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林宥嘉,小王子神游在路上

2011年07月31日 01:06 来源:TimeOut北京·消费导刊

  这个红遍华语歌坛的24岁青年,状态悠哉、个性散漫、歌声迷幻,仿佛来自外太空一般。一直按慢半拍的速度“神游”在路上,而下一站,是北京。

林宥嘉林宥嘉

  见过林宥嘉的人,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俊美、大眼的卡通化长相,温柔善良的脾气,还有几分大智若愚的木讷。这个红遍华语歌坛的24岁青年,状态悠哉、个性散漫、歌声迷幻,仿佛来自外太空一般。一直按慢半拍的速度“神游”在路上,而下一站,是北京。

  林宥嘉的两岸生活地图

  北京:不逛街,只是吃。

  绿茶餐厅:因为王菲喜欢吃啊!所以我也推荐。

  辉哥火锅:那是我在上海的最爱之一,北京也有啊。

  利群烤鸭:许多明星前辈都跟我推荐过,这么老北京的店,很有民间历史派头。他们家的烤鸭真的很酥嫩。

  南门涮肉(日坛路):这个不多说了,你们比我清楚,我是个大俗人。

  台北:

  建国北路和锦州街的交叉口:这个地方经常出没大明星,所以可以边吃小吃边追星。

  基隆庙口:著名的小吃夜市,去了就知道了。

  “你们不要把我看得太平凡,我比你们想象中的更厉害,也比你们想象中更快乐。你们觉得很正常的事情,我会快乐好几倍,比如到人群中吃饭、看电影,享受平庸正常的生活。我也有些快乐是你们做不到的,比如让万人跟我一起举手,那种力量你们没有!” 面对TimeOut的镜头,林宥嘉如是说,也算为自己下个月起的内地巡演“神游”演唱会做开场白。

  尽管气质温文,但言语多少有几分年少轻狂的味道,也难怪,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还是不识愁滋味的多梦年华。更何况,他的偶像之一,就是“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林宥嘉有这个挥洒青春去“神游”的权利和资格。

  台湾站:我很土,但很牛很快乐

  他的眼睛大约有常人的两倍那么大,忽闪忽闪的。个子不高,发型很“王子”,说话极慢,懒懒散散的台湾腔。突然想到什么时会睁着很大的眼睛,专注、又断断续续断片儿似的描述。直视你时尽是坦率,但也会掠过一些明明白白的狡黠。前提是从语速、思绪、举止,都神游得很。

  大街上到处都蔓延着他的歌,就像一种传染病。但在流行的表象上,林宥嘉有一颗慢悠悠的文艺内心。他最爱的华人音乐人名单里,一直有陶;有二陈:陈绮贞、陈奕迅;有苏打绿。这些名字足以说明了他的归类:台北文艺男青年。他爱音乐、爱电影、爱拍照、爱琢磨、爱服饰搭配,唯一不文艺的是:不怎么纠结。“不愿意看到好歌被遗忘,宁可与冠军失之交臂,也要让好音乐被听见!”出道伊始,他就有如此健康的心态,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我一定要知道别人不喜欢我的地方在哪里,不会一直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难说他可以红多久,但保持这种健全的人格,林宥嘉的人生应该可以走得稳健而愉快。

  2006年,台湾首届《超级星光大道》,这个来自台湾南部小地方的19岁男孩征服了所有人,并从此以火箭速度蹿红整个华语歌坛。“而在此前,我都还没有坐过飞机啊!”?也仅在高中任职乐团当过主唱,大学在高雄的餐厅里驻唱的经历,也直到餐厅失火停业被迫结束。“很多东西千万不要归类,不要以为一个人去酒吧驻唱,他就是很懂世故。我当时的目标不是酒吧,而是海边。纯粹是为了享受大海和大自然才去驻唱的。至今都不喜欢别人说我在酒吧当过歌手,那是用音乐来讨生活的意思。”

  不过在吃这回事上,林宥嘉喜欢归喜欢,但也是求简单清淡。作为宅男,有没有宅着连餐厅都不愿去的时候?当然。林宥嘉在家最擅长的大餐是炒泡面:“先煮,然后沥干,最后再炒。我本来不怎么喜欢吃泡面,但这一趟出来就特别想吃。我也会做荷包蛋,像是平常家里煎的,还有在餐厅吃的那种湿湿的scramble egg,但是不好吃啊。一个人时也会选择煮冷冻水饺,这样又方便又快捷,谁说冷冻水饺就一定不好吃啊!”

