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可转债凶猛 基金经理后悔加仓过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00:3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

  核心提示:仅有少数的嗅觉敏锐的债基经理在其回升之前悄然抄底,但错过行情的基金经理仍是大多数。

  债市凶猛,其中尤以可转债为最。

  11月14日,中信标普可转债指数报收2564.93点,十月以来上涨8372%(新浪财经注:截止14日收盘 涨幅应该是8.775%,文章有误);相对应的是上证国债指数当日报收130.52点,十月以来涨幅仅为0.58%。

  这标示着,可转债已经扭转了连跌5月的尴尬。“这次的反弹主要是由信用债带动的。特别是其中的石化转债,10月份上涨幅度达到了14.11%。一举提振了市场人气。”招商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招商安达保本基金经理张国强指出。

  而与之相对的是,仅有少数的嗅觉敏锐的债基经理在其回升之前悄然抄底,但错过行情的基金经理仍是大多数。

  基金经理后悔加仓过少

  “我们在第三季度已经开始加仓可转债。”一位沪上基金公司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对记者指出。

  上述基金经理对记者指出,其在三季度可转债跌入谷底之时,便已判断其已经基本利空出尽,所以选择了加仓。

  其判断逻辑是前期市场对信用债违约风险过度担忧,加之石化转债的“黑天鹅”出现,使得市场悲观情绪达到高点。而其实从8月中旬开始,大部分转债的到期收益率已经转为正值。

  而有着同样预期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

  “我们关注到,转债市场估值吸引力已经十分突出,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转债交易价格的下降,目前大部分转债到期收益率已经转为正值,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较强的债性将对于未来转债价格构成了强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目前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已经回落到20%附近,为转债跟随正股反弹预留了巨大空间。”长盛同禧信用增利债券拟任基金经理蔡宾指出。

  这些判断导致部分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大幅加仓可转债。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有14只债券型基金在三季度建仓可转债,而他们在此前的二季度并未持有可转债。

  此外,在中报持有可转债的96只债券型基金中,共有28只基金三季度对可转债进行了增持。

  这一加仓的收效显著。

  比如次新基金华宝兴业可转债,其在中报持有可转债占整体债券投资的比例为54.81%。而到了三季报,这一持仓比例已达89.09%。

  最终,10月份华宝兴业可转债单月的涨幅高达7.1068%,排名债券型基金第五位。

  此外,根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可转债市场的大幅反弹,重仓可转债的基金净值在10月份表现最好,如宝盈增强收益AB/C、博时转债A/C等,在10月份单月的涨幅都达到了7%以上。

  不过,基金经理仍然认为当初过于谨慎。

  “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还是太谨慎了,加得太少。我想到债市会有一波反弹,只是没有想到反弹来得这么快,反弹幅度这么大。”上述沪上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指出。

  谨慎操作

  更多的基金则错失了这波行情。

  wind数据显示,在中报持有可转债的87只债券型基金中,共有68只基金对可转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仓,其中共有11只基金在三季度清仓了所有的可转债仓位。

  但是,时至今日,可转债行情还能够加入吗?

  基金经理的回答是:小心。

  “下一轮债券资产如何配置,债基经理们仍在探索,其中他们共同持有的思路,仍是谨慎为上。因为在经历今年众多的黑天鹅事件后,债基的基金经理们已经变得小心翼翼。”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蔡宾也表示,在市场拐点明确信号出现前,还将以保证客户资金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在操作上保持组合流动性。“适度介入中短期资产博弈流动性好转后的反弹,积极等待更为明确的长端资产介入时机。”

  当然,也不乏有乐观的业内人士。对于近期债市走势,天弘基金固定收益总监陈钢认为,近期债市的反弹表明债市底部已经获得确认,债券市场将在寻求经济增长、流动性有所松动、CP回落等利好因素确认过程中呈现“慢牛”走势。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