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郭广昌:浙商是务实、理性的代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17:09 来源: 新浪财经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新浪财经 战瑞琬 摄)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新浪财经 战瑞琬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4月7日,由上海市浙江商会主办的“中国民营经济直面政经新周期高峰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图为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

  郭广昌:尊敬的辜胜阻主席、尊敬的李强书记,本来以为不做会长了可以轻松一点,但自己坐在这里,还是有很强烈的主人感,看到演讲时间已经比预先的拖了,所以我就说不讲了,但想不到还是被拖上来了。我就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些粗浅的想法吧。主要是我们陈总讲的中国经济跟美国的比较。

  我问一个问题,去过印度的,有多少人?我相信大家都去过美国。去过印度的,比例很低,我估计还不到5%。今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我都在外面跑,一个是北京的“两会”,一个是业务上,第三个印度我也去了一个礼拜。感受很深。我想做一个中国跟印度的比较。很粗浅的。

  中国跟印度的比较。首先,的确,我们去印度看了以后,应该为这30年深感自豪。我们在6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GDP是跟他差不多的,人均还不如他。文革之后,我们就比他更落后了。但经过这3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2010年的GDP总量已经到了5.9万亿美元。印度是1.7万亿美元。从一个基本建设的角度说,印度真正算得上的高速公路,只有600公里。从各个方面,我们的确比印度强大了很多。在教育方面,他们文盲的比例还很高。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说还是做得不错的。但是有些方面,我们跟他之间各有优缺点。比如制造业方面,前面各位嘉宾都谈到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显然是比他强了很多。但在服务业方面,印度在医药、在IT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他的服务业是他整个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引擎。人口红利方面,中国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是,我们的确有一个未富先老的问题,我们老龄化的趋势已经比较快,但印度因为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所以年轻人口非常富余。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跟他之间,印度现在贫富悬殊非常强,但是他的社会矛盾并不激烈,而中国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我们贫富悬殊跟印度比没那么强烈,但社会矛盾显然在急剧的积聚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基本建设上,我们政府效率显然比他们高得多,所以他们很羡慕。但另一方面,印度因为他的政府效率比较低,包括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但这种情况下,他的整个体制的稳定性比较好。而我们,的确隐藏着很多比较突出的矛盾。在文化上,因为他们长期实行种姓制度,所以人是分级别的。虽然很多生活在品米苦里,很穷,但没有想到仇富仇官。我们的维稳成本,越来越高。在中国尤其一些垄断领域上,民营企业不能进入。但印度有很多非常好的世界级的企业,因为英语普及,所以他有一大批的世界级的民营企业家。我们以世界眼光来看的话,印度必须看一下,北朝鲜也必须看一下。美国、欧洲当然要去。当然,台湾也要去看一下。新加坡也去看一下。华人经济圈都要去看一下。这样,我们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自己也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讲了印度之后,今年我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使命就是参加了“两会”。参加“两会”,也是跟今天这个主题有点对应。这次“两会”结束,是我个人心情比较高兴的一次。因为我自己这十几年参加“两会”,关注的一些东西得到了一些认可,或者说有一点点成效。

  一个,我始终认为中国极左极右都是没有出路的。如果回到文革,更是灾难。这次“两会”后我也跟夫人开了一瓶红酒,至少我们不会回到极左那一套去,当然,极右也是没有出路的。纵观历史,只要我们在稳定的时候,经济都是发展的,老百姓都是逐步改善的。第二个,我们说稳中求进,在“进”这个事情上,我们一定要继续深化改革。而这个深化改革上,又跟我前面讲的跟印度发展相比较的话,以及我们如何在司法体制、民主建设等等各个方面,如何随着我们的发展维稳成本不要继续提高,如何推进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但要牺牲到多少?这里面怎么平衡的问题,的确大家越来越形成一些共识。比如民营经济的发展上,如何让金融资源更多向民营经济倾斜上,越来越形成一个共识。比如说今年最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总理据说现在非常认真在推动我们十八条也好或36条也好,在细则的落实上。近几年国务院36条的出台,应该说写得非常好,但关键一直没有细则。这也是我十几年参加“两会”一直在呼吁的,如何能落到实处。再比如说,税收。多年以来,我们税收的增长一直是GDP增长的两倍,如何提高民生、如何让民营企业更好发展,减税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多次提出,我们个人所得税一个是全民减税,一个是征税上,我们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这一块据说也已经纳入税收部门的研讨细则里,在讨论过程中。印度的很多精英也问我们,自己对中国经济怎么看。我觉得,对中国未来这十年,我还是充满信心的。但十年以后的十年该怎么样?他说你怎么看?我说要看我们这十年做得怎么样。这十年,我们的改革能不能稳中真有进?当然,这十年后面怎么样,也要靠我们在座的诸位共同努力,我们做得怎么样。我们面对这些改革的时候,从我个人角度说,我们浙商有三点是蛮重要的。

  第一个,态度上。我们浙商永远是务实、理性的、建设性力量的代表。教授讲到我们是健康的力量,我提了那么多意见、想法,但我们浙商不会抱怨,从来不抱怨,不管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努力向前走,我们一定会以极大的韧性、创造力来创造我们自己和国家的未来。第二个,方法上,我们一定会继续加快转型。为什么现在不少浙商相对活得比别的群体好一点?这是因为我们更早的碰到问题,更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进入了一种理财和消费的双驱动的时代。这都为未来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从复星集团角度来说,我们继续以“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这样一种运行的模式,打造一个立足于上海的、全球跨国企业的模型,今年我们会加强全球型的布局,我们会加大在英国和德国的投资,同时加大在印度的布局。通过这些,我们也希望跟浙商包括在座的各位有更多、更全面的合作。怕拖大家的时间,匆匆跟大家做一个最近的自己的一些思考的汇报。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