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莱昂纳多:我就是喜欢复杂的角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01:05 来源: 外滩画报

  出演美国联邦调查局首任局长的约翰·埃德加·胡佛,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挑战好莱坞明星制度的重要一步。在好莱坞,如果演员专注于拍传记片,意味着他个人性格的模糊,从而导致观众对他兴趣的减弱。不过,迪卡普里奥却有挑战自我的资本。

今年的奥斯卡对迪卡普里奥而言,无疑是个耻辱。他在去年的两部卖座影片《盗梦空间》与《禁闭岛》里都饰演了精神分裂的男主角,却未得到一项影帝提名。如今,被视为好莱坞中生代型男演员中演技最好的莱昂纳多,渴望出演更加复杂的角色  今年的奥斯卡对迪卡普里奥而言,无疑是个耻辱。他在去年的两部卖座影片《盗梦空间》与《禁闭岛》里都饰演了精神分裂的男主角,却未得到一项影帝提名。如今,被视为好莱坞中生代型男演员中演技最好的莱昂纳多,渴望出演更加复杂的角色

  一方面,他从童星一路走来,角色的变化是和他个人的成长与转变相呼应的;另一方面,迪卡普里奥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也不与好莱坞的社交圈有过多往来,使得他能够成为一个“高于生活”的演员。

  当我们谈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时,我们谈论什么?是《泰坦尼克号》和《海滩》中的英俊小生?还是《纽约黑帮》和《无间道风云》里的黑道混混?抑或是《革命之路》和《禁闭岛》中陷入中年危机的神经质大叔?

  尽管自《猫鼠游戏》以来,迪卡普里奥一直在尝试亦正亦邪的角色,但俊朗清秀的外表和《泰坦尼克号》(对于年级稍长的观众来说,或许还包括《成长的烦恼》)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让他始终摆脱不了“偶像派”的归类。看看他的获奖履历,你会对这个推断更加肯定:一长串的奖项提名,除了“青少年选择奖的最佳银幕骗子奖”之类不找边际的奖项之外,值得称道的只剩下凭借《飞行家》获得的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以及凭借《罗密欧与朱丽叶》赢得的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而这两个奖项,在人们介绍迪卡普里奥的时候鲜被提及,因为他是“偶像派”嘛。

  然而,这个令人尴尬的情形可能会随着新片《胡佛传》(J.Edgar)的上映有所改变。《胡佛传》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第三十二部影片,也是迪卡普里奥第一次与他合作。该片十一月初上映后,尽管获得的评价不尽相同,但媒体对迪卡普里奥的表演却出奇一致地大加赞赏。《纽约时报》的电影记者布鲁克斯。巴恩斯认为,凭借《胡佛传》中的表演,迪卡普里奥又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是板上钉钉的事,甚至还很有希望为他赢得第一座小金人。

  胡佛:任期48年的联邦调查局局长

  对于“万人迷”迪卡普里奥来说,《胡佛传》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次,他终于出演了一个丝毫不讨人喜欢的角色。如果说观众们对他扮演的胡佛还有什么非负面的情绪,那也只是同情和怜悯,这和迪卡普里奥此前饰演的任何角色都不一样。

  在美国历史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胡佛:一位是第三十一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他于1929年至1933年期间担任美国总统,是罗斯福的前任;而约翰。埃德加。胡佛——可能是更著名的,也是对美国政治、社会、历史影响更深的那个胡佛——则是联邦调查局(FBI)的首任局长,他掌管联邦调查局长达48年,历经从柯立芝到尼克松八位美国总统的任期。伊斯特伍德的《胡佛传》正是这位富有争议的联邦调查局局长的传记片。

  “我知道他,是因为他改变了美国调查局。现在,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重要、最有效率的警察机构。而这一切,都是他凭一己之力完成的。”迪卡普里奥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改变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刑侦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身份记录系统。”

  1924年,年仅29岁的胡佛出任联邦调查局的前身“司法部调查局”的局长。在他接手时,美国国内各种暴力性的犯罪层出不穷,重大的劫案、凶杀案、爆炸案接连不断。而美国警察的素质在当时也良莠不齐,警察系统内部充斥着贪腐弊案。胡佛上台后,整肃了警察队伍,尤其是打造出了“调查局探员”这样一支精英警察队伍。胡佛尤其注重调查局的公众形象,他操纵媒体甚至是好莱坞大制片厂来推广“调查局探员”的形象。这一推广行为的影响延续至今,“调查局探员”早就成为一个独特的美国大众文化符号。

