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2011年07月13日 17:50 来源:新浪财经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

  进入7月,是对上半年经济盘点总结的时候。但是综合各主要经济体数据分析,喜忧参半,各国形势均不乐观,通货膨胀在不同国家像幽灵一样影响着经济的复苏。欧洲债务危机继续蔓延,美国债务危机也有引爆的潜在风险,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作为重要支柱的制造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制造业触底?

  从6月份世界各国公布的制造业经理人指数(PMI)来看,美国6月PMI为55.3%,高于预期的51.9%;德国PMI为54.6;欧元区PMI从5月份的54%降至52%;日本PMI为50.7%,接近10年来最低;印度PMI,由5月份的57.5%降至55.3%;中国PMI从5月份的52%降至50.9%,创下28个月以来的历史低位,逼近制造业出现实质性收缩的临界点。

  再看我国6月外贸情况: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7.9%,增幅低于5月份的19.4%;进口增长19.3%,增幅为28.4%;6月份贸易顺差222.7亿美元,5月份为131亿美元。

  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公布的PMI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是唯一保持上升势头最快的,而中国制造业是唯一下跌最快的。但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势头来看,有下行趋势,中国经济是否有硬着陆的风险?制造业会否触底?

  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制造业跌倒了谷底,产业结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现在是缓慢复苏的时候;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影响最小,恢复最快。在4万亿投资拉动和一系列救助措施的作用力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当拉动作用接近尾声,反作用力开始发力的时候,所带来的问题也就显现出来,这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趋势。不过,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是非常健康,并不会因为对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严厉遏制而大伤元气。

  至于制造业为何有触底风险,主要是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对内主要是企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转型困难;对外主要是宏观调控导致融资难、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严峻挑战。第三季度,中国PMI可能继续在50.0%区间徘徊,到第四季度,情况会有所好转。

  宏观调控为何总是让制造业受伤?

  尽管今年前半年时间,央行已经6次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3次加息,如此严厉的宏观政策却并没有使疯狂的房地产业回归理性。按照目前趋势,年内还可能继续加息,继续采取稳健的宏观政策将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持续到年底,房地产行业不能回调到理性水平,形势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和糟糕。

  预计,第四季度将是经济的分水岭,也是房地产等过热行业出现拐点的时候,宏观调控力度将有所降低,经济将会温和复苏。

  一般都赚得盆满钵满的房地产行业算是有老底熬到年底或者更长一段时期,那么,制造业行业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也许等到房价终于降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制造业可能已经死伤大片,什么灵丹妙药也救不活他们了。可是,制造业为何被房地产行业绑架?

  房地产行业是个投机性很强的行业,一般一个楼盘从拿地到收回现金,也就三四年的时间周期,而利润可以用200%,甚至300%,或许更高的收益来回报,而制造业在时机好的时候,通常收益最多保持在10—20%的水平,已经是非常满足的了。相比较房地产这个暴利行业,制造业是挺辛苦的。因此,有不少制造业企业开始转向房地产业,或者同时兼顾房地产开发。

  国家宏观调控的本意是为了挤掉过热行业的泡沫,却无形之中伤害了实体经济。由于资金流动性减少,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增加。而房地产企业的空置土地挤占了企业大量资金,导致这部分制造业企业再次陷入危机。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部分倒闭的企业是因为介入了房地产行业,当房市不景气的时候,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另部分企业的大部分资金是进入了股市,当股市狂跌的时候,套牢了企业的大笔现金。

  如今,当房市和股市都不景气的时候,资金却被牢牢套住,结果就是“等死”!

  刚刚经历过电荒,民工荒,现在又遇上了钱荒,制造业好比是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在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转型也困难,升级也困难。

  (北京市朝阳区永安东里甲三号通用国际A座806,100022)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