  至于运动,“如果我不做歌手,很有可能就跟儿时朋友们一起持续练举重,或许我会成为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后拿了冠军也说不定呢。”虽然文雅清秀,但在不用回避地换衣服的拍摄瞬间,还是能从他那个看似单薄的身板上窥探到一些结结实实的肌肉块头,以肩膀、胳膊最为明显,被衣服遮蔽的胸前还有若隐若现的两块胸肌。

  原来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少年,因为选择和放弃而痛苦的故事。“我小时候还学过钢琴,但学了七年还是不会弹,因为我一心只想练剑道。当年打全台湾的比赛,拿到了前八。现在除了唱歌,最大的一技之长是弹吉他,可以一个人弹上很久”。这个三心二意的人剑走偏锋倒是歪打正着,小时候的梦想在陶出现的2000年前后就差不多重新树立了,不再想着举重,不再想剑道,而是很快踏上了歌手之路,用极短的时间成了名,于是中华台北就少了这么一位未知数的举重冠军。

  北京站:这里很威武 我很有爱

  林宥嘉心目中的北京是一个庄严厚重的大城。初来时他看这里一切都养眼、好奇、敬畏,连北京很致命的蜗牛交通,都被他平平淡淡地一笔勾销了,甚至成了优点:“堵车时刚好可以睡大觉啊,感觉真棒!”

  “第一次来这里,老板告诉我在北京很难开唱。但是来了以后才发现,北京其实不是很难开唱,而是因为这个城市更爱摇滚。慢慢几次再来发现,我整个人也跟着都变摇滚了。北京整个都是很威武的、大线条的结构。之前我们在北京做音乐会,舞台都是木地板,踩起来嘎吱作响,很酷。”他喜欢北京,因为这里有摇滚乐,有汪峰,有直白的愤怒和最脆弱的纯情。

  在林宥嘉看来,以汪峰为代表的北京摇滚男都很Man,爷们儿。这在塑化剂泛滥的台湾是比较缺乏的形容词;在这里的摇滚族身上,却比比皆是,这让小林同学心驰神往。既然志同道合,为什么不去见见老大哥切磋切磋?“我觉得也许我和汪峰远远地感应一下就好了。”顷刻之间,他又切换到了一个理性的粉丝角色模样。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热带海岛最南端的岛民,林宥嘉在少年时期就一直憧憬雪。第一次见雪是在一个突降小雪的内地南方城市,那些雪花飘下来时袅袅婷婷,可片刻就因为温度不够低而迅速转化成一片泥淖,“感觉好失望啊!觉得雪好丑,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直到后来,在一个冬天第一次来了北京,才见到真真切切的雪景,“当时就发自内心觉得北京好美,尤其是湖面上结冰时。”

  在他看来,北京的美还在建筑上,长安街两侧的老建筑物,感觉都是古今写意的真实背景,原汁原味,很中国。而上海和台湾的建筑特色就比较洋,中西交融,不够纯粹。

  他没串过北京的胡同,但去年十二月去的圆明园还是印象深刻。“当时是傍晚,天气很冷,我看见了圆明园十二生肖流失文物的海报,就站着看了半天”。

  北京不仅有地下摇滚乐,地上还有连绵了千年的文化历史。林宥嘉说北京的方方面面都让他有炎黄子孙的感觉,在这里就可以直接找到中国的根。“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中国元素是很稀有的,所以来这里后让我觉得回归了。上次感受的文化是去胡同里的繁星戏剧社看了看话剧和京剧。里面有很多老外,有的地方卖很多乐器和效果器,有些效果器在台湾都没有人进的,所以感觉北京玩音乐的人还是很多”。千言万语,北京最吸引他的地方还是:这里有很多音乐人。不只有汪峰,还有无名摇滚英雄。李宗盛、黄大炜为什么也北漂?“很多音乐家现在都很洋派,而住在北京能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的中国根。”

  至于吃,林宥嘉“到北京后我就很好奇,平常北京人在家里都吃的是什么菜;台湾每个地方的家常菜都不一样,所以我比较想看,北京的家常菜是什么颜色的”。目前的他,最喜欢南锣鼓巷里的“老瓷瓶酸奶”。除此外就是冬天满大街的糖葫芦,“很冰、很硬”,完全是大冬天里的感官直觉。但比较有挑战性的小吃,比如豆汁儿、炒肝儿的,因为时机不对,他至今还没能勇敢尝试过。但就冲他学京腔儿化音的惟妙惟肖,估计为期不远了。

  林宥嘉Q&A:

  TO:自由行了,推荐一下台湾的好吃好喝吧!

  我经常喝青草茶。味道像平常饮料,冰着喝起来感觉很爽,非常止渴。我老家屏东有一道菜叫咸酥鸡,推荐给在北京的你们。

  TO:还会不会有时间到KTV去K一下?

  都觉得应该不会,可我还是会去KTV啦,就是全部点自己的歌,然后来赚钱。其他歌手的话,肯定要选陈奕迅嘛!——可是只是脑中晃过,点的还是自己的歌。哈哈!

  TO:30岁时的事情有没有想过?

  就希望那时能跟吴彦祖一样帅。

  TO:你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去更多不同的地方游玩,拍一些搞怪的留影和风景照。我希望每天睡得很足,可以吃早餐、做运动,做一点东西,然后下午再吃、晚上继续吃,然后睡觉,隔天再起来,周而复始,维持健康的体态和精神。

  TO:对感情有何期待?也是台湾人通常喜欢的随缘吗?

  只希望她是个女的。身高啊、月收入啊等,一切随缘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TimeOut北京·消费导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