  不仅如此,胡佛还改变了美国的刑侦体系。在1920年代,美国的刑侦体系仍较为原始。胡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指纹库和刑侦科学实验室,他还坚持让警员佩枪,要求警员接受系统的训练。现代人很难想像,在此之前,这些如今看上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完全不存在。

  《胡佛传》就是按照胡佛走上权利舞台的时间线索展开的。影片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1919年无政府主义者对时任司法部长米切尔。帕尔默的炸弹袭击,以及1932年的林德伯格绑架案。胡佛对这两起事件的处理使其成为政治舞台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尤其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绑架案的后者,它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辛普森案与克林顿弹劾事件影响的总和。

  在追逐权利的过程中,胡佛对个人形象和权利的迷恋也日益加深。他不仅自己常常在媒体抛头露面,还时不时打压那些可能挑战自己权威的人——梅尔文。珀维斯就是一例。珀维斯探员是胡佛一手提拔起来的得力干将。胡佛让他担任调查局芝加哥分局的局长——芝加哥是当时犯罪频发的地区。在此后几年中,珀维斯连续破获了“娃娃脸尼尔森”案、“漂亮男孩佛洛依德”案,并亲手抓捕了大盗约翰。狄林格(电影《公众之敌》即根据“约翰。狄林格”案改编拍摄,由约翰尼。德普出演狄林格,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珀维斯),一时声名大噪,风头盖过胡佛本人。胡佛借机排挤珀维斯,迫使他辞职。最终,珀维斯被发现惨死家中。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结论是珀维斯开枪自杀,但阴谋论者称,是胡佛指示人枪杀了珀维斯。

  “胡佛对权利有一种极端的掌控欲。为了保住权力,他不惜做出任何事。”迪卡普里奥说,“所以,他才能改变我们这个国家,并且让所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犯罪活动的人患上妄想偏执症。”

  胡佛还把自己对权利的迷恋和对工作和国家的忠诚混淆在了一起,这也是历史学家在评论胡佛时最富有争议的一点。1950年代,共和党众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共运动,并且成立了臭名昭著的“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胡佛的保守派立场使得他和他的联邦调查局也成为反共运动的得力帮手。麦卡锡主义时期,联邦调查局动用各种手段——恐吓、非法监听——打击各界人士。

  在麦卡锡失势后,他们仍然对民权运动领袖实施了同样的控制手段。而历任美国总统在上任之前都逃不过被胡佛做一番“背景调查”。甚至,在他们上任后都逃不过胡佛的监听。据说,尼克松在听到胡佛去世的消息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快点把他监听我的录音拿来!”在《胡佛传》一片中,伊斯特伍德花了大量篇幅描写胡佛与马丁。路德。金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还有胡佛监听马丁。路德。金偷腥的片段(这个事件并非影片杜撰,而是历史事实)。在影片预告片中,伊斯特伍德也特意加上了胡佛用监听录音要挟肯尼迪总统的片段。

  胡佛至死都没有离开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职位,任期长达48年。针对胡佛超长任期导致的权力滥用,美国国会在胡佛去世后第四年的1976年通过法案,规定一届联邦调查局局长的任期不得超过十年。

  迪卡普里奥:挑战好莱坞的明星制度

  今年的奥斯卡对迪卡普里奥而言,无疑是个耻辱。他在去年的两部卖座影片《盗梦空间》与《禁闭岛》里都饰演了精神分裂的男主角,却未得到一项影帝提名。如今,被视为好莱坞中生代型男演员中演技最好的莱昂纳多,渴望出演更加复杂的角色。

  “当我发现自己无法马上定义一个角色,并且觉得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时,我就会接受这个角色。”迪卡普里奥说,“我就是喜欢这些复杂的角色。仅此而已。”在拍完《盗梦空间》后,他足足花了十八个月的时间挑选剧本,最后选中了《胡佛传》。

  伊斯特伍德对迪卡普里奥的这种偏好也非常欣赏:“莱昂纳多本可以多拍一些枪战类型片多赚些钱,但他说自己喜欢挑战。饰演一个与自己毫无共通之处的角色,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好莱坞显然不喜欢这种挑战。尽管如今的明星制度与克拉克。盖博、詹姆斯。斯图尔特的那个时代不同,但既然它仍然作为一个制度存在,那就必定有一些“潜规则”:好莱坞喜欢性格鲜明的明星。

