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市场量能制约 行情黯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18:49 来源: 《理财周刊》

  文/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10月份以来的行情表明,尽管有了外部利好因素,但是受制于各种其他因素,还没有真正的长线资金入市,单单靠场内有限的中短线资金根本就撑不起局面。

  本周股市最令人失望的恐怕就是成交量不足了。10月份汇金公司增持四大银行股以后,市场上出现了成交放大的局面,沪深两市日成交金额一度回升到了1500亿元以上的水平,显示出外围资金开始入市,直接推动了上证综指重返2400点。虽然这样的量能算不上很大,但出现在股指极度低迷之后,应该说还是有点攻击性的。当时,不少分析师表示,如果两市日成交金额能够连续多日保持在1500亿元以上,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放大,阶段性地达到2000亿元的水平,那么很可能会推动大盘重返2500点。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成交量没有持续放大,而是在短暂放量之后又减少到了每天1200亿元以下的水平。这样一减,一方面大盘股要维持强势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个股的活跃度明显退潮。因此到了上周末,股指已经显现出滞涨的格局,行情变得步履蹒跚。

  无法承受水电之重

  不少投资者把本周股市再度回调归罪于中国水电上市后被爆炒,使大盘失血。虽说有点道理,但依据不足。中国水电这次上市的数量虽然比较大,但其总市值并不是太大。即便以上市当天的最高价计算,绝对涨幅也不过38%,以过去的标准看,算不上大涨。

  但是,很显然股市根本就承受不起中国水电的这种行情,为什么?因为总成交量太小了。在2000多只股票交易的情况下,一只个股的日成交金额就占到了总成交金额的5%以上,不免导致整个大盘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

  因此,归根结底还是量能不足,加上资金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多数股票成交更加稀落,大盘就只能下跌了。

  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市场会出现量能严重缺乏的状况呢?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扩容过快。当然,这是一个原因。中国水电从发行到上市,对股市构成了双重打击,其核心因素就是相当程度上增加了股票的供应。

  但是,如果比照现在的市场规模,这样的扩容强度也不能算太厉害。别的不说,单是今年以来新股IPO的规模就比去年小不少。所以,问题不是出在股票供应上,而是出在需求上。

  现实情况是,在宏观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市场流动性不足,各领域都出现了资金紧张的状况。在历史上,股市除了在有大行情时能够从其他领域吸引资金,通常情况下都是社会资金的最后选项,也是市场资金紧张时最先被抽离的对象。股市良好的流动性客观上使之担当了这样的角色。如今,由于行情不佳,加上整个社会资金面紧张,因此股市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9月份以来股市突然跌幅加大,主要原因不是基本面,更不是政策面,而是供求失衡。

  场内资金难撑大局

  从最近的市场状况来看,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有所回落,社会上的高利率局面也有所缓和。这似乎在提示人们:资金紧张的状况开始好转。

  有分析显示,那些比股市有较强竞争力的投资市场现在也遇到了较大的风险,大量资金正在撤出。而股市作为一个价值洼地,其优势在慢慢体现。

  这是否会导致资金流向股市,从而使得量能状况有所改变呢?现在来看,还不能乐观。原因在于,要让资金进入股市,前提之一就是有财富效应,也就是投资者买了股票后有较大的赚钱概率,由此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股市一波一波地走高。但是,10月份以来的行情表明,尽管有了外部利好因素,但是受制于各种其他因素,还没有真正的长线资金入市,单单靠场内有限的中短线资金根本就撑不起局面,无法维系成交持续放大的走势。于是,成交量的增加只是昙花一现,股指冲高后失去了支撑。这种量能不济的后果只能使行情黯淡。

  一句话,从量能的角度来说,大盘还会进行较长时间的弱势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