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评论:达芬奇还有多少密码

2011年07月22日 16:10 来源:解放日报

  在央视等媒体的曝光下,以“天价”闻名的家具品牌“达芬奇”被指涉嫌产地和品质造假,一夜之间置身风口浪尖。

  “达芬奇”并非第一个轰然倒塌的“高端品牌”,事件的发展却因为CEO的哭诉、消费者的愤怒和媒体的诸多疑点,颇具戏剧性。

  “达芬奇”也不是市场个案,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跟进,“达芬奇”的神秘面纱已被撕开,同时也掀开了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却不知,还有多少“密码”尚待破译?

  ·观点碰撞·

  ■ “洋品牌”、“高价位”成为当代石崇们自我标榜的凭借,也成了不良商家吸金的不二法门

  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的事件是一场富人忽悠富人的游戏,对于普通人,动辄数万的家?无力问及,这场闹剧倒是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富贵”常被连缀使用,可细究起来,二者依然有区别。“富”是物质外化的象征,“贵”在古时是豪门显宦的专用词,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考量。中国富人数量增长的同时,奢侈品消费逐浪攀高。但是,时而爆出的轰动事件又令人想起:富与贵的鸿沟究竟有多宽?财富拥有了,精神却未必富足。

  今天,炫富已非个案,某些富人一面竭尽所能炫耀自己,一面却审美匮乏、心灵凋败,物质崇拜下的生活,优雅一去不返,剩下的只是穷奢极欲、挥金如土。

  “洋品牌”、“高价位”遂成为当代石崇们自我标榜的凭借,也成了不良商家吸金的不二法门。重构精神世界,创造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是摆在当下的一道无法回避的课题,这道题解答不好,“达芬奇”们是不会偃旗息鼓的。

  (王烜)

  ■消费者的常识哪儿去了

  “达芬奇”总经理在有关说明会上声泪俱下,激起网友恶搞。其实,该流眼泪的不是“达芬奇”,而是为其埋单的消费者。

  国人素以强大的消费力闻名全球。只不过,这次“达芬奇”挑战了消费者智商的底线。

  在“达芬奇”粗制滥造的产品面前,消费者失去了常识。抽检样品中,用密度板贴三聚氰胺冒充实木,四项指标有两项不合格,买回家后刺鼻气味不散……一项品牌家具产品同时集齐那么多的问题,却还是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付账,人们不禁要质疑:消费者的常识哪儿去了?

  在“达芬奇”破绽百出的营销面前,消费者迷乱了阵脚。富丽堂皇的专卖店、天花乱坠的原料介绍、“100%国外生产”的拍胸脯承诺背后,却是大部分家具产品标识不规范。这些被“洋品牌”忽悠得晕头转向的消费者,面对并不高明的营销陷阱,难道完全没有判断的能力吗?

  在“达芬奇”高得咋舌的价格面前,消费者忘记了思考。一张单人床10多万元,一个酒柜17万元,一套沙发30多万元……这样的数字,恐怕在欧洲都属天价,但“达芬奇”深谙中国市场的潜力。无怪乎该公司一高层感慨:“上海、北京两地加起来,一个月(营业额)就已经达到新加坡一年的营业额了!”

  “达芬奇”是一个极端但不罕见的案例,在这样的案例被曝光后,国人必须检讨——我们是不是要补充一些必要的常识,是不是需要一些理性的判断,是不是要多一些对“越贵越好”的基本思考?

  (陶陶)

  ■约定的力量,在于它是否能支撑起值千金重的信义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小时候常常口念这首童谣,和小伙伴互钩小指。

  长大后,口说无凭的担忧,让我们变得小心谨慎。毕竟口头的约定随时可以被推翻,而白纸黑字则无可推诿。

  于是捧着一纸洋品牌身份证,我们对“达芬奇”的承诺深信不疑。殊不知,洋血统竟是东莞制造,天然高品质原料竟是高分子树脂材料。深感被“国际超级品牌”欺骗的人们,试图用一纸契约讨回公道,却发现“聪明”的厂家早已为产地、材料等信息留了白。

  没想到,一纸契约的力量竟也微乎其微:消费者手拿销售协议去找厂商,却发现关键信息的缺失为维权路设置了重重障碍;受雇者掏出合同试图与公司理论,才发现一行极不醒目的小字为不公平遭遇作了脚注……原来,立约者也可能玩起文字游戏,为自己的承诺寻觅回旋的余地。

  约定的力量,不在于它的形式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却在于它是否能支撑起值千金重的信义。拉钩也许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但立约者依旧可以用自己的诚信使这约定坚如磐石。而一纸契约,仍可能因为立约者的缺乏担当而脆弱不堪。倘若立约者写下那一纸契约时,只是绞尽脑汁地思索如何逃脱将来可能会承担的法律责任,他便早已远离契约精神的本质。

  西方学者格劳修斯认为守约是人的本性。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小孩子尚且可以因着一个简单的拉钩而努力赴约,长大后,为什么要失去这份守约的单纯呢?

  (张晶)

  ■“达芬奇”折射的诸多真实

  达芬奇事件的曝光,像是一记耳光,重重打向“达芬奇”品牌以及与之有关的一切。

  这记耳光是打给“达芬奇”假洋家具生产厂商的:无论你是“挟洋自重”死撑到底,还是玩危机公关企图蒙骗过关,无论你卖的是真洋货还是假洋货,产品质量如此之差、售价如此之高,不是骗子行径是什么?

