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手机暗战:无网不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10:3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陈净 实习生 杨颖君  发自上海

  纵观国内这一波手机浪潮,我们发现随着更多的互联网“基因”被转入手机产品,依托互联网的技术,频繁与消费者互动,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中国手机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包括销售方式、盈利模式以及软、硬件融合的变革

  12月20日,小米科技(微博)正式宣布将与中国联通(微博)携手推出联通定制合约机。同日,百度与戴尔(微博)也发布了“百度·易”平台的智能手机。这并非有意,却是国内层出不穷的概念手机发布一次不小心的“撞衫”。

  国内手机业在沉寂一段时间后,似乎又迎来了发展高潮。小米手机(微博)日前3个小时销售完了10万台手机;魅族手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11家销售店面;OPPO手机请来了莱昂纳多做代言,而中兴华为(微博)则与移动、联通紧密捆绑,推出各款合约手机;连阿里巴巴(微博)也联合手机制造商天宇推出了“阿里云”手机。

  在苹果的强大压制下,国产手机这朵野百合也有了春天。小米科技CEO雷军(微博)表示:“未来智能手机行业将重演30年前PC产业的景象,苹果将再一次变成小众的产品。”苹果如果再次小众化,国产手机能挑大梁吗?

  手机无“网”不欢

  “除了通话与短信功能,随着更多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加入,基于中国巨大的移动互联网消费人群,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变化将借助互联网,给市场带来包括从销售方式、盈利模式以及软、硬件融合的巨大变革。”有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这个过程就如同此前亚马逊(微博)、苹果给出版业和软件销售业带来的革新一样,假以时日,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在今后或许将在世界范围内给一些国际个人移动终端品牌带来冲击。”

  以小米手机的网络销售为例,据雷军介绍,小米手机的独特性在于其营销模式:一是低成本渠道,通过网络订购(现在加上了运营商渠道),不走传统渠道。二是低成本营销,完全是口碑相传推动,没有传统的广告营销。

  兴业证券(微博)通信行业分析师李明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除了小米,魅族、OPPO等国内品牌也都在运用线上线下双渠道的销售方式拓展自己的用户群。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与实体渠道的融合,将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面对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手机的互联网营销将不再是仅仅放在电子商务网站上销售这么简单。”李明杰向记者指出,“这将是个系统工程。”

  互联网“基因”移植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手机制造商为自己的产品注入了更多互联网元素。”李明杰表示,“而且软件公司、互联网服务公司向下游手机硬件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今后手机制造商的互联网基因多少将成为整个手机制造业后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基因’的本质,一些大品牌往往是先打品牌,服务跟进,但今后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和小米一样先做服务,再树品牌的手机制造商。”李明杰表示,“可以说,谁能将这种贴近用户、倾听需求、满足需求甚至能令人有‘喜出望外,又在情理之中’体验的‘互联网基因’发挥到极致,谁就能得到更大的市场回报。”

  雷军此前也曾表示,随着操作系统的标准化,每个终端厂商都竭尽全力在追求差异化,但对广大用户来说,高性能未必是高体验,低性能一定不是高体验,他更预言未来整个智能手机的竞争会重演过去30年PC产业的发展和变化,苹果将再一次变成小众的产品,“我觉得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