放不下来,借助高利贷来维持运营的企业就承受不了。

  东方早报:据你估算,民间借贷的钱又多少比例是从银行体系里出来的?具体通过什么方式?

  何志成:这个比例我没法说。但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存款下降7000个亿,历史上从没有单月下降幅度如此之大的。国民经济在正常增长、税收正常、经济没减速、劳动者收入没减少,那存款到哪里去了?只说明大量的存款跑到银行体系外去了。

  说到方式,许多地方性银行、城商行的贷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高利贷”。这些城商行缺的是资金,在银行间市场资金往来上,用正常渠道通过非正常方式拆到资金,比如从国有大行以低成本拆到资金,随后给大行一定的“返点”。

  周德文:很难讲有多少比例,我没做过统计。温州金融是以钱庄为中心的,把银行、政府、企业、老百姓都卷了进去,这其中常常是层层拆借、多次担保、重复抵押,一旦资金不能回笼,就是层层讨债。

  据我们所知,温州已经有银行工作人员逃走了,因为伙同实业企业从银行骗取贷款,再转手放高利贷,款项回不来就逃了。

  我相信这种情况应该是不普遍,不过在国有大行出现的几率反而更大一些。

  庄慧勇:这个比例不知道。但的确是有。有一些福建的钢贸企业通过联保方式从东部地区的银行取得贷款,但这些钱并没有用于真实贸易用途,几次转手以后,转到钢贸企业自己开的担保公司,到福建地区放高利贷。银行现在虽然都是受托支付,但是受托支付以后钱到哪里去了,银行就没法监控到。要知道从银行拿到的这些资金利率不到10%。听说这类的担保公司最近出了问题,出现了跳楼事件。

  东方早报:通过信托公司发信托产品用于民间借贷的情况是否存在?此类产品的规模占比大概是多少?

  何志成:可以这么说,银行都敢把大量资金偷偷地放到体外循环,信托公司什么不敢做。从历史上看,信托公司是市场乱象的重灾区,未来能够断定,大量信托公司肯定是未来最先倒下的一批。

  信托公司所受的监管要比银行小得多,当银行都敢于放高利贷,信托公司可以说是更胆大妄为了。

  庄慧勇:不排除这种情况,通过信托放委托贷款。

  资金大量体外循环

  债户连续逃跑失踪

  嘉宾观点:7月份银行存款下降了7000个亿,而民间借贷越来越火,这说明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已经开始大量转为体外循环。今年4月份以来,温州有多家知名企业倒闭、老板潜逃,而一个老板出逃可能有数十个民间借贷者在哭泣。

  东方早报:在你看来,2011年的民间借贷市场与往年尤其是2008年有什么不同?现在是否依然处于安全边际?

  何志成:现在肯定不是安全的状态了。

  民间借贷市场有个“度”,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所谓的民间借贷、民间集资,甚至包括地下钱庄的存在。即使是在监管最严的国家,也不可能杜绝地下钱庄。民间借贷或者说高利贷有一种“过桥”、“搭桥”的功能,许多人包括企业需要临时性周转,因此其存在一定合理性。

  但必须要有“度”。我们看到7月份银行存款下降了7000个亿,而民间借贷越来越火,这说明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已经开始大量转为体外循环,高利贷市场吸走了本应在银行体系内循环的大量资金。

  2004年、2005年,也是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比较猖獗的年份,与现在的情况相似。而随后即爆发了银行体系的重大风险,一些银行的坏账率大幅度上升。

  目前,全民高利贷的迹象在蔓延。高利贷市场的火爆预示了大量企业包括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要强调,在市场乱象丛生的时候,也是道德风险越来越大的时候。制度不好能够使好人变成坏人,更使坏人铤而走险。目前,大量的“好人”在从正规途径的正经买卖转向民间高利贷,同时不排除一些坏人在从事银行法规所不予允许的事情。

