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成也权重股败也权重股 二次探底夯实A股反弹基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9 15:01 来源: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张佳昺

  反弹伊始,步步惊心。在前期两根周阳线刚露出一丝反弹的吉兆之后,紧接着就是两根周阴线,给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A股这回似乎是赶了一回国际经济走向的大时髦,反弹也来了回二次探底。

  成也权重股败也权重股

  上周,A股收出一根中阴线。代表沪深两市所有流通A股的中证流通指数下跌2.76%,其中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下跌3.31%,代表二线蓝筹股的中证200指数下跌3.23%,而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则下跌2.43%。显然权重股是本周的领跌主导力量。

  从过去两周来看,权重股的领跌意味更浓。中证100指数过去10天下跌6.04%,而中证500指数仅下跌4.06%。若从K线图来看,权重股的弱势更为明显,中证 100指数早已跌破11月2日大阳线的低点,走出一浪低于一浪的下降走势;而中证500指数依然坚守在大阳线低点之上,形态并未彻底走坏。

  权重股企稳止跌,无疑是这次反弹的起点,但是眼下的二次探底同样源自于权重股的疲软,可谓是成也权重股败也权重股。

  在A股中,权重股是与宏观经济最为休戚相关的板块,所以2011年中小盘股依靠资金炒作尚能有阶段性行情,而权重股却是长时期无所作为。而近期权重股的走软,与A股缺乏宏观面根本性的利好支持是有密切关系的。

  没有独立行情的反弹之旅

  本周A股走势,与外围市场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周一大涨,是在欧美股市逢利好上涨的推动下,而周三至周五的下跌,与欧美股市掉头向下同样密切相关。就此而言,说A股近期没有独立行情并不为过。

  独立行情的底气,说到底还是得靠独立的内部因素。譬如2008年初A股的提前开跌,与2007年A股的过度暴炒关系密切;而2008年末A股在次贷危机中领先全球止跌企稳,同样靠“四万亿”政策的力撑。

  近期A股跟随外围市场同涨同跌,只能说是内部缺乏扭转局势的根本性利好因素,在缺乏反弹“主心骨”的前提下,市场自然对外围市场的风吹草动格外敏感。

  间接利好虽多仍欠东风

  本周,政策面其实并非没有利好。譬如财政部免征小微企业部分行政费用、上海增值税扩围试点方案出炉、证监会主席助理吴利军表示将大力提升债市占直接融资比重,当然也包括央行在《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的那句“根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再加上层出不穷的“十二五”行业规划,对A股都可算是间接的利好。

  但是,仅仅是这些间接的利好,显然不足以支撑A股的持续反弹。这两周A股的回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前期关于信贷宽松的朦胧利好预期未能有实质性进展,市场信心开始有所减退。

  毫无疑问,A股真正需要的,是供求关系核心层面的利好。新股尤其是大规模融资放缓,这是市场最新的传闻。若果真如此,至少能够给A股打一针强心针。而货币宽松政策出台,并且能够在狭义货币M1供应量增长率回升上得到印证,才有可能真正引发一场大级别的反弹。

  等政策的筑底过程,是一件考验耐心的事情。即使2008年末,A股也足足横盘七周才真正开始上升浪——在这个过程中,利好积累量变引发了质变,同时资金逐步换手换仓,也夯实了反弹的基础。在股指未创新低之前,投资者无疑还需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坚持——磨底路漫漫,唯有上下求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