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Destler:中国崛起后的美国贸易政策制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16:43 来源: 新浪财经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Mac Destler演讲。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Mac Destler演讲。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未来十年的战略。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Mac Destler演讲。

  Mac  Destler:我知道我不是个人能够负担美国所能享受的那种特权,而且可能是这种有毒的特权,我对此并不负责。我想说这是一个国家应该承担的。我想听到比较全面的演讲,这个演讲主要聚焦与贸易政策,我也稍微讲一下最后的ATP,在我演讲的后面,我也想强调一下。

  首先中国人可能对于ATP更关注,也许这种经济的协议不可能短期的影响,香港要长期地来看。另外一点我不是一个经济学家,我是在彼得森经济研究院做了很多研究。我主要是贸易政治方面的研究,昨天我刚刚知道,中国的中文版本的已经开始流通了,因为我昨天去了复旦大学,很多的学生让我给他们的书签名,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一点。我是做有关美国的贸易政治,写了这本书。我们看看这对世界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我们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政治家说的,所有这些政治都是地区想法的,我觉得它应该是次地区或者是国际性的,希望每个国家能够很好地管理他们的政治,能够很好地发展他们的政治经济。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很好地遵循国际层次的这样一些规则。

  我想说有关美国的贸易政策,我希望能够尽快地演讲,能够关注一些国际的问题。首先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还有一些关键的特征,我也会分享一下涉及中国的两个案例,其中是有关轮胎方面的关税。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样一种事情呢。第二个问题是有关人民币为什么我们还没有严肃地采取一些措施,第一点是为什么,第二点是为什么不,然后有一个回顾,我们有一种压力,美国的贸易政策应该实现平衡,我知道大家都对美国的系统比较了解,我不会花很多时间来赘述。

  首先我们都有一个议会,这是一个独立的,有独立的权利,我们也有独立立法,使得我们的议会有这样一个权威,具有贸易司法的管辖权,而且在我们的很多历史当中,导致了很多贸易的障碍或者贸易保护,我不会详细再说历史方面的发展。所以就会给这些行业一些压力,或者降低这些障碍,所以我们也有一些总统权力的上访。总统可以就贸易的障碍进行一些磋商,差不多有85年我们也是对总统权力的下放,这是有条件的,要了解有一些特别的行业,案例当中,我们也已经听说了,比如说补助或者是倾销等等,他们可以寻求贸易的保护,这也是跟本身这个案例比较相关的。

  我们有近80年的贸易政策,目标就是要降低贸易壁垒,不仅是在其他国家,而且在美国内部,我们也是要使用双边、多边的谈判来实现降低贸易壁垒,而不是产生这些单方的贸易政策。当然国会时不时地会有一些威胁,就是说你的贸易政策从相反的方向或者错误的方向发展方向,国家在滥用这些政策,他们会发出一些噪音,哪些措施会向议会的当局来进行磋商。而且我们也会有大量的非法定的国会的活动,很多的噪音,很多的努力,还有很多的辩论,就有关的政策或者行动。很快的,在2009年9月,奥巴马总统接受了一个修改的建议,有关美国贸易委员会,那就是加了35%的这样一个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关税。很多人感觉对此困惑不解,而且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研究,差不多要损失100万美元。真正的工作我们会有一些损失,所以这也不是政治政策的,也不是经济政策的,奥巴马也参加了这个峰会,他也跟其他人说,不应该采取这样一个贸易保护的措施,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WTO的原则,有一个协议,就是如果针对一定的时间之内,美国可以在中国进口急剧上涨的时候,他们可以施加一定的限制。那就是我们有一个自由市场的扰乱,不是实质的这种伤害。贸易的平衡,这种等级等等这种方面。

  而且在布什当政的期间,有四次国际贸易委员会也是接受了行业的一些投诉,他们希望能够给贸易一定的保护。然后奥巴马就上台了,他对于贸易不是特别关注的。比如说有劳工的组织,也是对他当选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这些劳工组织是跟贸易不相关的。尤其奥把那当选也拉到了劳工组织的帮助,能够促进他在坊间的方案能够得到通过。当时ITC提议的是5%的加税,奥巴马提议说我们加35%,所以这个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决定,这是一个小的案例,但是时间点非常地不好。一般来讲政府要对国会的抱怨做出一次比较重大的响应,不对他们做出相应的话,他们会有更极端的动作。很明显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看到人民币的价值低估,其实一直到最近人民币的价值还是被低估的,这跟轮胎不同,我们这里谈到的人民币的价值低估可能是跟成千上万的工作相关的,还有中国、美国价值的不对称,汇率的不合理。我们就听到了2005年参议员Schumer跟Graham就提出了是不是要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增加27.5%的附加税来抵消人民币的低估,为什么是27.5%呢?当时他们回答说,看了各种不同的估计,当时最低的百分比是15%,最高的是50%,所以做了一个算术,最后得出了一个平均值是27.5%。在获得了参议院表决的67票,但是当时的众议员没有就此投票,他们觉得这个应该是可以战胜总统的否决权了,所以当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信号。我们知道大概在相同的时间中国政府开始允许人民币升值了,大概升值了20%,然后一直到大衰退之前,整个的汇率就一直保持到2010年6月。后来2010年开始复苏了,众议院在2010年9月份做了个投票,他们让人民币价值的低估体现在一些反补贴的投票上。我们也看到民主党支持这个法案的人更多,但是当时在经济衰退期,也没有人觉得这会真正的变成一条法令,所以也没有到真实采取行动的地步,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财政部确实在这个问题上施加了一点压力,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当中施加了一点压力。但是他们没有公开地宣称中国在操纵他们的货币,但中国确实也使得人民币汇率上浮了一点,在2005年~2008年期间,以及2010~2012年期间,大概有一个季度在2010年6月开始整个季度都有人民币的项目上升,而且上升幅度相当大。我不知道这两间事情有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的话,国会通常都是救的比较响,而真正咬人是比较少的,所以国会的成员认为他们表明立场非常重要,Schumer跟Graham表明了立场之后,就被邀请到中国来,而且在2006年国会可以影响决策层,有时候不制定法律就可以影响决策,制定法律是非常麻烦的,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关注。