  这记耳光是打给参加说明会的那些外国商人的:你们应该为你们在中国所说的这些话负责。一旦有假,将会成为中国消费者在中国甚至到你们国家控告你们的证据。

  这记耳光是打给那些只买贵洋货的中国人的:你买来买去买什么?或许是真的假货,或许是假的真货。你炫富炫财炫什么?即便你买了人家真的货品,也买不来别人对你的尊重。

  这记耳光,让我们看到了“达芬奇”假洋家具折射出的诸多真实:虽然我们在GDP上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我们更需要形成一种文化自尊,树立诚信,提高文明素养。

  (邬焕庆)

  ■“达芬奇”们之所以泛滥,最大的诱因仍是监管欠作为

  从深圳到意大利,再由意大利到上海,并经上海海关验证确认,一整套“进口手续”已完全齐备。所以,从海关到工商,相关执法机构很难对达芬奇一口咬定的“原装进口”提出异议。如果“原装进口”不能成立,达芬奇事件的性质立即可上升为消费欺诈;反之,最多只是虚假宣传了家具材质。

  达芬奇还有一根救命稻草叫法难责众——有业内人士透露,玩此戏法乃整个家具行业心照不宣之潜规则。国内这类涉及伪造产地的“国外货中国造”的勾当,还少吗?为何受骗上当的广大消费者却很少见到这类“非传统造假者”受过真正严厉之处罚?

  不是笔者心存偏见——“达芬奇”们之所以泛滥,最大的诱因仍是监管欠作为。家具行业内的协会、商会“睁眼瞎”,得承担相应责任;政府监管部门“媒体不举官府不究”,要负一定责任。按“达芬奇模式”生产和销售的“假洋鬼子”已侵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执法部门还能找理由,不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吗? 

  (鲁宁)

  ■仅依靠偶然性的媒体曝光、舆论责难,断然无法找到撕开画皮的密码钥匙

  尽管在达芬奇被曝光之后,各地执法部门已纷纷采取措施封存调查,但不得不提及的是,包含达芬奇家居在内的无数假洋货事件中,仅依靠偶然性的媒体曝光、舆论责难,断然无法找到那把撕开画皮的密码钥匙。比如,在这场发布会上,当事方尽可以坚称产品系原装进口,也可以声称被合作方利用品牌做广告,但事实究竟如何,需要第三方提供充足证据。在媒体尚且无法得到提问机会的情境下,行政监管部门是否也应该在此公共事件中发声,对整个事件进行系统调查,以还原真相,用监管调查之力道,重振公众消费信心?

  中国的商业道德的确需要重建。但在商业道德重建之时,监管执法部门应积极担当,主动承担起质量鉴定、资格审查之职,对质量投诉能够深入调查,对执法监管能够持续有力,而不是跟随媒体曝光的脚步被动执法。否则,国内某些品牌挂羊头卖狗肉、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消费者利益无从保障,更无法培育出精锐的国货品牌。

  (李妍)

  ·链接·

  家居行业的“潜规则”

  “贴牌”

  让人眼花缭乱的洋品牌中,不乏确为国外品牌。但也有不少是“挂羊头卖狗肉”,如在国外注册一个品牌,将其内销国内,对外声称洋品牌,但原料、产地、设计都是国内的;又如,代理洋品牌的同时,在国内生产同样的产品,但对外都以洋品牌的面目出现。还有的干脆在国内注册一个带有国外特征的品牌,迷惑消费者。

  “游水”

  指的是先将国内家具产品运往国外,设法在当地取得原产地证明,然后“游”回境内。

  还有一种“一日游”的手法,是先让生产商把货物出口到保税物流区,在保税区内卖给中间公司,中间公司再把货物回售、“进口”到国内的仓库。“一日游”之后,国产货变成了“洋货”,并大摇大摆地标出高价。

  “进口”≠“原装进口”

  通过达芬奇事件的报道,消费者开始注意到“进口”和“原装进口”的区别。比如,销售商称自己的产品是“意大利进口”,如果它的产品加工来自广东工厂,而广东的工厂属于意大利公司委托中国生产,那么相关产品称之为“意大利进口”并不违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商表示,所谓“进口家具”和真正意义上的原装进口并不能画等号。商家可能故意混淆这一差别,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

  报关证重复使用

  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很多家具生产企业存在办理一个海关报关证重复使用的问题。例如进口一些原产于国外的产品后,再在国内工厂生产出一样的产品,并将报关证重复使用。事实上报关证只对某一批次产品有效,不可能长期有效。

  一位在多家家具大卖场有专卖店的家具商坦言:“办理一个海关报关证,进口一套原产于某国的产品,利用国内的工厂生产出一批一模一样的产品,与进口的产品混着卖,这是很多商家都在做的事儿”。

  ·资料·

  睁大眼睛辨别“假洋鬼子”

  据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家具进口12亿美元左右,去年出口达329.8亿美元,其中中国生产的家具中50%以上的原材料都依赖进口,包括新西兰、加拿大、美国、东南亚等。

  业内人士坦言,普通消费者要直观辨别进口家具的真伪非常困难。目前,辨别进口家具主要依靠家具上的标志说明、买卖合约和关税证明。

  据介绍,家居行业造“洋”的手法,一般是与国外品牌合作,每年给外资品牌一定的费用。更有甚者,一些经营者通过正规渠道进口少量产品,取得合法的单证,然后利用这些单证给其他“洋货”伪造身份。

  假“洋品牌”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品牌所有者表述不明,产品原产地标示不清,质量标准和成分说明含糊,消费者告示缺乏。同时,消费者购买家具时要明确买卖合同的责任、义务,尤其是售后服务内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