  “现有的体制喜欢把明星定义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一旦他们在某个角色上取得成功,那接下来只要重复就是了。”《胡佛传》的制片人之一布莱恩。格雷泽说,“要拒绝这种重复的诱惑真的很难。很多人都害怕挑战。”

  但也有人担心迪卡普里奥陷入另一个极端——频繁出演各种传记片。从传言来看,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在《胡佛传》之后,迪卡普里奥将主演《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此之后,他很有可能第五次与马丁。斯科塞斯合作,主演关于美国流行歌手弗兰克。辛纳屈的传记片。

  由于各个传记片的人物迥异,如果演员专注于传记片的拍摄,就意味着他的个人性格进一步地模糊,从而导致观众对他兴趣的减弱。在明星就是一切的好莱坞,这简直是一场灾难。美国威斯里安大学电影研究学院的主任吉妮。巴辛格称这种现象为“保罗。穆尼现象”。保罗。穆尼是华纳兄弟1930年代的头号男星。他曾主要过《疤面人》(Scarface)等一系列叫好又卖座的影片,甚至还凭借着《万世流芳》(The Story of Louis Pasteur)赢得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但频繁出演包括《左拉传》、《亡命者》在内的传记片中的历史人物,让他很快就被好莱坞抛弃。

  不过,迪卡普里奥却有挑战自我的资本。一方面,他从童星一路走来,角色的变化是和他个人的成长与转变相呼应的;另一方面,迪卡普里奥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也不与好莱坞的社交圈有过多往来,很少暴露在公众眼前的私生活,使得他能够成为一个“高于生活”的演员。按照巴辛格的说法,“他总能够让观众信服他的角色,这是一种天赋。”

  除了要面对角色类型上的挑战,在拍摄《胡佛传》期间,迪卡普里奥还要接受身体上的考验。由于《胡佛传》中有很大比例的戏是关于胡佛晚年的,因此,迪卡普里奥必须通过化妆才能完成形象上的转变。每天,迪卡普里奥要化妆五个小时,才能满足造型上的需求。造型师要给他带上面具,嵌上金牙齿。幸好迪卡普里奥本身就有一些婴儿肥,才让化妆过程没有变得更麻烦。

  迪卡普里奥当然也没有忘记对胡佛做一些研究。他飞去华盛顿参观了司法部和胡佛故居。他还找到了唯一在世、与胡佛长时间共事过的下属,做了好几个小时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他特别关注胡佛的一些生活细节:他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说话的,手的动作是怎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什么?他还试图从历史资料里还原胡佛。除了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料外,他还找来了胡佛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记录,揣摩他的语气和习惯用语。

  对于胡佛这样一个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即便做足了功课也很难准确拿捏。迪卡普里奥希望能通过精神上的共鸣来激发自己的表演。他想到了比利。怀德的《日落大道》:同样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以自我为中心并迷失在自我中的主人公。他还建议伊斯特伍德用《日落大道》的方式来处理旁白,效果甚佳。

  《胡佛传》上映之后,立即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其说是这部影片惹人瞩目,不如说是胡佛的生活——更确切地说,是他的性取向——引起了热议。

  一直以来,胡佛与他的副手克莱德。托尔森(由《社交网络》中饰演温克莱沃斯兄弟的艾米。汉默出演)的关系令外界颇为感兴趣。他们住在一起,每天一起吃饭(每一顿饭),还一起度假。并且,两个人还都没有结婚。胡佛去世后,把自己的房子留给了托尔森。两人最后还一起葬在了国会公墓(他们的墓地相隔不远)。

  尽管自胡佛去世后,媒体就煞有其事地公开猜测两人关系,但却一直遭到官方的矢口否认,甚至有人说,这是苏联为了扰乱美国人民心放出的谣言。联邦调查局说,为了保护胡佛的安全,他们也始终派人二十四小时监控胡佛,从来未发现有这种迹象。在影片拍摄期间,联邦调查局退役特工社团和胡佛基金会还特意向片方致电,要求他们“妥善处理”这个“具有争议的问题”。事与愿违,胡佛与托尔森的关系贯穿全剧。在一段对手戏中,托尔森还在与胡佛大吵一架后吻了对方。而影片预告片中还特意加入了胡佛在汽车中握住托尔森的手的镜头。让那些胡佛捍卫者更加恼怒的是,影片还暗示了胡佛“异装癖”的倾向:在胡佛处理母亲去世后的衣物时,他举起一件裙装在自己身上比弄了下。

  不过,伊斯特伍德还是对这个问题做了克制的处理。他并没有在电影中公开地支持这个观点,只是含蓄地表达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是否是同性恋,这个留有观众判断。我只想表现出他们是不能分割的一对伙伴”。

  P= Phil Thompson  

  L=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译/鹿西)

  P: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你对胡佛的印象是怎样的?拍完以后,你的想法有什么转变吗?

