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林:生育转变过程中的扩散效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7 13:53 来源: 新浪财经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未来十年的战略。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中国社科院教授牛建林演讲。
牛建林: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我国各地区生育转变过程中的扩散效应——基于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县城级别从5.5降到3.5,作为城市是0.6到2.2左右,对我们来讲,这就出现了一个差异化。在我们更小的地区单位里面,标准惯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有相关的一些研究,为什么生育率在更小的地区变得更加低,而且有所不同。整体来讲,在中国是低于替代水平的。通过我们的调查,这是和我们的地区相关的,都是紧密相连的,希望通过我的报告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在20世纪,我们回顾一下县城的生育率变化,我们看到了很多在中国生育率的下降,对我们来讲,这是理解中国生育率变迁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的报告有几点要讲,首先是县城级别生育率下降地域方面的模式,以及相关的动力和驱动因素。我们来看看地区方面生育率组成和驱动因素,包括分散性的情况,还有我们要做文化方面的一些因素。我们这里用的1990年到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还有国家黄皮书当中摘录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岁左右的女性应该是没有一个孩子,30多岁可能有三个以上的孩子,还有我们看看40岁以上有三个以上孩子的比例,我们做了大概的相关因素研究,看看可能导致情况的行为有可能是和地区相关的。我们借鉴了一些人口发展数据的变化,包括出生年龄,从户口的角度来讲,城镇人口和县城人口,包括少数民族的百分比,而且我们还做了一些经济和结构方面的一些变量,这些都是根据统计局的黄皮书来的。比如说人均GDP,还有包括1万人当中,它的病床,包括1万人当中能够拥有几个医生,还有就是关于我们的妇女的平均年龄,还有电台、电视对人口的覆盖率,还有地理位置。
我们进行了集群分析,把国家分成几块,根据生育政策来分的,我们通过回顾,检查出生育率变化的地区模式。第二个方式,我们是用多级别的模式,通过不同的组合来进行分解分析生育率的变量,我们通过不同的模型来找出不同文化和结构方面的因素,导致生育率变量的决定因素。报告的主要发现,首先我们看看集群分析的结果,三个时期当中,所有的国家都可以被总和在四个集群当中,我们可以看看,在每一个时段当中,我们觉得从1982年到2000年,在跨集群的生育率转变都是有一个一致性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20岁的女性都没有生育过,30岁以后的女性有三个以上的孩子,40岁以上可能有三个以上的孩子,当时都是这样。如果和这个集群相比的话,大概30岁或者40岁能够有三个以上孩子的比率不断下降。如果说在1982年第四集群当中的国家是越来越多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生育行为在之前可能是做得比较早,但是在这之后并没有转化为生育。集群之后,我们可以看看它的驱动力、组成和构成,而且是从县城上来看的,生育率比较高的县城和比较低的县城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县城比较反对这样一个迁移和转变,而且在整个社会的转变当中是比较落后的,有一些县城在转变当中改变了出生率的情况,只有14%的县城是落后于生育率的转变,从1982年到1990年是归属于出生率比较高的,有32%的县城是落后于这个集群,所以从1990年到2000年是归于比较高的出生率人群当中。根据图表,我们用了一些早期的模型,TFR在省和市会比较高一点,在市以下的级别会比较低,在省的级别,生育率的变量可能要超过50%。
那么我们也是用多极化的分析模型来做,这里有几个不同的变量来进行相关的分析,然后我们来看出这些重要因素如何影响到生育率的变化。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比例有很好的正面影响,影响的幅度是慢慢变大的,我们看到从1982年的0.01%变到1989年的0.04%,对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他们对种族的构成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女性的SMA对于县城级别来讲是非常有正面影响的。20岁左右的育龄女性没有孩子,负面地影响了县城级别的Period TFR,县城有三个孩子以上的妇女是有正面影响的,在计划生育之后的影响还是显得比较小。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可以发觉不断增长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县城级别的生育率转变是越来越明显。事实上我们说了,我们来看看病床,每万人病床的拥有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也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同。我们猜测这可能会意味着生育率如果出现转移,就不会受到影响。贫困地区的TFR要明显高很多,也就意味着在生育率转移过程中是很不一样的。还有收入水平也会明显的影响到TFR的周期,特别是在转型的晚期,可以看到经济实力的确对生育率的转变是有影响的。最后,我讨论一下文化和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和周期性的TFR有明显的关系,可以看到它的作用在下降。也就是说,现在那些比较高教育的人口首先出现了这些转变,后来这些趋势在其它的人口中也出现了,这对周期性的TFR是有影响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这种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大的。还有电视的覆盖率在人口当中也对TFR有负面的影响。这些作用就意味着大众媒体和教育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它会从而抑制生育率。当然还有一些地区因为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比如说在那些和外国、外省接壤的县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也受到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可能我们还需要一些特别的数据才能发现其中特别的影响机制。
现在说一下结论,我们的这个研究分析了中国县级单位在20世纪过去20年的生育率转变情况,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性变量是会影响到当地各个县级生育率水平的。虽然总体的生育率差异正在缩小,还有在一个省内,对当地TFR的影响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然后我们这种生育率的转变情况是多方面的。像地区性的、地方性的,会受到当地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重大影响。还有一些结构性的因素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说公共卫生条件,还有大众媒体,比如说电视机等,它也会对生育率的转变产生重要影响,而其他的一些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因素,应该得到更具体、更系统化的细致分析。我们还可以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就是我报告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