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监会严防险资流向高利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03:3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李慧敏 

  在当前民间高利贷愈演愈烈之际,为防保险资金涉足高利贷市场,保监会日前下发《关于禁止保险资金参与民间借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正在升温的保单质押贷款打预防针,严禁利用保单质押贷款将资金贷给非保单持有人。

  数据显示,三大上市保险前三季度保单质押贷款合计高达480亿元,较去年年底猛增133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保监会其意并非限制该项业务的开展,但若监管不到位,保单抵押贷款确有涉足民间高利贷的空间。

  保单贷持续升温

  所谓保单质押贷款是指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可以将具有一定现金价值的保单,通过书面申请的形式,向保险公司提出贷款申请。贷款金额约为保单现金价值的70%~80%左右。同时,投保人需向保险公司支付保单贷款利息。贷款期限多为半年。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受限于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前往保险公司申请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客户数量持续升温中。

  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投保了上百万元保险的中小企业主办理保单贷款业务的客户现在呈逐日增加趋势,一些家庭保障较为完善的中产家庭,也开始利用保单贷款来解决资金周转。大额贷款的比例也在增加,保单抵押贷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也不鲜见。“有位客户,当初趸交了600万元购买富人险,前几天刚刚贷走了400多万元。”

  泰康北京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手持保单咨询质押贷款事宜的客户明显增加,但多数保单还不具有现金价值,因此不能通过贷款审核。

  根据保单质押贷款条款规定,投保人可以在人寿保险单生效两年后,将保单作为抵押向保险人申请贷款。

  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直属部理财师任浪超表示,现在所售的长期储蓄型保险、或长期寿险,从合同成立就有现金价值,客户可凭合同办理贷款,大部分保单贷款在3到5个工作日就可拿到资金,非常迅速。

  在贷款利率上,保监会没有规定保单质押贷款“预定利率”,各家公司参照银行同期利率自行决定,如中国人寿对客户的贷款利率参照同期半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于10月1日起保单借款年利率调整为6.56%。平安采用差异化贷款利率,有些产品的贷款利率甚至低于银行同期利率。

  根据三季报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前三季度保单质押贷款金额分别为314亿元、130亿元、36亿元,较去年年底分别增长了31%、54.6%、57.8%。三家保险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保单质押贷款共计480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了133亿元。

  近年来,保险公司保单质押贷款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人寿保单质押贷款239亿元,较2009年增加了73.3%;中国平安2010年保单质押贷款为84亿元,较2009年增加55.2%;中国太保2010年保户质押贷款23亿元,较2009年增加70.37%。

  保监会防患于未然

  不过,随着保单质押贷款等业务的不断升温,以及当前监管层对民间高利贷有所警惕,为防保险资金涉足“高利贷”,保监会近期《通知》明确规定,不得使用保险资金参与民间借贷,不得协助相关机构和个人开展民间借贷。

  根据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组织自查,彻底检查总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资金管理,查证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参与民间借贷问题,并为上报自查结果设时限。

  “保监会下发《通知》,应该是防患于未然,防范违规投资风险,而行业当中保单借款出现问题的几率会大些。”中国人寿一分公司高管认为,“保险产品有抵押贷款的功能,若公司管理有疏漏,质押贷款可能会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他表示,操作这样的事情一般不应是公司,而可能是业务人员。

  据了解,《保险法》规定,保单质押贷款必须征得被保险人同意,才可以操作。一位业内人士称,客户本人拿着保单很容易就能从保险公司获得贷款,比银行获得贷款更容易,而今年民间借贷市场利率飙升,客户从保险公司获得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冲动很大,保险公司实际上很难对保单质押贷款的用途进行监控,甚至不知道资金流向,这也是保监会担心保险资金参与民间高利贷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位业内人士称,保监会之所以规定保单质押贷款必须贷给保单持有人的一个担忧是怕营销员冒领保单持有人的贷款,很多保险公司保单销售靠营销员,而这些营销员掌握客户数据,保险公司担心营销员背着保单持有人申请贷款而进入民间借贷市场。

  记者获悉,今年6月某大型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一名离职业务员,由于手中掌握着客户信息,他以“客户出国、受托办理业务”的理由来代替客户办理保单质押贷款。在此情况下,柜台拒绝了他的贷款请求。如果监管不严或者内外勾结,极可能会产生资金流出。

  中国太保北京分公司一部门负责人认为,在当前融资困难情况下,保单质押贷款和退保都有可能成为客户应急的融资渠道,这也是造成目前保单质押贷款和退保率“双高”的原因之一。

  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下滑7%,而退保率却升至3.14%。三大寿险巨头前三季度的退保金额就达到379亿元,三险企退保金同比猛增五成。

  保单贷款的快速增长,也引起业界的一些不安和警惕。有专业人士指出,保单质押贷款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因为险资首先强调的是保障性,若市场利率上升,保单质押贷款随之增加,保险公司的现金支出增多,便会影响保险公司用于其他资产上的投资资金;而保险公司可能会因贷款规模过大,而被迫出售某些资产以取得现金来应付保单质押贷款,进而影响正常经营。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教授庹国柱则认为,目前保单质押贷款非但不多,而是过少,从规模来看,保单质押贷款的规模相比可投资资产还相当低,大概在保险公司总资产的2%左右,对险资配置影响不大。“大笔钱放那儿总得想办法赚钱,保单抵押贷款也是险资的一种风险极低的投资渠道,只要防范措施得力,根本没必要担心。德国的险资放贷比例大约达到50%,当然监管模式不尽相同,但国外经验也可以给国内保险资金运用提供借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