  L:一直以来,他都被描绘成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不仅仅是神秘,他可能还是美国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大笑)。他像牛头犬一样。我知道他,是因为他改变了美国调查局。现在,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重要、最有效率的警察机构。而这一切,都是他凭一己之力完成的。他改变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刑侦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身份记录系统。理所当然,我一直对他这个人很感兴趣。我想了解是什么驱使他做了这些,他在麦卡锡主义时期和民权运动时期都做了些什么。

  P:为了出演这个角色,你都做了哪些功课?

  L:啊,非常多。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给了我许多书,都是些启发他写出这个剧本的书。不同的书对胡佛的个人生活、历史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评价。有些书侧重于他早年的林德伯格绑架案,有的则主要是讲“红色恐慌”时期或是他晚年的。我尽可能多地阅读这些史料。我还去了东海岸寻找他的足迹,这次旅行让我受益非浅。我去了他的故居和他去世的地方;我还去了联邦调查局,坐在他曾经工作的地方。我也去了他每天都去的餐厅,尝试体验几天胡佛的生活。他的生活很有规律,也很枯燥。他每天做着同样的事、点同样的菜。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寂寞。

  P:胡佛时期的美国和现在完全不同,不是吗?

  L:确实是不同的时代了。在他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公职人员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

  P:听说你还用YouTube作为研究工具?

  L:当然(大笑)。YouTube上面有一些J。埃德加。胡佛晚年的视频,虽然只是些片段,但都很珍贵。在一段他关于抓捕罪犯的演说视频里,我发现了些有意思的东西。演说开始时,他直视着镜头。后来,他们切换到了右边的摄像机。在切换过程中,他一定以为自己不在摄像机范围内,于是他挠了挠脸,然后又正襟危坐起来(大笑)。他放松的这三四秒实在太有趣了,而且这个瞬间被我捕捉到了,我想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所以说,YouTube真是太棒了。

  P:对于你个人来说,胡佛时代的美国有什么吸引力吗?譬如说,社会运作的方式,或者是道德标准的建立?

  L:在我看来,那个时候,旧西部时期和牛仔时期的残余仍然存在。胡佛刚上台的时候,很多美国人仍然将那些罪犯视为英雄。人们崇拜这些在州与州之间游窜、抢劫银行的江洋大盗。这些强盗虽然劫富却并不一定济贫,所以才会有《国民公敌》(1931年的犯罪片,由詹姆斯。卡格尼主演)和《疤面人》这样的故事。这些可怕的罪犯被公众美化了。他们并没有接济穷人,却被认为是保罗。班扬式的人物(保罗。班扬是美国神话中的巨人,一个传奇英雄)。这就是那个时代舆论的心态。

  P:J。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对美国社会有深远影响的人。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L:那个时代的人,虽然不能说是将法律置之度外,但在运用法律时仍然有一种鲁莽劲。那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时代的残余”。他来自那个时代,所以他想要改变,想要重新掌控这个国家,使得美国变成一个更好的国家。他确实做到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人们一开始不愿意去吃油腻的汉堡,但一夜之间汉堡店变成了白色的城堡、店员也穿上了白衣服戴上白帽子,于是汉堡就突然变得受欢迎了。胡佛也一样。那个时候,警察通常被认为是中饱私囊的,经常敲诈勒索,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整个警察系统都腐败透了。但胡佛上台后,这个部门里的所有人都得穿戴整齐,所有人都必须变得有绅士风范。他们必须品行端正、不喝酒、不抽烟、不招娼。他给联邦调查局带来了新的面貌,这种良好形象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如果他们在调查你的话,只会暗中行事。当他们出现在你眼前时,他们始终是一支精英部队的形象。

  P:这让人变得偏执。

  L:是的,这的确让人变得偏执。即便你还没有,他们也会把这种感觉强行灌输给你。

  P:你的意思是,他们仍然是神秘的吗?

