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天治稳债被指募资不足2亿 三次推迟募集结束时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3: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曹元

  延期、延期、延期,天治稳定收益债券型基金(下称天治稳债)最近连续三次推迟募集时间。

  “这已经是行业纪录了。”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徐丽平介绍。

  “天治稳债很可能没有募集到2亿元的首发下限,不得已而三次延期。”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推测。

  根据天治稳债最新的延期公告,此次延期的截止日期是12月23日。而该基金9月30日发布招募说明书,按照规定必须三个月内成立。这意味着,天治基金很难再第四次延期,如果至12月23日尚不能成立,该基金将开创首只基金募集失败的历史。

  “没个好爹,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确实很难。”上海有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表示。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股东方能够帮助基金公司做销售的,其新基金募集情况要明显好于无渠道股东背景的。

  与此同时,基金业兴起了另一种销售方式:就是在和托管行度蜜月的同时,也勾搭上另外一家银行做主力销售渠道。这在过去,除了银行系基金是很少人操作的。

  基金发行又迎冰川纪

  12月13日,上证指数击穿2250点,再破前期低位,而基金销售又一次迎来冰点。在上一轮下跌过程中(7月18日至10月21日沪指下挫17.39%),基金销售就曾屡创新低。

  根据同花顺系统统计,8月份,基金平均募资规模降至8.51亿元,低于2008年4月份的历史最低水平(8.86亿元)。而9月份新发基金产品的平均募资额更是低于5亿元,只有4.98亿元。

  10月份下旬,市场反弹,基金销售额升至13.05亿元,但是11月份中旬,市场再度调整,当月基金平均募资金额降至10.41亿元。

  如今,市场破位下跌,基金销售市场又迎冷冬。

  “没有比现在更难的了。”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介绍,年底银行都要完成自己的存贷考核任务,发基金的意愿本来就低,加上市场跌破前期低点,投资者情绪面受到影响,销售更加困难。

  于是,有许多基金公司在获批之后,打算将产品留存到明年再发。

  可以预想,明年年初基金销售会迎来发行潮。

  与此同时,基金延期现象又开始出现。除了天治稳债基金,国投瑞银瑞源保本基金在11月底也宣布延期,此外还有鹏华丰泽分级等。

  今年以来,宣布延期的基金数量为12只,其中8只为下半年宣布。

  历史上,熊市往往成为基金延期的罪魁祸首。据众禄基金统计,2005年,共计有20只基金延期。2008年,也有18只基金延期。不过,过去基金延期是为了销售数据更好看,而今年许多时候是因为基金发行未达到募集规模的下线。

  事实上,有许多基金今年发行已经不顾及面子,发行规模只要超过2亿元下线就宣布成立。比如华泰柏瑞信用增利、海富通稳进增利分级规模分别只有2.1亿元、2.2亿元。

  各招比拼

  然而,并非所有的产品都不好卖。

  下半年,发行规模超过30亿元的产品,分别是工银瑞信天颐(51.5亿元)、平安大华行业先锋(32亿元)、民生加银景气行业(32亿元)、中银中小盘成长(30亿元)、长盛同禧信用增利(37亿元)。

  观察这些募资额高的产品,除了长盛同禧外,都有一个不错的“爹”。工银瑞信天颐背后有工行庞大的渠道;平安大华行业先锋为平安金融集团旗下第一只产品,另有平安银行、深发展银行以及保险渠道的支持;民生加银景气行业和中银中小盘成长亦属于银行系产品。

  “基金发行已经到了拼爹时代。”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直言。

  在今年上半年之前,基金发行“拼爹”特征并不明显,品牌大的和业绩好的都能对抗背景好的基金公司。比如上半年南方基金发行的南方保本募资接近50亿元、汇添富发行的汇添富社会责任募资56亿元,他们都非银行系基金。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基金不赚钱时,不管排名是否靠前,都难以打动投资者。这是当下‘拼爹’的原因。”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的解释。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全军覆没,到年底排名时,比的不过是谁亏得少。

  除了拼爹,基金业还兴起了一种流行的销售方式。

  在过去,除了银行系基金,其他公司的主销售渠道就是托管行。而去年开始,一种新的销售方式产生。当主销售渠道不给力的时候,基金公司会和其他渠道接洽,完成基金销售。

  通过这种方式亦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比如去年12月成立的天弘添利分级,募资规模30亿元。据透露,天弘基金在销售时,并未全部倚重托管行工商银行,而是另觅合作伙伴,找了邮储。据知情人透露,其80%的销售都是由邮储完成的。

  据记者了解,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借鉴这一做法。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