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17:25 来源:财新网
中国和俄罗斯天然气价格分歧表明,两国在增加国际机构新兴国家代表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长远议题有着一致的目标,但就很多中短期议题,两国却是各有优先、各有想法
【财新网】 (记者 孙慧霞)中国和俄罗斯两年前签订了框架协议,决定从西伯利亚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时至今日,双方仍未签订合同,分歧焦点集中在价格上。甚至在刚刚结束访俄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的直接介入下,天然气合同依然未能达成。由此可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依然是步履艰难。
这一合同事关重大。中俄双方正在进行的东、西线天然气谈判,均为30年的合作。西线每年供气300亿立方米,东线每年供气380亿立方米。计划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总值约占俄罗斯每年GDP的2%,而天然气管道建设则需投资1000亿美元。
中国去年取代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双方贸易额今年将达到700亿美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周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宣布,两国一致同意在2020年将双方贸易额提高至2000亿美元。虽然,俄罗斯一向不喜欢将其定位为能源大国,更愿意标榜其在航天及重工业方面的优势,但能源合作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
俄罗斯需要能源出口市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能源,两者似乎不难达成协议。据英国石油公司2011年度能源报告,中国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据国际能源署最新统计,中国2010年天然气消费与德国相当,成为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伊朗的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而到203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相当于整个欧盟。
巨大的需求规模,以及从地理角度安设至中国管线的经济性,使得中国相信急于将资源转化为金钱的俄罗斯不愿失去中国市场。这也是为何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司认为,合同一签就是30年,价格应该给予优惠;如果东线天然气管道不是为了中国市场,中国不应全部买单。
可是,俄罗斯则坚持,价格要与欧洲市场持平。据俄罗斯之声报道,俄国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俄罗斯要价每千立方米300美元,而中国只愿意支付250美元。
俄罗斯也有其底牌:转向日本。当年与中国签订框架协议时,日本曾对有关项目表示兴趣。日本也有能力向俄提供巨额开发资金,更可能在天然气价格上出高价。此外,今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引发对核能开发战略的反思,使得俄罗斯相信,未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能源消耗大国对传统上安全能源的依赖不会减少,因此也在这个具体时间点上,有了更多“坐地要价”的能力。
在中国方面,目前已有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供应,加上国内通胀的压力,对俄罗斯按照供应欧洲的天然气报价,轻重缓急自然需要拿捏,因此也有不急于达成协议的动力。
除天然气外,中俄两国在石油贸易上也出现纠纷。在中俄5月底6月初第七轮能源会谈前,俄媒体报道说中石油拖欠俄罗斯石油公司货款。根据2009年的“石油换贷款”协议,2011年至2030年俄罗斯通过东西伯利亚石油管道向中国出口3亿吨原油,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从中国获得250亿美元的贷款。从今年年初开始,中俄双方在石油供应量及运费问题上出现纷争。
中俄能源合作对双方意义重大,但彼此让步,就细节达成一致仍需时日。尽管同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俄两国在增加国际机构新兴国家代表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长远议题有着一致的目标,但就很多中短期议题,两国却是各有优先、各有想法。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尽管在新的IMF总裁人选问题上,中俄等“金砖五国”共同提出合格候选人的标准,但却无法就具体人选达成协议。类似地,有关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的问题,最大的噪声不是来自发达国家,恰恰来自新兴经济体。如果说西方世界不是铁板一块,新兴经济体基于历史、文化、制度的巨大差异,更谈不上铁板一块。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