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级债基6天暴涨34% 债市小牛持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7 22:39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邓妍(微博)

  进入四季度,随着股市债市回暖,发行不断遇冷的基金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自10月20日以来,共17只新基金获批发行,其中债基达8只,而分级债基就占有5只,分别是信达澳银稳定增利、诺德双翼、国泰信用互利、浦银安盛增利和鹏华丰泽。

  在业内看来,近期债市牛市格局初现,分级债基涨势凌厉且有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扩容主力。如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基,发售结束后该基金全部份额将按7:3的比率确认为低风险A份额和高风险B份额,并进行为期3年的封闭运作。A份额约定目标收益率,据目前银行存款利率测算为5.25%。

  除了分级债基,可转债基金阵营也在迅速扩大。根据银华基金(微博)11月24日的公告,由王怀震执掌的银华永泰积极债券型基金将于11月28日至12月23日发行。该基金可转债的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20%~95%。这已是今年发行的第9只以可转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

  债市为何自10月以来走出一波小牛市?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券基金经理薛铮将会就此作答。此外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余广、东方增长中小盘呼振翼、国投瑞银新兴产业徐炜哲、信诚全球商品李舒禾将会探讨当下的股市投资。

  本周投资圈另一个热议的话题在于“定向增发”,此前,《投资者报》曾对首批专注于投资定向增发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国泰君安“君得发”进行过报道,在近日召开的21世纪资产管理年会上,专业机构在回答“如何配置5年1000万”的问题时,半数建议配置定向增发。如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章飙的方案是,400万投资定向增发,400万投资对冲基金,200万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定增的高收益是机构青睐的主因,这一现象值得投资人注意。

  债市迎来历史性投资机遇

  《投资者报》: 目前海外市场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货币政策则初露微调迹象,是否正是在如此复杂环境中,债券市场反而存在更多交易性空间?

  薛铮:从市场表现看,受国内经济放缓、企业盈利增速明显下滑以及外围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等因素驱动,股市短期内难有趋势性机会。而对于债市来说,从趋势上,货币政策的微调无疑对债券市场资金面形成利好,封住了债券市场下跌空间;从绝对收益来说,各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高位,个别品种甚至创出新高。

  换句话说,债市调整已非常充分,较高的票息收入使得债券配置的吸引力提高,整体投资环境明显好转,四季度是债市价值配置良机。

  由于市场资金面紧张,加上城投债信用风险危机和石化转债二期发行预期带来的影响,前三季度债券基金蒙受了较大损失。但从10月开始,债市整体反击,无论普通债基还是分级债基,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截至11月4日,债基反弹高度达到3.49%。而分级债基A份额平均上涨1.76%,B份额价格平均上涨了20.65%,最高的上涨了近38%。其中有的B份额短短6个交易日暴涨34%。表现远远优于不带杠杆的普通债券型基金。

  《投资者报》:分级债券基金作为创新型基金品种,自2010年面世以来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甚至出现一日售罄和比例配售现象。正如你刚才所列的数据,近期分级债基暴涨,为什么分级债基有如此猛的势头?

  薛铮:其实对分级债基的分析可以将时间拉得更长。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一级债基2005年以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02%,是所有债基品种中收益水平最高的,且即使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一级债基收益率也超过二级债基。

  什么是一级债基?以浦银增利为例,可参与新股申购、转债转股,但不会直接买入二级市场的股票。基金发售结束后,全部份额将按7:3的比率确认为低风险A份额和高风险B份额,并进行为期3年的封闭运作。

  投资者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封闭三年?这主要是规避申赎资金对投资组合的影响,适宜基金投资高收益券种,且历史业绩显示,封闭债基表现也要好于开放式债基。

  选股把握核心竞争力

  《投资者报》:受国内外综合因素影响,A股近期又震荡向下,怎么看这轮下跌?

  余广:目前经济增长回落态势明显,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形成低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如建材、钢铁、家电家具等相应下行,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同时,由于海外深陷债务泥潭,出口方面也不容乐观。市场担忧明年经济的增长,在经济低点未出现之前,在对政策的判断明确之前,做多信心不足,这些因素可能制约了近期市场的反弹走势。

  因此,就基本面而言,我比较谨慎,但同时认为不应过度悲观。尽管经济增长回落,但硬着陆风险不大。明年经济预计是前低后高,市场仍有机会。

  徐炜哲: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资金最紧张的阶段正在过去,中长期来看,A股仍然有望迎来震荡向上走势。

  10月下旬以来,文化传媒、新能源、环保、锂电池等概念板块“闻规起舞”,临近年末即将推出的各行业“十二五”规划再次激活了新兴产业的投资热潮。我们认为,在政策微调边际效用递减、国内外经济仍有诸多不确定背景下,受益于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等主题性投资机会有望升温。

  《投资者报》:自三季度开始市场对于中小盘股的悲观情绪似有扭转,基金、社保等机构布局中小盘股的潜伏也悄然展开。中小盘股短期会否出现系统性行情?

  呼振翼:伴随2011年前三季度股市大幅调整,中小盘股因业绩下行预期和高估值的“戴维斯双杀”隐忧成为资金杀跌首要对象。在目前弱势格局下,尽管尚难断言中小盘股短期会出现系统性行情,但短期内仍可从三个方向把握机遇:一是估值较为合理、市盈率进入20~30倍区间的行业,如食品饮料、医药等弱周期消费行业;二是经济转型类行业,如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优质中小盘成长股;三是业绩增长较为确定的中小盘股票。

  大宗商品短期调整的机会

  《投资者报》:因欧债危机有蔓延趋势,近期大宗商品市场出现普跌。有分析认为,目前市场走向与9月份相似。李舒禾怎样判断近期的下跌?

  李舒禾:从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角度看,其长远价格取决于未来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强弱、供需关系和美元走势。虽然欧债危机会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带来进一步下滑风险,但目前“跌”出来的机会正适合建仓。经历了8、9月间“断崖式”下跌后,大宗商品价格在10月似乎已走上“复苏”之路。对全球经济短期内出现滑坡的担忧情绪可能令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但中长期我们依然看好。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