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优秀投研人员大面积流失 公募基金遭遇投资困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02:27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 婧文 ○编辑 张亦文

  公募基金业最优秀的一批“老人”相继离开,成为这个行业难以弥补的损失。优秀投研人员的大面积流失,成为公募基金遭遇投资困局很重要的因素。

  在业内的一位投资经理看来,“明星基金经理的大面积离职和相对排名竞赛导致的交易短期化、研究投机化只是表象,人力资源的素质跟不上行业发展才是主因。”

  上述基金经理表示,投研人员都会读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但写出来的研究报告连基本的逻辑都没有,“某某行业不再有周期性”之类的言语已经司空见惯。油价跌了,研究员开始推荐化工股,但之前化工股刚启动的时候,推荐理由则是油价上涨了。这种前后逻辑相反的报告,时常发生。

  “老人们”的离去,是行业难以弥补的损失。一位基金经理感慨颇深。在其看来,投研人员的培养需要时间,“数量”上的问题好解决,“质量”上的问题则需要历练和积淀。

  回忆起自己做基金经理的七年时间,业内一位资深的基金投资总监自嘲道,“投资这行,我做得越久,胆子也就越小,每天都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在他看来,现在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操作相当激进,为了能在短期内做出业绩,可以“赌”得特别偏,看好一个行业可以把50%的仓位“押”上去,对于成长股的追捧,甚至刚上市的新股,居然可以做到根本不看估值,不管安全边际。

  然而,随着新基金IPO文化的越发盛行,基金投研人员的缺口被快速放大,基金经理年轻化的现象更加显现。

  “近两年来新基金发行相当密集,成立数量大幅攀升,甚至翻番,投研人员缺口自然较大。基金经理群体太过年轻化,对‘市场诱惑’的抵御能力还没修炼到淡定、从容的程度,难免会因为过于‘自信’而犯错误。”一位资深基金分析师表示,“这两年研究员被迫迅速上位,基金经理一托二、一拖三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了,各基金公司之间甚至不惜重金挖角。”

  作为基金投研力量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研究队伍往往因其职能的特殊性而易被公众镜头略过。然而行业中,因为各家公司实力和投研策略的不尽相同,基金研究员们的数量和质量似乎仍不能跟上几千家上市公司、数十类行业和时刻都在兴起的各类投资主题的投资需要。含金量高、创造价值高的研究员尤其屈指可数。

  据粗略统计,除了华夏等大型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能达到百人之上,其余多数基金公司的公募研究团队多数在10-30人之间,而更是不乏研究部门总人数在10人以下者。

  “小公司的研究员有些还敌不过某些大型私募基金,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一位小型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坦言,“年轻的研究员也相当浮躁,公司用两年时间培养出一名稍微成熟的研究员,接着就跳槽去大公司了。”

  “我们难免更多依靠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以及对外部研究成果的依赖。”一家公司老总曾经透露,2008年招聘的一批研究员,最后留岗的只剩下20%。十有其二的“成长率”,让很多公司感到心焦。

  普华永道对3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调查显示,找到并留住好的员工被公司高管视为基金行业最大的困难。该调查以1至10评分,10分表示担忧程度最高,有19家基金管理公司给出“8”分甚至更高,占接受调查基金管理公司总数的近2/3。这些公司反映,当前最为急缺的是投资管理、研究和销售与营销等岗位的人才。

  目前来看,虽然多家公司已经开始正视并积极应对“人才荒”,但正如上述基金经理所言,投研人员的培养需要时间‘数量’上的问题好解决,‘质量’上的问题则需要历练和积淀。或许,面对整个行业的“人才荒”,依然需要给这个行业多一点时间去梳理、去解决,这也是公募基金成长的“代价”。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