  L:不。我只是想说他彻底改变了警察队伍。不仅如此,他还要改变电影。刚上台的时候,他说,“好,让我们来把这些美化强盗的该死的电影统统扔掉。詹姆斯。卡格尼不能再演江洋大盗了,他得来演联邦调查局的探员。”然后他就插手华纳兄弟制作的影片。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这就是为什么他马上除掉梅尔文。珀维斯的原因。他对珀维斯说,你不可能成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必须是我才能做老大。当他成为局长后,珀维斯被贬为文职,后来饮弹自尽。他用来自杀的那把枪据说还是十五、二十年前他用来抓捕狄林格的那把。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胡佛对权利有一种极端的掌控欲。为了保住权力,他不惜做出任何事。所以,他才能改变我们这个国家,并且让所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犯罪活动的人患上妄想偏执症。

  P:你提到很多关于偏执的事。这让我想到9.11以后,这种恐惧感也同样弥漫在空气中。你认为这和胡佛那个时代有关吗?

  L:我认为布什政府正是编剧兰斯灵感的来源。这并不只是简单的个人权利受到国家的干涉,更重要的是,当政府缺乏监督和制衡时,他们竟会如此地顽固不化、竟会在面对批评和反对时如此坚持己见。那是促使兰斯写出这个关于J。埃德加。胡佛的故事的原因。胡佛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向世界宣称要强制法律的执行,要把共产党赶出美国。他说要重塑民主。他还把这种“理想”带到了民权运动时期,强加在马丁。路德。金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由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抗争组织)上,强加在黑豹运动(由黑人组织的民权抗争运动,主张积极的防卫权利)上。当这个国家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他又说,“不,不,不,这是一场共产主义运动,这是一场政治起义,必须停止。”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听别人的批评,也没有被监督和制衡。结果是,他的职业生涯最终以失败告终。

  P:对于你来说,出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L:克林特的节奏非同寻常的快。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他想让你时刻准备着,让你不做太多修饰地用直觉来反应。他并不喜欢排练,我也不觉得他喜欢表演(大笑)。我认为他希望你用心来表演。拍摄现场人非常少,我称之为“精锐部队”,基本上就只有伊斯特伍德和他的监视器,还有摄影师、副导演和几个工作人员,就这些了。他想要消除所谓的“第三堵墙”,他不想让演员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场景里,或者感觉旁边的人在看你演出。所以他就不让片场里有那么多人。他没有太多的顾问。如果他觉得自己通过监视器看到的东西是他喜欢的,那这个镜头就通过了。

  P:你觉得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个怎样的导演呢?

  L:在我合作过的导演中,他是最凭直觉行事的。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真是一种奇妙的经历。所以,他对演员很好。有时候,他也会有一些复杂的要求,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些很基本的东西。他会说,“看,我相信你的表演,也很喜欢你的表演。但你可以表演地更快一些,或是更慢一些;更强烈一些,或使更愤怒一些。总之,给我更好的表演。”他说话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他会肯定你的表演,但也会让你做得更好,所以我喜欢和他共事。

  P:身体上的挑战呢?这些用来易容的化妆,是不是也很麻烦?

  L:是的,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个挑战。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最后几周,我们要集中拍老年胡佛的戏。感谢上帝,我不用翻来覆去地拍这些。这些易容的化妆简直要让我患上幽闭症了。因为要一层一层地化妆,于是我的体重也增加了不少。(大笑)而且并不只是身体层面的,我还必须要有这种和身边人共处了五十年的沧桑感,必须要表现出对自己所信的固执,让他标称名副其实的恐龙。有一场戏是老年胡佛和年轻的约翰.F。肯尼迪交谈。我必须表现得像在跟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说话。你要说“像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这种话,要减缓心跳(笑),进入那种完全不同的心境。当我想要挣脱这些化妆重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时,那种幽闭症的感觉又会来袭。那真的很困难,非常难。

  P:这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伊斯特伍德先生认为要在多大程度上来表现这段感情呢?关于你和克莱德的关系,他又是怎么和你们讨论的呢?