  周德文:可以说温州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都是依靠民间借贷起步、发展起来的,但它的高利率给企业加大了融资成本,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今年,温州的民间借贷案发有增多迹象。今年4月份以来,温州有多家知名企业倒闭,老板潜逃,而一个老板出逃可能有数十个民间借贷者在哭泣。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老板出逃,就欠下几百万元民间高利贷借款无法偿还;温州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突然失踪,其主要原因是涉足一家非法担保公司,因担保公司老板出逃,巨邦公司受牵累,涉及的资金约有五六千万之巨。类似案件接二连三不断地发生……

  林文民:温州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政府规定不动产(比如房子)不能抵押给公司,只能抵押给银行,所以温州的民间借贷基本是无抵押信用贷款。你想在本地一直呆下去,就要遵守市场信誉,如果违背市场信誉,那只能走人。

  温州的市场观念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企业主的想法是能贷多少贷多少,资金运作意识很强。换作在其他地区,企业如果需要50万就只借50万,不会多借;但温州不是,虽然可能只需要50万,但如果能贷到100万肯定会贷100万元,多出来的钱可以再拿出来融资,可能就流到民间借贷或其他领域。

  资金链断裂:

  出事担保公司比往年多

  嘉宾观点:今年出事的担保公司比往年多,没在政府备案的担保公司关门的也比较多。温州当地在这几年做得很大的一家电器企业的老板最近突然失踪了,他是通过从上游吸收资金,再转为下游的企业放高利贷,民间借贷的收益要比经营实业来的快。

  东方早报:听说最近在温州每天都有担保公司逃走,有甚者说每天逃跑(的涉及金额)都在10亿以上,这会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何志成:重大系统性风险即将发生有几个信号:

  其一是国有银行开始出现资金体外循环,开始放高利贷。因为(国家)对国有银行的监管非常严格,如果连国有银行行长都可以逃避监管铤而走险放高利贷,说明市场情况已经很差,或者说风险很高了。

  其二是存款严重下降,这说明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况严重。

  其三是信托公司开始倒闭。比信托公司更小的担保公司、地方性银行以及其他小金融机构,有大的贷款收不上来,开始出现逃跑案例。

  一般来讲,放高利贷的机构安全系数应该是最高的,因为给高利贷提供资金的人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当这类机构也出事时,整个资金链条就岌岌可危了。

  周德文:每天有10个亿在逃走太夸张,不过今年出事的担保公司比往年多,没在政府备案的担保公司关门的也比较多。有大量的担保公司在做高利贷,如果借钱的企业支撑不下去还不了钱,就会令担保公司的资金链断裂。

  比如厦门的担保公司遭遇金主挤兑,就引爆了厦门市整个担保行业的信任危机,目前至少有4家担保公司面临被客户挤兑,总债务额可能涉及超百亿元。

  据我所知,担保公司的钱大多不是自己的,都是通过民间吸储的方式集资来,也有些担保公司伙同实业企业放大资金杠杆从银行“骗贷”。比如担保公司给在银行存1000万元作为担保,实业企业就可从银行获得5-10倍的资金。

  林文民:我们也是一直听说有人逃走了,但你说的这种情况究竟占比多大,有没有20% 或者30%这种成规模的情况,不好说。

  可以断定的是,死掉、逃走的担保公司做的肯定是融资生意,因为纯粹做担保,除非是大企业,一般给小企业做担保坏掉一笔不可能让担保公司做到要倒闭的程度。

  今年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不太一样,那时大陆受到的影响不大,主要是中国香港和海外市场,对个人影响多一些 ,今年都是企业经营生存受到影响,企业受的影响大。

  庄慧勇:如果货币政策持续收紧,那情况可能要比2008年更严重,更可怕的是这一次与2008年不同,主要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据我了解,温州当地在这几年做得很大的一家电器企业的老板最近突然失踪了,他是通过从上游吸收资金,再转为下游的企业放高利贷,民间借贷的收益要比经营实业来的快。

  录入编辑:张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