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媒:稀土无助于缓解美中紧张关系

2011年07月11日 10:19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7月5日文章,原题:发现稀土不会缓解美中紧张关系

  只要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建立在竞争基础之上,无论中国是否仍然控制这些有价值的资源,都不会带来什么不同。

  日本科学家说他们已经在太平洋海底发现储量将近1000亿吨的稀土矿,大约是其他已探明全球供应量的1000倍。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稀土生产国。稀土对于生产高科技消费品和军用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攸关日本和美国的安全和经济福祉。中国把自己拥有对稀土近乎垄断的地位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工具来反对更强大的日本和美国竞争者,威胁甚至有时实施稀土禁运,以此进行敲诈。

  这项发现已使很多观察家预测中国对稀土垄断性开采的时代行将结束。自由市场真正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和充足的稀土供应,但是在太平洋1万到2万英尺深的海底开采这些矿藏却是非常不方便的。“像这样的稀土矿需要花费5至7年时间才能开始开采,”德国亚琛大学的矿物学家弗兰兹·梅耶说,“水下矿藏则需要花费更长时间。”

  比普通开矿需要更长时间的部分原因是,以前还没有人试图建深水稀土矿,还没有人知道需要什么必要的技术,而且还没有开发这类技术。然而,《华尔街日报》说这必然会吸引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研发,想办法在深水开稀土矿。但这将不会从根本上妨碍中国积极利用对稀土近乎垄断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利益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一致———正如我们依赖中国的资源、制造业和出口,中国也更加依赖第一世界的工业和消费市场。但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常与我们的外交政策发生冲突。

  在很多外交政策领域里,当前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存在冲突。如果对中国影响力的任何单一部分(比如对稀土近乎垄断的地位)有了潜在的应对措施,那么这些问题当中的任何一个可能都会迎刃而解。但是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和发达国家认为它们双方从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经济崛起证明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零和世界里。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我们的外交政策是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正如约翰·伊肯伯里最近在《外交》杂志上所说,中国对合作性的全球体系是如此依赖,它最终除了支持这一体系外别无选择。激励中国进行合作意味着与中国一道工作而不是反对它,需要赋予中国从合作中受益的理由而不是进行报复的理由。这类转变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不管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都与稀土几乎没有关系。(作者马克斯·费舍尔,陈一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