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杨雄:未来五年上海聚焦金融行业等重点服务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15:26 来源: 新浪财经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新浪财经 赵镜波 摄)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新浪财经 赵镜波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3月24日,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转型发展与现代服务业“。图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

  杨雄:尊敬的刘主任,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刚刚入春的上海我们今天迎来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这一论坛集聚了一批有很高社会声誉,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次研讨会围绕转型发展与现代服务业,旨在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出谋划策,这对于正在全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上海,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我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向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自身进入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经过广泛讨论和反复研究而明确提出的当今,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总方针。十二五讨论这个的时候,我们还有点担心,中央的主题主线,我们是不是要找齐。因为上海有个特点,我们已经有了四个率先,我们第一个率先就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周振华对这个问题比较有研究,后来就把四个率先,四个中心以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都放上去了,最后大家记住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八个深入人心的字。在两会期间,中央代表充分肯定了上海转型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要求上海把创新驱动落到实处,扎实抓好转型发展,在科学发展当中形成新的优势。这对我们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继续攻坚克难,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动摇。我们讲创新驱动就是要把创新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当中,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我们讲转型发展,就是要减少四个依赖,坚持六个转变。这样减少对重化工业、房地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投资的依赖。发展理念要向以人为本转变,发展动力要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要向服务经济转变,生产生活要向绿色低碳转变,发展布局要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开放格局要向国际国内全方位并重转变。我们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总体上来看,上海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和重化工业发展的阶段,开始进入后工业时代。这个变化对上海非常重要,投资拉动,重化工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必须让位于服务经济。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十二五提出了坚持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推动321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方针。目的就是要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可以说,作为拥有23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海能否真正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切实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不能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近20年来,上海服务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上海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7.9%,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应该说我们这个57.9%在全国城市来看,比重并不是很高。上海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制造业的基础很好,制造业在GDP所占的份额很大。从总量来看,应该说和北京差不多,北京原来比我们少一点,现在北京比我们稍微多一点。我们在GDP上比北京多的话就是多了很大一块制造业。总体来看,服务业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税收增长当中,70%-80%都是来自于服务业。未来五年,上海将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聚焦金融航运等重点服务业和一批新兴服务业。并以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迪斯尼、浦江两岸等地区为载体,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的集聚规模效应。应该说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非常大的推动了上海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规划,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上海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试点,我们闸北区也是成为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之一。特别是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率先在上海的交通运输行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试点。成为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重大机遇。目前试点进展顺利,我们也在抓紧对政策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这项试点工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当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上海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由于金融和房地产业的影响,服务业发展基础不牢固,波动还比较大。新兴服务业发展投入不足,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总体还比较弱,服务业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打造适合国际大都市特点的服务业发展体系。一是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航运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重点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顺应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培育科技服务,设计产业、专业服务、数字出版、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成长。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衡化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和家庭服务等社会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

  为实现这些目标,上海将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着力发展社会服务的环境,依托四个中心建设,不断突破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继续深化推进服务业税制管制体制和法制的改革。尤其要紧紧抓住深化增值税改革的重大机遇,推动服务业细化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并要抓住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率先打破行业垄断,打造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开放准入的市场空间。三是要加快服务产品创新,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培育服务业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的团队。探索适合新兴服务业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入世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在当前国家经济走势低迷,我国外贸出口严峻的情况下,加快转型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式意义重大,上海将以强烈的历史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突破为全国服务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相信今天的论坛,必将对上海乃至全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也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上海按的各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最后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也祝各位来宾在上海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