  我们继续往前看,我尽量不要离题,而且不要用掉过多的时间。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双边贸易的量是非常大,而且非常重要的。就两国来说都是这样,我们看看2012年的前三个月数字,有17%的美国进口物资来自于中国,有7%的美国出口产品是去向中国,所以中国是美国第一大的进口国。比美国从墨西哥、加拿大这两个NFATA的合作伙伴进口得都要多得多,同时美国的政策目标希望在扩大以上贸易的情况下,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IP,或者是来反对补贴这些政策,来保护一些不平衡的或者不公平的竞争,来保护美国的本土产业。那么为了达成这样一个决策,我们需要做两个平衡,首先是国内跟国际的平衡,另外还有双边跟多边的平衡。

  从国内国际的平衡来讲,我很快地讲一下,有一些比较关键的角色,即使你要去国外做一个自由市场贸易的话,你也是要在家里有一个政治立场,美国立场需要跟外国政府进行谈判,美国有贸易代表办公室,是国会决定成立的,同时跟国会总统都有非常强的联系。那国际的、国内的平衡是这样的,从多边跟双边的平衡理,我们希望能够建成各种各样的合作关系,现在就有一个TPP的跨太平洋合作关系,现在9个国家还在谈判当中。刚开始的时候只有4个国家,P4,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秘鲁。从贸易来讲,TPP对美国来讲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对一半的国家我们已经有了双边贸易协议,主要的改变就是跟越南、马来西亚等等贸易条约有所改变,如果从全球贸易角度来讲,这些并没有很多的大国在这个TPP协议当中。当然这是目前的关系当中,还没有包含中国。而且引发了一些比较敏感的讨论,我去年来到上海参加WTO的会议,我当时以为是来一个风平浪静的圆桌会议,当时他们要求我讲一下TPP,大家可以想象,当时很多人提了问题,显示了浓厚的兴趣。

  TPP确实体现了美国的贸易利益,希望能够进一步地扩大。可能其它的TPP合作伙伴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中国的加入,但是中国至少从名义上也希望参加。大概1.5周之前,美国跟日本、韩国展开了谈判,但是没有包含中国。最终TPP希望能够包含整个东亚地区以及亚太地区的国家,其次希望能够持续参与亚洲经济的发展。

  我们很快地看一下中美关系。我们既有问题,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两国之间有一些政治跟文化的差距,还有一些其它的问题。这个政治跟文化的差异不断地触发问题,同时还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中国不断地强大,而美国的经济现在是比较停滞。这也会反映在一些中美的贸易冲突上,也会反映在一些政策上,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积极正面的方向。中国跟三十年前的日本不一样,当时日本是非常欢迎美国的。除了中国可以从美国得到巨大的商业利益之外,还可以得到很多的政治利益。美国的商业在华也有很大的投资利益。自从中国参加WTO之后,也是成为了有利于中国贸易政策的盟友,我也跟中国的很多领导人见过,我跟他们说不要搞坏这个关系,如果你发现IP的这个问题,请大家多想一想。中国是美国经济利益的很大的合作伙伴,不要彻底搞砸跟他们的关系。所以在做政治决策的时候要更为谨慎一些。当然我们在实际当中,并没有看到很多此类针锋相对的冲突,轮胎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例子,还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也是比较个别的例子。我想大部分人认为中国像三十年前的日本一样,当时美国人没有料到中国人作为一个制造国家,在现在三十年来可以有这么快的发展,成为它的一个对手。到现在为止我们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冲突,但是政府都有友好的意愿来进行控制、解决。

  中国进入WTO是一个很好的步骤,同时还采取了很多正向的改变,美国也帮助中国加入WTO做出了一些努力,我希望中国就美国的双反也做出了反诉讼,我也希望中国可以就此达成一些进展。因为我们希望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双方之间的摩擦问题,如果能长此以往,双方都将成为政治、经济的大赢家。谢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