  L:我们并没有谈论太多与此相关的事。我们就这么拍了。这就是他的套路。他指望你来拍的时候已经做足了功课,已经明确想要什么。他希望共处一室的两个演员用各自的方式来一起表演。我和娜奥米。沃茨以及艾米。汉默演对手戏之前,先和他们讨论一下我们的角色关系。但克林特坚持我们不应该排练,所以我们只是想像各自的角色是怎么样的。我必须想好怎么样从我自己角色的角度出发,怎么样来表现被压抑的情感——这正是他一生都在做的。这些人都没有结婚,克莱德。托尔森没有结婚,J。埃德加。胡佛没有结婚,海伦。甘地(胡佛的秘书,由娜奥米。沃茨扮演)也没有结婚。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工作,没有私生活。那是一个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年代(笑),他们都像神职人员一样,只不过不是牧师而已,但他们仍贡献了一切。

  P:J。埃德加。胡佛是同性恋吗?

  L:是的,否则他就不会穿着裙子化着女人的妆参加派对。他对认为自己是同性恋的想法非常敏感,他对任何事都非常神经质。他一生只是日复一日、两点一线地上班,这些没有改变的地方让他有一种安全感。认为他会公开同性恋身份是很荒谬的。

  P:但他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打开心扉,不是吗?

  L:他一生都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允许自己有私生活。这种控制也许对他的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他抑制住了自己对生活的愤怒。

  P: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L:我认为没有人知道真相是什么。在我做过这么多研究,和那么多人聊过以后,也许我可以告诉你发生过什么、没发生过什么。但如果你去和联邦调查局的人,或是其他什么人谈的时候,他们又会告诉你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同性恋关系。这些人服役于国家,他们是相当职业的,他们会说,你疯了吗?但我相信他们确确实是是同性恋,还是相当般配的一对。你看,他们每天一起开车上班,一起吃午饭,一起吃晚饭,还住在一起。他们都没有结婚,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曾经和任何女人有过恋情。他们一起去佛罗里达和棕榈泉度假,周末也总是粘在一起。胡佛去世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留给了克莱德。托尔森。他们死后又葬在了一起。他们生在一起,死在一起(笑)。我认为,我们要着力刻画的是,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如果两人之间的确有爱意的话,我们也不直接表现出来。我们把答案留给观众,让他们去想门合上以后的故事。我们试图表现出两个明显互相有强烈感觉的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两个人共处了一生,相互之间不可能没有这种强烈的关系。门背后的故事就是他们俩的事了。我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活着的人知道答案。

  P:有的人称奥斯卡是一场战争,你这次的表演也绝对是够得上级别的,你计划通过什么样的宣传方式吸引奥斯卡的注意呢?

  L:事实上,我认为这全部待由别人来评判。最后,评判的标准就是他们是否觉得你的表演够出色。对于所有已经公映、或尚未公映的影片来说,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和激动人心的说辞,或是某人认为谁会得奖的论调,都是无用的。这不是谁能掌控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值得关注,他当然会说出来表示支持。但当他最后拿到选票,要做出决定时,那就不是某一个人能控制的了。如果有谁觉得自己能操纵结果的话,那他真是傻透了。

  P:但在此之前,你必须要做很多,不是吗?

  L:最近,我一直在澳大利亚工作。我只是这周才回来宣传这部电影,这正是我现在在做的。(笑)

  P: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非常独特,也很擅于折衷。在你看来,他为什么想要拍这部电影?他又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新一代的观众会从这部电影中获得什么?

  L:你知道,这非常有趣,其实我就是你所谓的“新一代”,而他自己并不是。他看待J。埃德加。胡佛的角度和我完全不同,他和胡佛是同时代的人。所以,他把自己对胡佛的印象,以及自己从胡佛上台以来听到的各种传闻都添加到电影里来。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生活中,胡佛就是那个躲在幕后监听人们、获取秘密、检查每一任总统背景、提防外国侵略和国内暴动的人。伊斯特伍德说胡佛就是那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角色。与此同时,他对胡佛也相当尊敬,尽管他知道在胡佛职业生涯晚期非常腐败。相比之下,我对胡佛的了解就少很多。通过我的研究,我发现他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追寻他母亲关于禁欲的信仰。他知道什么东西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对的。但他是个极右翼的人,他会用任何可能的方法来保护这个国家。他不听从劝告和批评,不能容忍别人对他计划和动机的攻击。从麦卡锡主义时期到反谍运动中他对民权运动领袖的迫害,他都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监督和制衡是我们这个国家建立的基石,如果缺少它们的话,我们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处境。正如我前面所说,布什政府正是达斯汀。兰斯。布莱克创作的灵感来源。在兰斯看来,胡佛也是美国历史上未受到监督的政治人物之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