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部门颁布RQFII试点办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2:24 来源: 东方早报

  业内翘首以待的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昨日正式开闸。

  三部门昨颁布RQFII试点办法

  初期试点额度200亿 QFII审批提速,未来两月将超过去两年增量总和

  早报记者 忻尚伦

  业内翘首以待的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昨日正式开闸。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管局)昨日联合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这意味着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正式开闸。

  加上今年10月份央行发布的《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FDI),以及2010年推出的“境外三类机构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在人民币“走出去”投资渠道不断扩展的基础上,人民币“走进来”的投资架构雏形也已基本形成。

  初期仅40亿可投股市

  RQFII投资境内证券试点初期,将通过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使用其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在外管局批准的额度内,回流至境内进行证券投资。初期试点额度约200亿元。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待此试点顺利启动和开展后,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论证进一步扩大试点的可能性。在投资方向上,为控制风险,试点初期募集资金的80%以上将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包括各类债券记固定收益类基金;不超过20%资金可用于股票及股票类基金的交易。

  RQFII试点机构的准入条件为,在香港证券监管部门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并已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财务稳健、资信良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有效,从业人员符合香港地区的有关从业资格要求;申请人及其境内母公司经营行为规范,最近三年未受到所在地监管部门的重大处罚;申请人境内母公司具有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

  目前共有约20家境内证券公司、9家境内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在RQFII酝酿的两年时间内,这些在港的中资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几乎都向中国证监会提交过方案。证监会表示,会从中挑选几家优质机构进行前期试点。业内人士表示,还须等证监会发布业务细则才能正式开展RQFII业务。

  2010年8月份,央行发布了《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开启了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的通道大门。今年10月中旬,央行发布了新的FDI办法。而此次开启的RQFII,是境外人民币资金首次可以回流入境内,进行权益类资产投资的重要通道。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于优化人民币回流机制、丰富境外人民币投资产品、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QFII从酝酿到推出已有两年时间。此前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国泰君安香港公司执行总裁阎峰向早报记者表示,RQFII推出的最佳时点便是“境内流动性得到有效控制”。

  外汇占款下降

  促QFII审批提速

  早于RQFII推出的QFII制度(合格境外投资者)实施至今已整整9年的时间。相对于RQFII是指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投资股债市场,QFII便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汇入限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人民币,投资于境内的股债市场,其资本利得和股息可转为外汇汇出。

  证监会基金部人士昨日表示,由于近期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国际收支对冲压力减轻,证监会正在协调外汇管理部门加快QFII资格的审批。据《财新网》报道,该人士并预计,未来两个月的审批量将是过去两年增量的总和。

  值得关注的是,在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12日触及跌停后,昨日央行发布的人民币即期价大涨400个基点。

  证监会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获得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有121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占比过半;115家QFII分别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亚欧占比最高。

  根据外管局信息,已获得QFII额度的106家机构共获批外汇额度211.4亿美元(今年新增额度约12亿美元),其中的103家QFII已汇入资金进行投资运作。截至12月2日,QFII账户总资产规模合计2655亿元,其中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占比分别为12.2%、71.9%和13%。但是,QFII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仍比较低,仅有约1.07%。

  《财新网》援引接近证监会人士的话称,出身于银行系统的新任证监会郭树清,格外关注QFII业务的审批速度,并为加速审批、放宽外汇额度等事宜,与外管局局长易纲做过沟通。

  自2003年5月23日瑞士银行和野村证券获得首批QFII资格后,QFII的审批推进速度相当“平缓”。数家外资行负责人屡屡表示,早已递交资格申请,“但排队家数众多,进展比较缓慢。”里昂证券一区域负责人说道,并做手势以展示堆在证监会案头的申请文件有多厚。

  证监会数据可见,从2009年底至今的两年时间里,仅有29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平均每个月获批不到2家。若未来两个月要达到约30家的QFII审批,则意味着每个月有15家境外机构可获得QFII资格,将会有“质的飞跃”。但一境外投行负责人则表示:“仅获得QFII资格没用,外管局加大额度审批才是关键。”目前,平均每家QFII仅有不到2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录入编辑:陈晓静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