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景顺长城基金余广:投资应以长期价值为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14:44 来源: 新浪财经

  ●  本刊记者  偶晓敏(实习)

  本周A股市场一路下行,很多投资者感叹年初刚涨的股市又“一夜回到解放前”。在此弱市,刚建立3个月的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和核心竞争力却有接近20%的收益,最近也刚刚进行了比较高金额的分红。

  记者:您是怎么找一季报的高成长股票?

  余广:根据历史数据,比如前几年这个公司是不是40%-50%的增长。还要结合行业,这个行业是不是处在高成长期。还有未来的判断,未来这个行业是不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公司的本身增长动力来自那些方面,是来自整个行业的增长,还是通过抢别人的市场份额来实现自身的增长。这些都从财务报表中看出来。

  记者:今年以来,股市表现还算不错,但是本周却开始持续下滑,您对A股市场有何看法?

  余广:今年以来,大盘反弹涨了8%-9%,现在看来有点涨不动了。

  中国A股是挺怪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创了新高,道琼斯指数都回到了2008年高点,但是去年A股在全球排倒数第一。不管是从估值还是结构,A股都很独 特。现在韩国股市都比我们高。海外市场的蓝筹股,或是一些增长比较稳定的股票,都有溢价。A股现在估值虽然很低,但我们所谓的蓝筹股很便宜,一些小股票却 很贵。在香港,一些很小的股票,5-6倍PE都发不出去。但是A股市场上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公司还可以发到20倍。所以我们都说A股的发行必须要改革,同 时,投资者,包括监管层在价值投资上多做一些工作。

  记者:您的基金投资策略是怎样的?

  余广:我们还是要坚持价值投资。很多人都说A股不合适价值投资,炒热点、炒概念,好像A股并不适合做价值投资。短期来看是对的。但是长期来看,A股价值投 资是行得通的。如果用10年的阶段来看,一些好的公司这十年涨得都很厉害。所以我认为,在A股投资还是价值投资为重,如果能坚持这一点,相信收益是很大 的。

  像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策略是以买入持有的方式买到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而不是通过波段来赚差价。我相信这样坚持下去,短期不好说,但是如果持续三五年,要能做到的话,还是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回报。

  市场上有很多的误区,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大家比较看市场而不是看个股。如果看市场的话,我们十年以来,上证指数是零涨幅。但是我们看个股,我们做一些统计,有很多股票在这十年里边涨幅是不错。

  第二个误区,大家都比较看短期而不看长期。看短期的话,影响市场的因素是很多的,任何一点事情也许对短期的波动都会有影响。其实市场,包括公司的业务经营还有业绩都有短期的波动,如果我们都太注重于短期的波动,而看不到长期的趋势,这样我们做投资也是做不好的。

  记者:你未来的方向还是偏价值么?有没有成长性的?

  余广:重要的是看公司本身,比较公司未来发展。如果看我的组合,我统计了一 下,一些价值股占一半,成长股占一半,所谓的价值股就是盈利比较稳定,20%左右,这种估值比较便宜,就在10倍左右,而增长在20%左右,或者是不到 20%,这个是价值股;还有一部分是成长股,PE在20倍左右,但是它的成长每年都在50%左右。

  记者:您管的能源基建基金,对中国能源体制改革有什么看法?对于能源板块是怎么看的?

  余广:就拿电力改革来说,电价如果总是低 于成本,总是亏损发电肯定是不行。而且从节能效果方面看也是不好的。所以长期来看,能源价格体制肯定要理顺。但是短期比较复杂,因为大家还是偏重于利益分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情况是我们的能源基本上由国企垄断。在这样的体制下,企业经营效率到底是不是高的,是不是合理的?这是有疑问的。我觉得要更加市场化 一点才知道能源价格是不是合理。能源板块周期性长,像太阳能板块产能过剩,公司的盈利都不是很好,未来很难预测。

  记者:您之前比较看好房地产,温总理在两会讲了房地产问题,市场对房地产又有新的看法,你现在对于房地产板块有什么看法?

  余广:谈房价跌多少没有意义。房价需要回到合理的水平,但什么是合理的水平?过去的货币水平和现在的货币水平不是一个档次,没有可比性。

  当然,把货币收缩得很紧的话,那房价是会跌,但要想回到多少年之前的水平,那是不合理的。我觉得房价的下跌和公司的盈利是两回事,房地产行业优秀的企业不少。不同的游戏规则之下有不同的玩法,关键是这个企业够不够优秀,是不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做好。房价2万可以做的好,跌到5000也没有问题。像一 些做周转的企业,房价低了,土地价格也低了,这些做周转的企业赚钱也不见得就少了。房价下跌的过程之中,企业的盈利会受到影响,但我相信优秀的企业,有竞争力的企业在还是可以做下去的,并且做得不错。

  记者:现在白酒的表现不错,你觉得可以持续吗?3.15央视也曝光了中国红酒行业的紊乱,你觉得在中国红酒还有提升的空间吗?

  余广:我对酒的看法,是比较偏于谨慎。喝酒肯定是不利于健康的。90年代以来,如果我们看白酒总的消费量,应该是下降的,这几年我没有看这个数据,但我相信是下降的。从上市公司这条线来看,好像增长都不错。这里边有价的因素,也有量的因素,我觉得价的因素是比较大的。有个结构升级的概念在里面。

  喝酒跟中国的文化相关,这些东西会慢慢改变。另外,三公消费会受控制这个趋势是不会错的。至于红酒,也是一种流行文化。海外很多红酒品牌大家不清楚,十几块钱的酒卖到国内就卖到几百块、几千块,这个市场还是比较乱。我对这个行业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