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宋希斌:建设绿色城市是顺应规律的内在要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5 13:08 来源: 新浪财经
“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于2012年3月2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于2012年3月2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由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举办“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于2012年3月2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演讲。

  宋希斌: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春意盎然,与大家相聚在美丽反华的大都市——上海,共谋建设之路,也共商绿色城市发展的大计。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这是一个属于城市的世界,2010年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使绿色、生态、环保的城市建设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性的气侯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制约。因此,建设绿色城市,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共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历史潮流。借这个机会我想哈尔滨市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有关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哈尔滨作为东北亚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中俄战略合作升级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幅员面积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总人口1064万,是中国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型城市,拥有建设绿色城市的建设基础和良好条件。

  一是生态环境宜人,自然风光壮美。哈尔滨市广袤秀美的冰城夏都,大冰雪魅力独特,冬季冰雪旅游的规模之大、景色之美、震撼力之强,在中国四大冰雪节中独占鳌头。松花江穿城而过,形成的万顷松江湿地,一条江从一个城市穿过,形成了12万公顷的湿地,使哈尔滨成为全球50个避暑旅游名城之一。

  二是文化底蕴厚重、城市风格独特。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以其包容与创新的文化品格,和充满浓郁欧陆风情的建筑风格蜚声中外。被联合国手语万国建筑博览城和世界音乐之城的光荣称号。

  三是产业基础雄厚,科技人才汇集。哈尔滨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三大动力,十大竣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业基础坚实,全市拥有49所高校,400多个科研机构,38名两院院士。成为神州飞天、嫦娥探月等工程做出过重要贡献。

  四是后发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2010年以来,哈尔滨以松花江为城市发展的纵轴线,实施了北跃、南拓、中兴的强线发展战略,拉开了城市骨干,城区面积已有4272平方公里,发展到了目前规划的7086平方公里,空间形态结构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紧凑式组团布局。

  其中规划578平方公里的现代北国水城,已被国家列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178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城,462平方公里的海南创新新城,以及群力哈新城区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我刚才注意到杨伟民主任说一个观点,就是我国的两横三纵,他觉得应该向北方、向长春、向哈尔滨这样的北方重镇,面积比较大的城市发展,我完全赞成。

  怎么发展,我觉得绿色生态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面向未来的发展,用绿色发展的理念,规划城市,通过绿色产业,绿色文化、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等途径,努力把哈尔滨打造成低碳环保适宜人居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

  我们想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第一是着力探讨生态空间,打造宜居的环境。绿色空间能够带来充满生机的环境,拓展绿色空间也是绿色城市的突破点,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格局,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松花江南岸发展,空间过于窄小,人口和建筑密度过大,城市病严重的突出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把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打开老城区绿色空间,进一步凸显大气、洋气、神气的城市风格,再现欧陆风情风貌。一是加大中心区的调控力度,加快中心区人口疏解的功能,重点实施四增四减的策略,增加绿化空间、增加停车的设施、增加高品位的现代服务设施、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功能和功效。

  减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环境污染和污染的工业企业。全面盘活城市中心区域空间,实现老城复新。也就是要实现我们提出的再现哈尔滨的欧陆风情。

  政府已经做出决定,从今年开始,将全市的容积率平均水平控制在3以内。主城去二环路以内除政府主导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位,及篷改项目外,一律停批停建住宅的项目,将腾出的项目全部用于公共空间项目建设和绿地建设。这个决定初步估算,可能从主城区迁出40万到50万人。

  二是加快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但是我们做出这个决定也将给这个城市少收入一千多亿。这个决定也是比较痛苦的。按照以水定城的发展理念,在松花江北岸加快建设北国水城,积极开工建设北国水城,使其在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我们将这个理念提高到2013年将其建设成集生态反复、休闲旅游、文化展示、环境恢复功能为一体的绿化景观的生态长廊,这个已经开始做了2年了,形成新水近率宜人的廊道,成为空间的中枢。

  三是全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秉承多种树、少种草这一城市绿化总的原则,今年全市计划造林10.5万亩,城区新植树50万株。

  四是加快城市和郊区建设的步伐,结合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撤乡并镇等工作。加快带动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大镇、共同重镇、文化古镇,加快形成特色突出、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这是刚才韩主任提出的观点,就是使农民就地向小城镇转移,这也是未来城镇化发展,我觉得转移农民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第二着力发展绿色产业体系,打牢驻实绿色产业根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绿色产业,就不会有绿色城市,哈尔滨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比较强,但是目前我们觉得发展方式也比较粗放,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要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在推动产业绿色升级上下工夫。主要是瞄准国际产业前沿,通过高科技改造、市场化运作、信息化武装、现代化管理这些措施,每年实施重大计改项目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100项,充分利用哈尔滨气侯、要素配置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努力在国际国内分共中,占据重要位置。哈尔滨市发展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的黄金纬度,这是世界公认的。

  二是在壮大高端服务业上下工夫,抓住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扩建的契机,积极谋划空港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着重引进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推进华南城双城果树绿色有机菜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商圈布局。构建松北、哈南、西西等城市商业圈。

  三是塑造绿色旅游文化品牌上下工夫,进一步打造冰城夏都的旅游想象,叫响旅游文化的旅游品牌。在全力做大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同时,全面整合哈尔滨湿地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我们已经举办了31届,联合国授予我们和维也纳是世界的文化名城,也是因为我们坚持了30多年。

  哈尔滨啤酒节,哈夏会等旅游节,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活动。从今年4月10日到10月10日。到时候也欢迎在座的各位能够到哈尔滨赏湿地、喝啤酒。

  四是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工夫,坚持以绿色经济替代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整合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各项资源,加强对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区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三,着力倡导绿色生活模式,努力让绿色城市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居民生活方式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借助多种方式,教育和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一是鼓励绿色生活消费,二是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为居民提供绿色居住的环境,另外对节能改造,包括城市的地铁、城际交通建设,今年我们的地铁1号线在年底竣工通车。

  第四着力构建绿色城市保障体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坚持规划先行,组织编制,城市绿色发展规划。以及产业文化、交通、环境等各项专项的绿色规划。进一步明确绿色城市发展的重点和建设的持续,通过强化绿色城市发展规划的调控、城市功能,全方位的保障实现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

  这个主要是要突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统筹考虑建设风格、沿街的业态,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多出精品,使每一栋建筑都成为哈尔滨的风景、一个赏心悦目的符号。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项目,我们宁可不建、缓建,也不给历史留下败笔。

  二是强化法律保护工作。三是通过融资几个渠道,金融、社会融资、政府引导,来搞好城市的绿化建设。

  各位朋友,建设绿色城市是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代表了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我们真诚的希望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在推进绿色城市建设上,与兄弟城市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我们也认真的听取国家各部委和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我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