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悲观渐成过去式 期待冬种春收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01:5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良

  基金经理们的投资信心,与A股的下跌速度成反比。 在经历了2011年近乎单边杀跌的惨烈后,几乎业绩尽墨的基金经理们,对2012年A股市场的憧憬渐渐升温。在他们眼里,负面因素在2011年里近乎释放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估值、通货膨胀、流动性,还是宏观调控政策,都可能在2012年“暖风”中发酵成为利好。至于目前市场忧惧的经济增速下滑,许多基金经理不以为然,出于对政府将在“刹车”和“油门”中适时转换的信心,他们将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底部“定义”在2012年上半年。

  悲观阴霾似乎正渐渐散去,但重归乐观尚需时日。正如一位金牛基金经理所言,2012年A股是以平庸淡去,还是以激情收官,取决于预期能否逐渐得到验证:若政策超预期,经济如预期止步回暖,A股或能上演华丽大片;但若政策无甚惊喜,经济超预期下滑,那即便是再低的估值,也无法令A股从箱体震荡中走出。实际上,如果基金经理的乐观预期没有兑现,那么市场极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可能波动加剧、调整更剧烈,明年将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点。

  “我认为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而言,如果你对中国经济有信心,2012年就会出现A股漫长冬季中最佳的‘播种’时点。”这位金牛基金经理说。

  宏观经济悲中有喜

  宏观经济下滑正取代通货膨胀、紧缩货币政策等此前的焦点话题,成为目前A股跌跌不休的主要“元凶”,与之相关联的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下滑的严重担忧。不过,在部分金牛基金经理看来,市场显然有些过虑了。

  金牛基金东吴进取策略基金经理朱昆鹏指出,宏观经济将继续惯性下行,但随着2012年一季度货币信贷的规模投放,经济有望于上半年见底。2012年投资增速中枢系统性下移至20%左右,并且中短期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驱动新经济周期启动的概率不大,2012年全年经济将基本处于温和平稳增长态势。

  金牛基金富国天惠基金经理、富国基金(微博)总经理助理兼研究部总经理朱少醒则认为,较确定的是,当前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使得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未来市场并不缺乏高质量的、具有良好成长潜力的个股。

  “2011年以来,A股经历了持续的估值压缩,市场情绪极度低落。但我们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发现,在很多时候,行业板块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实际上并没有股价那么剧烈,有些股价的波动更多地反映了一种市场的预期和投资者的心理。”朱少醒总结说。

  金牛基金银河稳健基金经理、银河基金(微博)股票投资总监钱睿南表示,中央提出“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政策,并将防通胀放在最后一位,背景便是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倒“V”型走势基本确立,因此2012年只需巩固对通货膨胀调控取得的成果,防范通胀再次上行的风险。相对于今年上半年以“每月上调一次存准、每两月上调一次利率”为特征的紧缩货币政策而言,“稳健货币政策”实质上已经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放松。

  投资策略“稳中求进”

  “在经历了2011年的下跌以后,我们对2012年A股市场整体不悲观,预计2012年全年指数呈现正收益的概率较大。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出现一定幅度的放松,我们还可以更乐观地看待全年指数。”钱睿南表示。“明年A股是否出现转向,将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基本面企稳回升,企业盈利结束近期的回落态势转而回升;货币政策结束今年紧缩的趋势,转向适度放松;股票市场相对于其他投资品种吸引力提升,新增资金入市改变目前股票市场供求偏紧的局面。”

  不过,虽然乐观看待2012年A股走势,但钱睿南强调,目前还无法立即看到市场的趋势性上涨机会。他表示,2012年将积极布局受益于市场启动的早周期行业和业绩确立符合未来成长性的领域。具体而言,银行、医疗医院、现代中药、食品饮料、传媒、软件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而农业、环保等行业可能面临调整的压力,因为2012年这些行业将面临业绩兑现的压力,如果业绩未能兑现,将面临一定的投资风险。

  朱昆鹏则指出,在新的经济周期起来之前,经济短周期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而短经济周期更易受货币供应周期影响进而成为货币政策周期的衍生品,因此货币信贷波动将会深刻影响2012年A股市场走势,A股波动性会明显加大,在投资策略上要稳中求进。他表示,2012年将紧扣三条主线投资:第一,受益于政府财政支持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行业及其成长股;第二,业绩稳定增长的弱周期行业;第三,把握政策放松力度加大而引发估值修复的周期性行业阶段性投资机会。

  追求“真实的成长”

  对于许多基金经理而言,2011年有一个难解的心结,那便是对成长股的投资。无论是重庆啤酒、紫鑫药业、双汇发展等“黑天鹅”的频频出现,还是诸多2010年风光无限的“成长股”今年屡现暴跌,都令基金经理们在追逐“成长”的道路上感到迷惘。2012年,基金经理将如何从“成长股”的迷雾中走出呢?

  朱少醒认为,“成长股”投资的关键,在于“成长”的货真价实。“我们一直强调研究为本,也一直相信精选成长股可以战胜趋势的波动。真正货真价实的成长股,只要假以时日,不仅在资本增值方面体现出优势,而且随着公司的成长,股利回报也往往会有优异的表现。”朱少醒说,“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看得比市场再远一些,抱着长期的投资心态,穿过流动性和估值的短视陷阱,看透那些具备雄心壮志的好企业进行长期持有和投资。”

  另一位金牛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表示,自己将会继续执行精选“成长股”的投资策略,并进一步去芜存菁,增强个股投资的确定性。“在2011年诸多风险暴露后,值得信赖的成长股会更加明确,2012年基金们扎堆个股的力度有可能会加大。”该基金经理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